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蛟龙行动》堪称《红海行动》的加量不加价版,作为一部重工业近未来军事动作片,其场面宏大、节奏紧凑、内容充实,投资精准到位,整体质量与《红海行动》不相上下。
《蛟龙行动》堪称《红海行动》的加量不加价版,作为一部重工业近未来军事动作片,其场面宏大、节奏紧凑、内容充实,投资精准到位,整体质量与《红海行动》不相上下。
然而,尽管影片质量上乘,但能否重现《红海行动》的票房奇迹,目前来看是不可能的,初步预计票房在四亿以下,可以说是彻彻底底的失败。
剧情点评(含剧透)
影片节奏紧凑,甚至可以说是飞速推进,但导演对节奏的把控相当到位。通过不断释放新信息,观众始终保持着新鲜感,整个观影过程几乎没有疲惫或麻木的时刻。
不过,为了追求叙事节奏,影片在逻辑上做出了一些牺牲,存在不少逻辑硬伤。好在影片几乎不给观众留下思考的时间,因此观影过程中并不容易出戏。
故事围绕某境外反叛势力企图利用核武器颠覆东亚的阴谋展开,蛟龙小队与潜艇军双线并行,共同挫败这一阴谋。影片序幕便是一场油井平台的遭遇战和海底潜艇战,其中潜艇战尤为精彩,带有几分《三体》“黑暗森林法则”的意味。
第一幕通过一两个超级长镜头,巧妙地将潜艇构造介绍与人物展示相结合,叙事效率极高。第二幕作为全片高潮,更像是一部太空救援类的灾难片,而非传统的军事动作片,这种新尝试颇具看点,但潜艇的脆弱性和一些情节的强行煽情略显突兀。最后一幕回归传统军事动作戏码,潜艇战短兵相接、近身肉搏,血腥指数飙升,感觉比第一部《红海行动》还要血腥。
观影体验:真实感稍逊,但诚意满满
遗憾的是,影片的近未来设定和一些奇观展示削弱了军事动作片所需的真实感。尽管在某些方面可以看出比《红海行动》有所进步,也能感受到主创的敬业与付出,但整体观影体验略逊于《红海行动》。
时代思考:短视频冲击下的电影
《蛟龙行动》的宣传可以说完全就是反面教材。宣传剧本涉及国家机密,对戏要防备外国演员,这么抽象和愚蠢的宣传迎来了无数网友的批评和嘲讽,对电影造成的负面影响更是难以估量。
在短视频盛行的时代,信息爆炸,人们给予一个内容的时间往往不足一分钟。在这一分钟内,只能输出情绪或爆点,而完整的表达变得稀缺。电影被分解为三分钟短视频。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影若想打开下沉市场,必须制造宣传爆点,避免宣传黑点。
来源:42号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