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为什么会走红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2-04 07:08 2

摘要:2005年,董卿第一次主持春晚时,观众已经看腻了“正襟危坐”的主持风格。她穿着粉色礼服,笑着和观众互动,就像邻居家姐姐一样亲切。当年网友说:“这个新主持人不端着,念广告都像在聊天!”

一,赶上了好时候:央视需要变,她刚好对味

1. 春晚需要新鲜面孔

2005年,董卿第一次主持春晚时,观众已经看腻了“正襟危坐”的主持风格。她穿着粉色礼服,笑着和观众互动,就像邻居家姐姐一样亲切。当年网友说:“这个新主持人不端着,念广告都像在聊天!”

2. 文化节目正缺人

后来《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开播,大家突然发现:原来背古诗不用摇头晃脑,讲文化也能像唠家常。董卿在节目里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被做成手机壁纸,连菜市场大妈都能背出来。

3. 短视频带火经典片段

年轻人不看电视了?没关系!董卿跪着采访96岁翻译家的视频,在抖音上点赞200万;她怼“凡尔赛”选手的犀利点评,被做成表情包全网传。用网友的话说:“我妈在电视上看她,我在B站追她剪辑。”

二、董卿自己的硬本事:她比你想的更拼

1. 提前做功课,卷死同行

- 录《朗读者》前,她能把嘉宾的祖宗三代都查清楚。采访故宫院长单霁翔前,她把《紫禁城100》翻烂了,连太和殿屋檐上有几只脊兽都知道。

- 有工作人员爆料:“卿姐的台本永远比别人厚三倍——她连观众可能问啥都提前写好答案。”

2. 把采访变成“走心局”

- 见坐轮椅的嘉宾,她直接蹲地上说话;

- 听抗战老兵讲故事,她偷偷抹眼泪也不躲镜头;

- 遇到紧张的小孩,她会说:“别怕,你就当和家里阿姨聊天。”

网友评价:“看她采访,像冬天捧着杯热奶茶。”

3. 临场反应绝了

最经典的2007年春晚“金色三分钟”:当时节目突然空出三分钟,导演急得冒汗。董卿不慌不忙,现场编了一段排比句:“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把这祝福送给父母,送给朋友...” 观众根本没看出来是救场,后来这段被传媒大学当教材。

三、光环背后也有烦恼

1. 被骂“装文化人”?

有人说她“掉书袋”,比如非要在节目里说“夔纹青铜器”,观众还得查字典。董卿回应:“如果能让一个人因此去搜索‘夔’字怎么念,我就没白说。”

2. 儿子国籍惹争议

网友扒出她儿子是美国籍,骂她“假爱国”。这事她从来没公开解释过,但《朗读者》里有一期主题是“故乡”,她念了句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弹幕飘过:“这话她念出来,我信她是真心的。”

3. 离开央视后的迷茫

现在年轻人爱看综艺搞笑,董卿的《朗读者》第三季转到视频网站播,热度明显不如前两季。有人担心:“卿姐这种安静讲故事的主持人,会不会被流量时代淘汰?”

为什么我们忘不了董卿?

说到底,她就像咱们身边那个特别靠谱的同事:

- 交给她的事永远准备120分;

- 和谁说话都让人如沐春风;

- 遇到突发状况总能稳住场子。

更重要的是,她让“有文化”变成一件很酷的事

- 小学生因为看她节目开始背古诗;

- 外卖小哥在等餐时看《朗读者》片段;

- 连广场舞大妈聊天都会说:“要活成董卿那样,老了也有气质。”

或许就像网友说的:“董卿的红,是让我们相信——原来认真读书、好好说话的人,真的能发光。”

来源:甜蜜蜜娱乐八卦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