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2》口碑持续滑坡,“姬发”处境尴尬,问题在哪?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2 23:42 2

摘要:因为《封神1》的优秀表现,《封神2》被寄予厚望,可惜影片上映后,口碑不达预期,票房也低于同题材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

#2025春节档#

因为《封神1》的优秀表现,《封神2》被寄予厚望,可惜影片上映后,口碑不达预期,票房也低于同题材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

在我看来,第二部最明显的问题,是主线不明确。

这一部的重点,是姬发的成长,还是邓婵玉的觉醒?是西岐百姓的反抗,还是男女主的相爱相杀,抑或神界大战?

电影看似讲了很多人、很多事,但不够详略得当,显得分散又模糊。

角色塑造也出现了问题。

之前以为,姬发是三部曲的主人公,是引领情节、揭示主旨的灵魂人物,然而第二部的他,虽然有很多戏份,但没有获得实质成长。

作为少年英雄、未来君主,他对战争,对统治,有新的感悟吗?哦,他动过投降的念头,以及感受了一场朦胧的恋爱。仅此而已。

犹记得第一部结尾,姬发策马狂奔,蓬勃的生命力,叫人心潮澎湃。然而第二部,姬发变得犹豫,迟迟不进攻,使得结尾低沉又憋闷,缺乏商业电影需要的畅快。姬发的部分粉丝对第二部不满意,是可以理解的。

殷郊也扁平了许多,没有多少情绪的递进。殷寿妲己、哪吒杨戬,更是成了打酱油的存在。

邓婵玉倒是有完整的故事线,女演员英姿飒爽,观众也乐于看到女性角色的成长,但她的心路历程,与之前的姬发太像了,几乎是复刻,缺乏创新。

第一部已经过去很久,我依然能想起破门而出的哪吒和杨戬,温润如玉的伯邑考,性格鲜明的质子团,阴森野性的妲己和殷寿。但看完第二部,除了女将军,我没有浓墨重彩的记忆。

那么,《封神2》是烂片吗?

当然不是。它依然拥有庞大的世界观,一众优秀演员,壮丽的场景设计。它比粗制滥造的流水线产品,要好得多。

它只是没能超越第一部。

与此同时,它也没有赶上好的外在时机。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封神1》的爆火,带来关注度,也带来压力,抬升了观众的预期,把续集架在了不胜寒的高处。

第一部确实精彩,展现了复杂多彩的电影工业之美,但正因为它很好,好得花团锦簇,热火朝天,所以第二部力有不逮,就显得格外有落差。

其次,作品和演员都需要新鲜感,但漫长的等待中,新鲜感被提前消耗了。

第一部与第二部的过渡时间里,演员们陆续成为明星,开始收获粉丝,出演新作,也开始爆出传闻,甚至陷入纠纷。每次曝光和讨论,都是对新鲜感的进一步磨损。

这是所有演员都要面对的难题:成名之后,自身会经历流量的炙烤,被不断地贴标签、下定义,从此观众无法再用看待新人的纯粹目光,去看待他们后来的戏了,因为有了预设,而预设,无论好坏,都是一种干扰。

再就是,《封神》系列的拍摄日期较早,需要面对时代价值取向的流转。

如今,观众的口味在迅速变化,爱情故事越来越不吃香。在这方面,《封神》不太走运,三部曲早在几年前就拍完了,爱情主题已经定下,故事很难有大的改动。

或许主创团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宣发过程中,淡化了姬发和邓婵玉的情感暗示。境况有限,他们已经很努力了。

就这样,影片没有维持住前作质量,也没能占据天时地利,口碑与票房均不理想。

但我想说,很多批评《封神2》的观众,并不是“黑水”。

恰恰相反,很多人是抱着“爱之深责之切”的态度,指出影片的缺点。他们是真的精神股东,希望这个系列能做得壮丽、自由、惊艳。其中包含了对电影本身的热爱,对古典故事的尊重,对演员的欣赏,这些情感都很朴素和真实。

作为很喜欢《封神1》的观众,我依然会继续关注下去,由衷期望这个系列的第三部,能吸取教训,精心打磨,给出不逊第一部的精彩之作。

来源:幕间interva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