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部打着哪吒旗号的动画电影在电影市场引发轩然大波。这部名为《我是哪吒2之英雄归来》的影片,在上映后竟斩获了1700万票房,看似成绩不错,却深陷“山寨”质疑的舆论漩涡。
近日,一部打着哪吒旗号的动画电影在电影市场引发轩然大波。这部名为《我是哪吒2之英雄归来》的影片,在上映后竟斩获了1700万票房,看似成绩不错,却深陷“山寨”质疑的舆论漩涡。
从影片名称来看,《我是哪吒2之英雄归来》与备受期待的热门动画IP续作《哪吒之魔童闹海》极为相似,普通观众乍一看,很难不将其与饺子导演的现象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及其正统续集联系起来。毕竟,《哪吒之魔童降世》凭借精良的制作、精彩的剧情,收获了50.35亿票房,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的里程碑之作,观众对其后续作品的期待值一直居高不下,这也让《我是哪吒2之英雄归来》有了可乘之机。
在剧情方面,《我是哪吒2之英雄归来》延续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元素,讲述哪吒相关故事,与《哪吒》系列基于传统神话进行创新改编的思路一致。这种题材和故事内核的相似性,使得观众愈发觉得它是在利用《哪吒》系列的热度吸引眼球。
影片上映后,口碑迅速崩塌。豆瓣评分仅2.5分,差评如潮。不少观众观影后大呼上当,认为自己被片名和宣传误导。有观众吐槽:“整部影片剧情逻辑混乱,人物设定崩塌,哪吒被塑造成毫无深度的‘妈宝男’,完全没有了原本角色的魅力。”还有观众表示:“动画制作粗糙,角色建模和战斗特效都极为劣质,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精美画风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面对蹭热度的质疑,《我是哪吒2之英雄归来》的制作方或许会辩称自己有独立的创作团队,故事也是基于之前的《我是哪吒》进行创作,有其自身的创作逻辑和故事体系。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市场宣传和影片定位上,它与真正的《哪吒》系列产生了混淆,让观众产生误解。
央媒也对此事发表评论,点名批评这种山寨电影现象。人民文娱指出,这种利用相似片名和热门IP误导观众的行为,和生活中的“康帅傅”“六个核弹”等山寨产品一样,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和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 。
尽管《我是哪吒2之英雄归来》收获了1700万票房,但从长远来看,口碑的崩塌会让其在市场中难以立足。此次事件也为整个影视行业敲响了警钟,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靠蹭热度、玩噱头或许能在短期内获得一定收益,但只有真正用心创作、尊重观众的作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影视市场的监管,避免此类山寨电影扰乱市场秩序,让优秀的原创作品得到应有的发展空间 。
来源:动漫协会l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