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善是《封神2》的最大败笔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2 11:40 2

摘要:可号称是被“荣誉出品人”们抬上来的《封神第二部》,几乎没有讨好到任何一类观众或粉丝。

虽然把观众尊称为“荣誉出品人”,感谢的话从各种宣发场合一路说到了电影片尾↓
可号称是被“荣誉出品人”们抬上来的《封神第二部》,几乎没有讨好到任何一类观众或粉丝。至少,不论你出于什么原因买了票走进了影院,都有极大可能满头黑线地走出来。
如果你是冲着英雄史诗的故事来的,那么恭喜你浪费了人生中的两个多小时。因为这部电影并没有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遑论什么史诗感。其实你只需要花费三十秒看一眼电影的官方海报;你看见有将军、有神仙、有各种妖魔,有两拨势力要干架,有四个字“战火西岐”——就意味着你已经看完了电影正片80%的内容。
因为电影就拍了发生在西岐的无穷无尽地混战,包括但不限于将军近身肉搏、妖魔放招斗法等。两小时漫长混战告一段落后,电影也就戛然而止了。屏幕突然变黑,映出“导演 乌尔善”五个大字宣告正片结束的一刻,我内心三连:“啊?这就完啦??这演了个啥???”
《封神第一部》讲了一个完完整整的少年觉醒故事,包括崇拜偶像的坍塌、自我认同的重建、到最后完成反抗。这个故事输出了核心价值观“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
创造了冀州城劝降、四大质子弑父、火烧祖宗祠堂等有嚼头的名场面。但这些东西第二部统统没有。
一整部电影打来打去的进度条都走完了,武王伐纣的进度条只走了一毫米,照这么打下去,我够呛能在退休前看到开榜封神。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真的难以相信,一部电影最有效的情节推进居然出现在三个片尾彩蛋部分;(虽然这三个相比正片而言信息量极高的彩蛋,也很像是出于导演不知道如何剪辑安排时间线,怎么把副线发展穿插进正片里)
《封神第二部》就拖沓到了如此地步。至于这把战火锤炼出了少年怎样的英雄品格?对天下共主的诞生起到了什么作用?或者想传递给观众什么思想?不好意思,一概没讲。
而如果你是冲着震撼的视听效果进了电影院,那么你将有幸重温童年记忆里的一种无助——
你只是夸了一句某道菜好吃,于是你妈接下来的半个月一天三顿连续做这道菜,还哐哐往你碗里狂夹的那种无助。
这道菜就是《封神》里的大场面打斗戏。
乌尔善真的很怕观众看不出他这是大成本、大制作,于是力求恢弘、力争炸裂;努力到邓婵玉率领的八百士兵,一转头就裂变成了乌泱泱黑压压的巨型军阵。光人多还不过瘾,还得搬出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神仙术士,又创造出各自不同的法术、招式,干起架来一言不合就开大;于是观众就能在屏幕上看见各种炫酷特效狂轰滥炸、让人眼花缭乱,但缺乏美感。
第二部的打戏主打一个魔法对轰,五颜六色的电光闪烁,buff层层叠加;一尊尊透视关系奇怪的庞然大物,誓不让坐在前排的巨物恐惧症患者安然走出影院。可观众只能看到经费在燃烧,看不到任何由力量感、压迫感、冲突感带来的美。
从雪天火海里杀出重围的战马,从大殿破门腾空而出的杨戬哪吒,从城墙上一跃而下,马背上回身射箭的姬发……这种能让人印象深刻的、设计精巧的打斗场景,第二部没有再出现了。
对于专门冲着某一个角色/演员来看电影的观众而言,《封神第二部》也是平等地折磨了每一家粉丝。
