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在《哪吒2》里,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他,原来申公豹才是个纯粹的修仙者,一个被命运按在地上摩擦,却还死死抱住本心不放手的人。
在大家的印象里,申公豹看着就不像是好人,妥妥的反派形象。
可在《哪吒2》里,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他,原来申公豹才是个纯粹的修仙者,一个被命运按在地上摩擦,却还死死抱住本心不放手的人。
他的经历和当代职场打工人、小镇做题家的心酸、无奈与挣扎,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申公豹可是“全村第一个大学生”,承载着家庭和家族的希望,都眼巴巴地盼着他有出息。
申爹申公道每天一睁眼,想的就是怎么督促小妖上进;弟弟小豹也是,睁眼就开始练功,一家人积极向上,浑身充满正能量。
申公豹也确实没让人失望,靠着自己的努力,成功考入昆仑山这个“大公司”,成了让人羡慕的985学霸。
刚到昆仑山的时候,觉得自己马上就能大干一场,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可现实很快就给了他当头一棒。
昆仑山,好多神仙都在混日子,整天无所事事,可申公豹呢,在埋头苦练。
同门的师兄弟们嘲笑他是低贱妖族,他也不反驳,还是一门心思修炼。
负责看守陈塘关的间隙,还在让虾兵蟹将一刻不停帮他练功。
他把所有时间都用来提升自己,自律和刻苦的劲儿,无仙可比。
但不管他怎么努力,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昆仑山到处都是“仙二代”,像他这种没背景的,就只能给无量仙翁当“黑手套”,那些又脏又累的活儿全是他干,最后还得背锅,被人骂。
就因为他是妖族出身,一句“妖族出身不配成仙”,师父元始天尊就把十二金仙最后一个名额给了又懒又不靠谱的太乙真人。
在元始天尊门下,申公豹拼命“内卷”了整整五百年,熬走了三代师兄,却还是个不受待见的“外门弟子”。
这像不像那些北漂、沪漂的年轻人,没人脉、没资源,全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打拼,可不管怎么努力,升职加薪总是轮不到自己,付出和收获完全不成正比,心里那叫一个憋屈。
申公豹为了能在玉虚宫混出点名堂,昧着良心给大师兄无量仙翁干了不少坏事。
他以为,只要自己努力表现,总能得到认可。
结果呢,不但啥好处都没捞着,连自己的家人都保护不了。
父亲申公道被砍断手抓走,弟弟申小豹也死了。
在那些高高在上的仙人眼里,妖始终是妖,就是他们炼丹的材料,根本不当回事。
申公豹把所有的心血都花在了敖丙身上,把他培养成为温和的翩翩君子。能做到这一点,申公豹能是坏人吗?
好不容易敖丙有出息了,结果因为一堆乱七八糟的事儿,差点丢了性命。
申公豹好不容易找到机会救敖丙,谁能想到,救命的机会竟然是去屠自己的老家。
这宛如一场荒诞的笑话和闹剧,讽刺感满满。
面对弟弟申小豹的死亡和父亲申公道被断臂的双重打击,申公豹没被仇恨冲昏头脑。
要是换了别人,可能早就失去理智,去找哪吒报仇了。
但申公豹并没有被情绪冲昏头,他很冷静的仔细查看弟弟的伤口,推断出真正的幕后黑手是无量仙翁。
在陈塘关危急关头,申公豹不仅没有误会,反而用尽全力保护哪吒父母,甚至不惜冒着牺牲的代价,以一敌三,直接和三龙正面硬刚,展现出真正的勇气与担当,也让屏幕外的观众为之动容。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即使命运不公,也要奋力抗争,“我命由我不由天”!
五年前,申公豹就无奈地感慨过:“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这句话,就像是他一生的预言。
他为家人、为敖丙付出了这么多,可还是摆脱不了别人的误解和偏见,不管他做什么,在别人眼里,他始终是个坏人。
在这个充满偏见的世界里,什么是仙?什么是妖?什么是魔?这些都不是固定不变的,都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加上去的主观判断。
可贵的是,再苦再难,申公豹都没有背叛心中的道义,和黑暗邪恶为伍,诠释了“真正的强者从不困于他人眼光,而是把偏见当作淬炼道心的熔炉。”
结束语《哪吒2》中,申公豹的形象被赋予全新内涵。
于昆仑山修仙时,虽出身妖族备受歧视,脏活累活全揽,还遭师傅与同门不公对待,却从未停止修炼,一心渴望证明自己。
为保护家人与徒弟敖丙,他默默承受诸多误解与指责,即便被命运无情捉弄,家人蒙难、徒弟遇险,他也未被仇恨和偏见左右。
面对重重困境,申公豹冷静分析、果敢行动,以一敌三直面强敌,用担当诠释了何为坚持本心的孤勇者,堪称真男人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来源:昏鸦的啰哩啰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