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以及截图,请知悉。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以及截图,请知悉。
张君秋一生获得三个女人的青睐并与其结婚,分别给他生下7个儿子5个女儿,徒弟名扬至今。
时至今日张君秋的京剧作品依旧被人们流传,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京剧大师,曾出演《雷峰塔》、《春秋配》等青衣唱工戏。
京剧事业有较大成绩的张君秋晚年的时候跟子女见面却有过多波折,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事情呢?
1935年,张君秋开始登台演戏,第一部戏便是《苏三起解》,观众们看到他的表演之后纷纷为之夸赞。
听到鼓励的张君秋内心不免为之欢喜,不过他的母亲提醒张君秋不要因为短暂的荣耀而过分得意。
张君秋的师父看见他的表现之后,便提议让他挑头牌,可是张君秋的母亲却不支持这一提议。
原本张君秋的师父考虑到收入问题才会想让他挑头牌,得知其母的意见之后也没有过多坚持他自己的想法。
此后六年的时间里,张君秋一直坚持搭班演戏,孜孜不倦地给其他演员当陪衬适应不同班社的演出规矩。
张君秋个人认为到不同的班社演戏能够给他见识到许多戏路子,在《法门寺》排练过程中他学习到该剧的青衣表演。
《红鬃烈马》、《御碑亭》、《三娘教子》等剧目逐渐被他了解透彻,在过程中遇到不解的地方还会受到王瑶卿先生的开导。
1936年,尚小云先生看完张君秋的表演之后表示自愿给对方传授自己所掌握的京剧表演技巧。
一年之后,张君秋因为演出的缘故到达上海,在那里认识到梅兰芳先生,同样得到真传让他顺利提高自身的能力。
不仅如此,张君秋还会主动找张彩林学习刀马旦,以及跟冯子和等前辈学习昆曲。
正是因为听从母亲的建议,张君秋才会有机会跟众多名师学习表演京剧,还会经常站在侧幕旁观看学习其他人的演出。
张君秋自身也会将毕生所学传授给热爱京剧的徒弟,其中王蓉蓉已经是国家一级演员,凭借精彩的表演获得过梅花奖。
另一位徒弟薛亚萍更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早已经是名扬全国的“中国京剧八大花旦”之一。
除此之外,张君秋的徒弟数量已经达到近百名,每一位都在京剧圈子里面挥洒自己的汗水,其中超过十名徒弟已经跻身进入到国家一级演员的行列。
除此之外,张君秋在京剧方面颇有成就,从各位名师学到演戏技巧之后自己还成立了剧团。
1940年,张君秋参加新民会贫民救济义务戏,跟京剧马派创始人马连良在新大戏院共同出演《桑园会》。
在一年之后,张君秋组建谦和社,特地邀请李多奎当老旦演员撑场面。
京剧演员时慧宝听到消息之后果断加入张君秋的班社,就连他此生最后一场演出还是跟张君秋共同合作的《三娘教子》。
此后,张君秋连续多年跟马连良、俞振飞等人在香港演出多年,让当地的人们对此记忆深刻。
直到1951年,张君秋重新回到北京,先后出演《秦香莲》等多部剧作。
经过五年的沉淀之后,张君秋的剧团跟谭富英的北京京剧二团合并,自此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剧团。
1956年开始,张君秋将心思放在教授徒弟的事情上面,先后教授超过百名学生学习京剧。
同年9月份,张君秋参加在怀仁堂的公益表演,大合作戏的时候更是聚集京剧圈内众多有名的演员,台下的观众们看完表演之后纷纷激动万分。
不仅如此,在1957年的时候张君秋还参加北京京剧团纪念演出,将《龙凤呈祥》中的人物演绎得淋漓尽致。
是年 5月份,张君秋跟随剧团到上海演出,将最后一场演出地点选在文化广场。
1958年,京剧圈内众多资深演员纷纷探讨在第二年国庆十周年表演的事情,其中便有张君秋提出过颇为有利的意见。
张君秋所在的北京京剧团特地在广和剧场表演《四郎探母》,陈少霖和李多奎也在演出当中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1960年,北京京剧团提前规划好一切事宜到广州演出,此时的张君秋正直中年奔赴在钟爱的京剧行业当中。
当张君秋功成名就之时,他不止一次提到,让自己安心学习表演京剧的缘由其实在于母亲。
张君秋的母亲张秀琴本身是一名演员,自从丈夫因为事业的问题外出工作之后,常年独自带孩子生活。
偏偏年幼的张君秋对传统戏剧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张秀琴找到李多奎想让对方教张君秋唱戏。
李多奎二话没说答应对方的请求,只不过与张君秋签订合同表明学习期间演出获得酬劳要分给他一半。
张君秋没有拒绝,在各位名师的教导之下逐渐长出丰满的羽毛,表演的《西厢记》至今仍旧是经典之作。
1943年,京剧艺术大师吴励箴看见张君秋的表演之后便坚决表示要嫁给他当作妻子,为此还跟家里人反抗过。
吴励箴为表明心中的爱意毅然决然地来到张君秋的家中住下,与其结婚之后更是生下4个男孩3个女儿。
其实吴励箴刚来的时候,张君秋的母亲并不看好她,直到吴励箴将带来的钱财全部用在家庭开销上面。
张君秋的第一任妻子赵玉蓉跟吴励箴的关系一直很友好,导致她们两个人的孩子之间也没有产生过多的矛盾。
1974年,张君秋步入第三段婚姻,跟谢虹雯组建家庭,只是妻子跟张君秋孩子们之间的感情并不深。
在结婚之后,张君秋依旧时常在京剧上面投入精力,还跟京剧旦角陈永玲等人到北京参加梅兰芳逝世二十周年纪念演出。
1997年,张君秋刚忙完工作坐上电梯,在此过程中出现脑溢血彻底地离开人世,谢虹雯则在两年前永眠地下。
张君秋一生奉献给京剧,耗费心血创办张派,时至今日他表演的京剧作品依然被世人欣赏,作为学习的榜样。
参考资料:
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纪念官网——我的艺术道路之二——“成好角”与“当好角”
百度百科——【张君秋_百度百科】
来源:雾雨点评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