被吐槽最多的男一号姬发,非但没有成长弧光,还展示了一个华丽大倒退。
第一部里他能急中生智,在弑父死局里靠一套聪明的话术救下父亲,也能在一夜的时间里谋划整套作战方案,骗殷寿、劫法场、救殷郊;这一部里突然智商下线,除了孟津渡水淹商军外,全片的战术制定能力趋近于零;每逢大军压境、对手放招,只会傻傻地问姜子牙该咋办,自己愣在一旁傻站着。
明明已经看清了殷寿的真面目,痛彻心扉地领教了自己亲哥、亲爹、比干的下场;居然还能心存侥幸,希望通过向殷寿投降,用自己一人性命换取家园安宁。
剑刺闻仲的千钧一发时刻,电影又给安排了老生常谈的“电车难题”——救邓婵玉一人还是救西岐百姓;完全把姬发塑造成了优柔寡断、分不清轻重缓急的老好人,看得人直牙痒痒。而全片唯一拥有闪光点和成长线的角色邓婵玉,高开癫走、死得可惜。
前期是英姿飒爽、桀骜不驯的将军。从小军营中长大,战力水平是能把姬发一个利索过肩摔,摁在地上打的程度,台词是:
“末将邓婵玉,请问大王讨伐反贼!”“不擒反贼姬发,当请以死谢罪。”“姬发小儿不懂打仗,我今天教教他。”
后期被画上刘亦菲版花木兰同款雷人妆,和姬发拉着手在篝火旁跳舞,临死前倒在姬发怀里,让姬发再给她唱一遍两人初见时唱的情歌。
此时剪辑老师开始走煽情流程,回放两人初见场景的PPT……救命啊!你们真的没有拿错古早八点档烂俗肥皂片剧本吗?先声明,我绝没有绑架独立女性,不允许女将军有七情六欲的意思;但首先,第二部的姬发到底有哪一点能配得上邓婵玉?
其次,这段老土俗套且多余的暧昧情愫,在整个故事推进中起到的作用是?节省特效经费吗?
继承父亲遗志驰骋沙场的大将军,本值得拥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悲壮结局,狠赚一波观众眼泪;
这下好了,赚到的只有无语汗颜。其他角色也是各有各的崩塌形式。殷郊在第二部给人的观感是:复活了,但不多。
戏份非常零碎,主要是在姬发和别人干仗快要干不过的时候,闪现一下帮个忙。
沦落为打架工具人就罢了,还因为复活后三头六臂法相的特效丑得惊人,成为全片最大笑话。又像煤气灶又像花园宝宝又像开瑞坦药盒插图↓
虽然和海报效果差距十万八千里,但起码因为过于好笑,调剂了大伙被创到的心情。
杨戬哪吒的工具属性更为彻底,高光时刻是没有的,角色设定是乱套的。继第一部担任昆仑快递小哥后,第二部跨行当起了战地护士;演员采访说的帅气打戏没见着,两人的五行遁术和混天绫,主要用来护送老弱妇孺。
另外,第二部里你还能看到封神榜第一杀神哪吒喊出“修仙之人,不能杀生”;以及杨戬刚说完自己是修仙之人,就被淳朴西岐少女在大庭广众下偷亲一口。好具有后现代气质的昆仑仙人啊……
而封神里最会蛊惑人心的一对:殷寿妲己,从千年狐妖和她的大王,变成了病危老头和他的护工↓一个弑父杀兄斩子、敢把祖宗当自己play一环的主儿,成了深受原生家庭创伤、噩梦中哭醒求安慰的破碎小可怜。
一个因为救大王元气丧失而陷入容貌焦虑,不想让大王看见自己凋败的容颜,娇妻味溢出。魅力值双双骤减。从主角到配角,电影里几乎每个角色都是服务于西岐大混战的工具人,单薄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割裂;
在狂轰滥炸的打斗戏里夹缝求生,演点儿索然无味的对话,像是下一场魔法对轰的串场报幕员。至此,管你是普通观众、IP粉丝、嗑哪对cp、喜欢哪个演员,《封神第二部》都完美地避开了大家想看的内容;不都说艺术家不能抱着讨好的心态去创作吗?那《封神第二部》可是真艺术了。

来源:帕诺文化传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