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于1969年的王计兵,小时候因家境贫寒,初二就辍学在家。他捞过沙子、开过翻斗车、摆过地摊、拾过荒,后定居昆山,经营一家杂货店维持生活,2018年开始兼职送外卖补贴家用。
“外卖诗人”王计兵
“生活给了我多少风雪
我就能遇到多少个春天”
正月初四上午
在邳州市官湖镇大王庄村
一排整齐的民居院落旁
大徐见到了
刚刚参加完中央电视台
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回到家的
“外卖诗人”王计兵
生于1969年的王计兵,小时候因家境贫寒,初二就辍学在家。他捞过沙子、开过翻斗车、摆过地摊、拾过荒,后定居昆山,经营一家杂货店维持生活,2018年开始兼职送外卖补贴家用。
王计兵还有另外两个身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和“江苏省第八届紫金山文学奖诗歌奖获得者”。
在“外卖员”和“诗人”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头衔加持下,王计兵这几年火出了圈:出版《赶时间的人》等4本诗集、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并报幕……
01
“外卖”和“诗人”
是怎么融合到一起的?
“从空气里赶出风,从风里赶出刀子,从骨头里赶出火,从火里赶出水……”
坐在装修一新的新居客厅里,王计兵和大徐聊起了《赶时间的人》这首诗的创作原由:“那天晚上我去送外卖,由于地址原因,连续爬了三次六层楼,最后所有订单全部超时,后来被公司罚了款。”
为了消解自己的苦闷,王计兵没有和对方争吵,而是静下心来思考。“思考有了结果,创作就有了激情。于是就有了《赶时间的人》这首诗。”王计兵说,“当我完成这首作品后,心中的所有阴影就散掉了,这件事也就过去了。直到陈朝华老师把我这首诗放到他的微博上,才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2022年,有着27年媒体从业经历的诗人陈朝华无意间在网上发现《赶时间的人》这首诗,便将其转发在自己的微博上,没想到一夜之间浏览量超过1300万。
据陈朝华老师介绍,这首诗非常有穿透力、打动人,把外卖员群体那种感觉、那种状态和内心情愫都很干脆利落地表达了出来,并且和这个时代发生了同频共振。再加上作者的身份是“快递员”,和诗人的距离“遥远”,被众多网民获悉后,反而引起了“破圈”效应,让《赶时间的人》一炮而响。
“一开始并不知道有这么高阅读量,陈老师联系我说‘感觉要出事’,我才开始关注的。当时点开一看,阅读量已变成2000多万了,我才感觉这件事真的‘闹大了’。”
“第一次面对众多网民的各种声音,你当时是什么反应?”大徐问。
“开始的时候,网络上全是溢美之词,肯定是特别开心的,特别是从文学层面上,给我打开了一条大路。后来网上就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王计兵说,“我一直认为我写的诗社会意义大于文学意义,情感把握和真实性是我写作的强项,而语言的组织能力、词语的运用、表达的准确性是我的短板,如果用这个层面来分析,我还没有进入主流的诗歌阵营,希望通过不断努力达到这个层面。”
02
“当你身处艰辛时
一定要有阳光的心态”
在王计兵身上,最难能可贵的是对一件事的恒久坚持和对生活的满满正能量,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当你身处艰辛时,一定要有阳光的心态。就像我母亲经常说的‘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1988年,王计兵辍学务农,开始接触文学创作。一直拥有文学梦想的王计兵,在那个并不富裕的年代,仍然坚持自己的爱好——看书。家人的不理解,并没有动摇他对文学的热爱,他偷偷地看,默默地写,用文字记录生活的感悟,用朴实的词汇抒发自己激荡的情感。
从1992年首次发表小说开始,王计兵业余从事文学创作至今。他热爱生活,一边努力为现实生活打拼,一边坚持文学创作。如果用他的诗歌来解释这一切,就是“把生活过成一种固体的形状,把爱好变成液体。”
王计兵因为工作原因,争分夺秒的生活无法给他的笔墨写作提供时间。他便改变方式,用语音去写作。在等餐间隙,甚至是等电梯的瞬间,一旦灵感触发,他都会快速地留下一段语音。当有空安静下来时,再把这些语音转成文字,整理成一首首诗歌,目前他已创作6000多首诗歌。
对于刚刚过去的2024年,王计兵坦言,最让他兴奋的是新书《低处飞行》的出版发行。“我一直想着能通过写作为外卖群体做点什么,于是写了《低处飞行》这本书,我想将外卖员群体的形象展现给大家,让读者们能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群体,以此拉近顾客与外卖小哥之间的距离,让生活多一些美好。”
03
“手持人间一束光”
照亮更多人
王计兵的诗里始终带着悲悯和温情,而且愈发温柔而敦厚,就像他在春晚现场对主持人和全国观众说的那样:“生活给我多少风雪,我就能遇到多少春天”。
在诗里,他这样写骑手:“是一枚枚尖锐的钉子,只有挺直了腰杆,才能钉住生活的拐角。”
在诗里,他这样写故乡:“只有拉开异乡这把尺子,才能量出故乡的尺寸。”
在诗里,他这样写困顿生活:“也许生活原本就是这个样子,一只漏了气的皮球更便于携带,我们才会为了一口气,努力地活着。”
“成名”的王计兵仍然读着自己喜爱的书、写着记录自己生活的诗篇。截至2024年底,王计兵已先后出版4本诗集:《赶时间的人》《低处飞行》《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手持人间一束光》。
谈到2025年的打算,56岁的王计兵除了对现实生活的感慨,更多的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去年有了《手持人间一束光》,今年计划再出一本诗集,争取把自己变成一团光,变成更强的光,照亮更多的人。”
文字 | 于洪涛
图片 | 央视新闻 扬子晚报 都市晨报 邳州银杏甲天下
编辑 | 杨洁 李乔
三连一下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