摘要:在古装剧中,平民餐馆的菜单似乎总是千篇一律:蕃茄炒蛋、油炸花生米、刀拍黄瓜、五香卤牛肉。这些菜不仅频繁出现,还成了“下酒菜”的代名词。
在古装剧中,平民餐馆的菜单似乎总是千篇一律:蕃茄炒蛋、油炸花生米、刀拍黄瓜、五香卤牛肉。这些菜不仅频繁出现,还成了“下酒菜”的代名词。
为什么编剧们对这些菜情有独钟?难道古代厨师只会做这几道菜?今天,我们就从历史、文化、经济等多个角度,揭秘这“四大天王”背后的故事。
首先,这四道菜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蕃茄炒蛋虽然蕃茄是明朝才传入中国,但炒蛋的做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流行。
油炸花生米则是明清时期的小吃,花生作为外来作物,因其耐储存、易加工,迅速成为平民餐桌上的常客。
刀拍黄瓜更是历史悠久,黄瓜自汉代传入中国,拍黄瓜的做法简单粗暴,却能最大程度保留黄瓜的清香。
五香卤牛肉则是古代卤味的代表,卤制技艺早在周朝就有记载,牛肉作为高蛋白食材,一直是体力劳动者的最爱。
古装剧中的平民餐馆,往往设在街头巷尾,顾客多是贩夫走卒、江湖侠客。这类餐馆的菜品必须符合“朴素简陋”的原则,既要便宜,又要耐吃。
蕃茄炒蛋成本低,鸡蛋和蕃茄都是常见食材,炒制简单,味道却十分下饭。油炸花生米更是廉价至极,一碟花生米能喝上半斤酒,性价比极高。刀拍黄瓜几乎不需要什么烹饪技巧,黄瓜一拍,调料一拌,清爽解腻。五香卤牛肉虽然成本稍高,但卤制后可以存放多日,适合餐馆批量制作。
这四道菜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大众亲民。无论是《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还是《武林外传》中的江湖侠客,几乎人人都爱这几道菜。
蕃茄炒蛋酸甜可口,老少皆宜;油炸花生米香脆可口,是下酒的绝配;刀拍黄瓜清爽解腻,适合搭配油腻的菜肴;五香卤牛肉则是肉食者的最爱,既能解馋,又能补充体力。这些菜不仅味道好,还能适应不同地域的口味,堪称“国民菜”。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增加红烧全鱼或卤猪头肉?其实,这两道菜虽然美味,但并不适合作为平民餐馆的“常驻菜品”。
红烧全鱼成本较高,且烹饪时间较长,不适合快节奏的餐馆经营。卤猪头肉虽然美味,但猪头肉的处理较为复杂,且不易保存,容易变质。
相比之下,蕃茄炒蛋、油炸花生米、刀拍黄瓜、五香卤牛肉不仅成本低,制作简单,还能长时间保存,更适合平民餐馆的经营模式。
古装剧中的平民餐馆之所以总是主打这四道菜,不仅因为它们历史悠久、朴素简陋、大众亲民,更因为它们符合平民餐馆的经营需求。
古装剧中的平民餐馆,虽然简陋,却充满了人间烟火气。这四道菜不仅是古代平民的日常饮食,更是现代观众对古代生活的一种想象。
它们的存在,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古代平民的生活状态,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份朴素而真实的生活气息。
这“四大天王”不仅是古代平民餐桌上的常客,更是现代观众心中的“经典味道”。下次再看古装剧时,不妨留意一下这些“老面孔”,或许你会对它们有新的认识。
来源:妙手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