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博纳影业出品的大制作军事电影《蛟龙行动》,在六部春节档电影中票房排名第六,成绩未如预期。昨天,博纳总裁于冬在朋友圈发文,回应《蛟龙行动》遭遇大规模一星评分的情况,“我们尊重每一位观众的真实评价,也愿意接受理性的批评。”今天下午2点,于冬举行了线上媒体采访,做了
博纳影业出品的大制作军事电影《蛟龙行动》,在六部春节档电影中票房排名第六,成绩未如预期。昨天,博纳总裁于冬在朋友圈发文,回应《蛟龙行动》遭遇大规模一星评分的情况,“我们尊重每一位观众的真实评价,也愿意接受理性的批评。”今天下午2点,于冬举行了线上媒体采访,做了进一步回应。
关于排片少,于冬表示,自己也是一个电影发行老兵,希望排片经理们能认真看一下《蛟龙行动》,增加有效场次,尤其是黄金场次,“哪怕一场,都是对电影制作的起码尊重,也真诚希望院线经理们体谅电影人的匠心。”
他还表示,这几天跟着跑路演,从郑州到重庆、深圳,都是映后见面会,很多男性观众不太会表达,但他们表示“很燃很感动”。
昨天#于冬绝不撤档#上了热搜,他今天回应表示,由于场次限制,口碑发酵慢,他期待返程观众能继续走进电影院,《蛟龙行动》绝不撤档,会在电影院进行长线放映。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这两天,越来越多的军事博主开始自发发声,就《蛟龙行动》进行军事科普。
对此,于总回复说,他也看到了很多这方面的内容,不少博主对电影的肯定和批评都是客观的,他们在自发地进行深度解读,为观众带去了全新的认知,“中国电影类型多,有些是解闷的,有的是解读的,有的是解惑的。希望中国电影能呈现更多元的方面,给更多观众去选择。”
另外,他恳切地表示,中国电影需要更多类型的生产,“《哪吒2》用了5年,《封神》用了10年,昨天我还跟于适说:《封神》里的姬发看着很青涩。于适说,那是7年前拍的。所以说,中国电影需要更多的影片投产,也需要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来支持。”
提到《蛟龙行动》作为《红海行动》的续作,于冬说,“之前《红海行动》有9000多万人次的观众,希望这些观众可以继续支持《蛟龙行动》,”假期消费非常重要,但也需要更多好片子,全年的电影市场才能均衡发展。
就《蛟龙行动》遭遇大规模一星打分现象,于冬在朋友圈发文写道,“豆瓣这两年成为很多不理性粉丝互相攻击的聚集地,粉圈互黑在别的平台是肆意辱骂互相诋毁,而到了豆瓣平台则是互相给对方打差评。”2023年《无名》在春节档上映第一天就遭到几万个一星差评,他在文中反问:“现在我们平心而论,《无名》真的只配在豆瓣得到6.6分吗?”
今天他也回应表示,看到《蛟龙行动》的6.6豆瓣分时,他想起了此前博纳的《无名》也是6.6分,当时看到导演程耳很绝望,而这两天,他跟着林超贤导演一起宣传跑路演,林超贤导演也很焦虑很急迫,“但他不善于表达,我们合作10年了,他是一个很认真很专注的人,”所以他呼吁表示,希望能有一个健康的影评环境、舆论环境。
在采访中,他感慨表示,无论票房结果如何,《蛟龙行动》一定会留在2025中国电影历史中,希望有更多观众通过电影院大银幕看到这部电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校对 陶善工
来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