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已超30亿,《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距离十亿票房希望渺茫。预售票房遥遥领先,为何上映后却节节败退,到底是为什么,莫让真英雄变成了这假英雄?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已超30亿,《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距离十亿票房希望渺茫。预售票房遥遥领先,为何上映后却节节败退,到底是为什么,莫让真英雄变成了这假英雄?
不得不说,影视寒冬下取得如此成绩,国民很给力!不过观众却百思不得其解,为啥明明预售第一的《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到了上映首日,却远远落后哪吒?
甚至连《唐探1990》都不如,要知道《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早在预售的时候就拿下了近2亿的票房,可以说是来势汹汹,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不出所料,拿下春节档的票房冠军无疑。
不过,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市场不是粉丝的市场,是国民的市场。一部好的作品,想要拿到好的票房,从来都不是粉丝说了算,而是观众。粉丝认可的,观众不一定认可。
就好比当初《你好,李焕英》上映期间,一开始的排片也是相当低,主演张小斐更是路人一枚,能撑票房的只有沈腾。
贾玲虽然国民度够,但是在《你好,李焕英》之前从来没有上过大银幕,更没与战过春节档,所以这部影片一开始一是排片低,宣传主要集中在沈腾身上,完全是靠着良好的口碑发酵,自己为自己争取到排片,甚至带火了张小斐。
因此,市场就是最好的试金石,谁想要靠粉丝撑起票房,谁就是愚蠢至极。那么《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预售第一,却被甩在后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在题材上,《哪吒之魔童闹海》与《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的题材是相同的,不论是哪吒,还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郭靖,他们都是英雄。
哪吒剔骨还肉,反的是父权,抗的是奴隶社会的君权;郭靖抗击的是蒙古大军,保卫的是祖国河山。二者都是令人尊敬的英雄。但是《射雕英雄传之侠子大者》落后《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原因或许在于以下两点:
一是受众不同。从受众的角度来讲,《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受众更为广泛,尽管《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原著享誉海内外,但是,武侠已死这是大势所趋。现在似乎是仙侠的天下,你看电视剧现在拍仙侠的大有人在,但是拍武侠的却寥寥无几。
在80年代,武侠是巅峰。如今的年轻人多是00后,都是看着《仙剑奇侠传》长大的,谁还看武侠?而《哪吒之魔童闹海》则取材于流传了几百年的经典名著《封神演义》,就如同《西游记》一样,是家喻户晓、老少皆宜的国民IP,所以从受众来看《哪吒之魔童闹海》更胜一筹。
二是诚意不同。尽管同为春节档的大电影,但是一个是五年磨一剑的诚意之作,一个却是资本裹挟的狗尾续貂之作。《哪吒之魔童闹海》除了惊艳的动画特效之外,主题立意更是深刻聚焦何为正?何为魔?把年轻人的反抗精神赋予哪吒身上,借助哪吒的口来讲述反抗命运、打破成见的鲜明主题。
反观《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虽然是披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主题,但实则是打着爱国旗号的古偶之作。影片更多讲述了郭靖、黄蓉、华筝之间的三角恋情,就连最后郭靖、黄蓉一同守护襄阳城的时候,都是两个人手拉手向敌军宣战说,“要想进城,就从我两身上踏过去。”真是能笑掉大牙,拍这样的电影还用徐克,于正都比这拍的好。
是谁说男女主守护城池一定要手拉手的,难道原著中不是骑在马上,手握银枪吗?什么时候成了手拉手,这下终于明白,徐克当初为什么拿不到金庸的版权了,而是要等到金庸先生死了,才能拿到版权。“徐老怪”只是观众对他过往成绩的一个认可,并不代表永远都是徐老怪。人还是要认清现实。
要从阵容上来讲,这两部影片的阵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不相上下。但是,从预售票房来看《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明显更高。
一是国民度肖战胜于哪吒
虽然肖战是全民偶像,但哪吒却是穿越时空的老少皆宜的英雄人物,加上《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影响力,哪吒虽然是一个卡通人物,但是其国民度并不一定就输于肖战。就连赵丽颖、张艺谋这样的大明星、大导演都十分喜欢哪吒,争先恐后与其合影。
但是哪吒的国民度在高,毕竟还是要成绩说话。在票房预售的时候,肖战就靠着粉丝拿下了近三亿的票房,这是实打实的成绩,哪吒的国民度再高,也只能望其项背。
二是演技不如哪吒
虽然肖老师的人气比较高,但是肖老师的演技确实还有更大的进步空间。演的郭靖破布烂衫,灰头土脸,缺少大侠的乞丐。以前我们常说一个人没演技,只会吼。到了《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怎么肖老师连吼也不会吼啊,他演的郭靖,MM都要死了,他愣是在那儿哭不出来,也叫不出来。
不得不说,肖老师的演技都不如一个动漫人物哪吒。哪吒说哭就哭,说笑就笑,精准拿捏角色的喜怒哀乐,传递角色的悲欢离合。不知道肖老师粉丝做何感想,电影没上映,票房遥遥领先,电影上映了,被人家甩到倒数第三。
除了肖老师,女主庄达菲的演技更是令人坐如针毡、如鲠在喉,一脸英气演俏皮活泼的黄蓉,不知道的以为是女驸马呢?难道徐克的眼光出问题了,谁能相信这是选出林青霞的徐克选出来的女主。
其实很多人就不明白,明明预售票房就卖了将近三个亿,为何电影上映了却迟迟破不了十亿?其实观众反感的并不是肖战,而是粉丝这种刷票房的行为。
虽然这体现的是肖战的实力和市场号召力,但是粉丝的这种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市场秩序,扰乱了观众的视线。凡事都要适可而止,《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能有如此下场,其实就是一种口碑的反噬,更是市场给资本的一记耳光,一部好的作品,不仅仅是需要顶流就可以扛起票房,更重要的还是要靠作品说说话。
顶流可以刷票房,但是顶流的粉丝总比不上国民的力量。《哪吒之魔童闹海》一天排88场次说明什么,说明观众喜欢,说明市场需求。《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迟迟破不了十亿,仅仅是因为排片低吗,其实资本心知肚明。
粉丝能成全一个偶像,也能毁掉一个偶像。物极必反,这是真理,不是儿戏。
来源:剧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