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徐克的“魔改”江湖,还能不能看了?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1 23:11 2

摘要:《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预告出来时,多少金庸迷和武侠片爱好者热血沸腾,徐克出手,又有经典 IP 加持,本该是武侠迷们的狂欢盛宴,结果却让人有点“大跌眼镜”。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预告出来时,多少金庸迷和武侠片爱好者热血沸腾,徐克出手,又有经典 IP 加持,本该是武侠迷们的狂欢盛宴,结果却让人有点“大跌眼镜”。

徐克,这位曾经凭借《东方不败》《新龙门客栈》等作品引领武侠风潮的导演,这次在《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中,似乎有些“魔改”过头了。

一、剧情:一锅乱炖,毫无逻辑

徐克似乎野心勃勃,想把原著的精华一股脑塞进这短短两小时的电影里,结果却适得其反。整部影片的剧情就像一盘散沙,毫无条理。郭靖的成长线被严重压缩,一个原本需要历经无数磨难、奇遇和艰苦修炼才能成长为大侠的过程,在电影里却像是坐了火箭,瞬间就神功大成。没有细腻的铺垫,没有内心挣扎的刻画,观众还没反应过来,郭靖就已经站在武林巅峰,使得人物的成长显得空洞又虚假。

黄蓉与郭靖的爱情本该是浪漫又动人的,可在电影里,他们之间的互动生硬又尴尬。黄蓉不再是那个古灵精怪、聪明伶俐,让人又爱又怜的俏丫头,她的很多行为动机不明,仿佛只是为了推动剧情而存在。而华筝公主的出现,本可以丰富感情层次,展现出复杂的情感纠葛,可在电影里,她和郭靖、黄蓉之间的三角关系被处理得十分狗血。三人之间的情感冲突没有深度,只是简单的争吵和误会,完全没有展现出金庸笔下那种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还有剧情的连贯性,简直是惨不忍睹。很多情节的转换生硬无比,例如,郭靖在蒙古草原上突然就学会了高深的武功,没有任何名师指导,也没有刻苦修炼的过程,就像是天上掉馅饼一样,这让观众看得一头雾水。而一些关键的情节,如江南七怪的死,本应是郭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却被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没有展现出应有的震撼和悲痛。

原著中那种细腻的人物情感和成长历程,被强行塞进了“家国情怀”的框架里,结果显得生硬又突兀。

二、选角“毁经典”,人物“没灵魂”

肖战饰演的郭靖,无疑是影片最大的争议点之一。不得不说,肖战的外形条件确实不错,但演技却与郭靖这个角色相差甚远。郭靖的憨厚老实不是刻意的装傻充愣,他的正直善良也不是简单的表面功夫。他演出了郭靖的憨厚,却没演出那种“大智若愚”的侠气,在一些情感爆发的戏份中,他的表现也十分平淡,无法让观众感受到郭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庄达菲饰演的黄蓉,虽然努力想要演出黄蓉的俏皮可爱,但与经典版本相比,还是差了一大截。她的表演缺乏层次感,很多时候只是流于表面,没有演出黄蓉那种聪明绝顶、心思细腻的神韵。在与其他角色的对手戏中,她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无法撑起这个角色的魅力。

其他配角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洪七公等武林高手,在电影里就像是匆匆过客,没有展现出他们应有的风采和气场。他们的戏份少得可怜,形象也十分单薄,完全没有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特效:滥用特效,毁了武侠

徐克一直对特效情有独钟,这次也不例外,大漠风沙、战场厮杀、武侠招式,每一帧都美得像壁纸。可在《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里,特效却成了最大的败笔。整部电影里,特效镜头无处不在,几乎每一场打斗戏都被特效所充斥。原本充满武侠韵味的打斗场面,变成了各种特效光线和能量波的展示,完全没有了武侠片那种拳拳到肉、真实凌厉的感觉。

观众看不到武侠世界里那种高手之间的惺惺相惜,也感受不到战斗的紧张和刺激,只觉得眼花缭乱,却又无比乏味。徐克似乎忘记了,武侠片的精髓在于人物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而不是靠特效来堆砌。

徐克曾经说过,他拍电影是为了“让观众看到不一样的武侠世界”,金庸的《射雕英雄传》是武侠小说的经典之作,有着庞大的粉丝基础和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可徐克的这次改编,却完全背离了原著的精神。他不仅大幅度删减了原著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还对一些经典的桥段进行了魔改,徐克似乎想要通过自己的改编,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可他却忽略了原著的魅力所在。

他的改编不是创新,而是对经典的亵渎。

来源:大王来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