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我理解甄嬛明明当面跟她说:“我不恨你,因为不值得,我也不会原谅你。”
因为在后宫讨生活的人,谁又没受过欺负呢?谁又能说没把谁当过棋子?谁又不是谁的棋子呢?怎么就你安陵容矫情?
直到前天,我看到一本书讲的一个小故事,才明白安陵容内心的痛苦,其实源于“争宠信仰”出了方向性错误。
书中说,在残酷的硫磺岛战役中,一名美军士兵在日记中鼓励自己战胜对死亡的恐惧:“我知道这很难,但我知道它是对的。”;相比之下,日本士兵采取死亡冲锋时的矛盾心情,在电影《硫磺岛来信》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我想活,可我不得不去死!”这两名士兵,在面对同一场战争时,内心的信仰是不一样的。我们能很明显地感受到,那名日本士兵内心的恐惧和痛苦,相比美军士兵要强烈得多。
安陵容对争宠的理解就像那个日本士兵。她抗拒这件事,但迫于外在因素不得不去做,在这件事上她一直非常拧巴。
在这条路上,没有哪一个妃嫔不是走得极其艰难。即使成了最终赢家的甄嬛,也在那条路上经历了无数风雨,起起伏伏才熬出头。
但是,即使千难万难,甄嬛在“争宠”上并没有像安陵容那样的内耗。
“我知道这很难,但我知道它是对的。”这种信仰一直都在甄嬛心里。
但同样是为自己,为家人争宠,她跟甄嬛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安陵容的“为自己争,为家人争”的最终目的,其实还是想以此来证明自己的“配得上”。
或者可以这样说,她的“争宠信仰”,没有达到甄嬛的高度。她最终其实还是为了自己而争,为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争。可这种评价实际又毫无价值。安陵容从来都没有找到,自己为什么要争宠的正确方向。
所以,宫中夜里的每一秒都成了她的煎熬,她的内心从来没有松弛过,始终像一根紧绷的弦。
越是努力争宠,她就越内耗,越内耗,就越痛苦。
来源:娱乐12时辰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