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细心的网友发现,春晚无锡分会场有苏州的苏绣、评弹,还有历史人物范仲淹的介绍。
2025春晚无锡分会场无比惊艳!
有细心的网友发现,春晚无锡分会场有苏州的苏绣、评弹,还有历史人物范仲淹的介绍。
尤其是无锡和苏州的“互动”,让全国网友羡慕不已。
问题来了!
苏锡常不是“一家”吗?
春晚无锡分会场,
难道把“常州”忘了?
难道常州受冷落了?
无锡和苏州不带常州一起玩了?
其实,有这样想法的网友,还是不懂苏锡常的文化。
比如春晚无锡分会场有这样一个镜头:
竹筒盛着乌米饭上桌了
撒上白糖,趁热吃
把江南的清香与甜蜜一同吃下去
其实,这个镜头,既有无锡元素,也有常州元素啊。
很多常州人看到这个镜头,也是“家乡感”满满,口水直流啊。
溧阳传统美食三黑,第一样说的便是乌米饭。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常州溧阳人有着吃乌米饭的传统。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常州市溧阳天目湖镇桂林村新塘岕,正如古诗中描绘的田园乡村一般:小鸟啼鸣,绿水青山,树木成荫,宛如人间仙境。
乌饭叶,常州溧阳人俗称乌饭草。
这也是制作乌米饭的关键食材,是大自然馈赠的天然神奇染色剂。
苏锡常到底有多亲?
我只要说一道菜,就会让苏锡常的人破防。
这是一道什么菜呢?
如意菜。
这道菜,可以说全国各地过年,很多家庭都会准备。
但是呢?
叫法千差万别!
比如,
南京和镇江地区把这道菜叫做“什(shí)锦菜”,寓意“十全十美”;
南通地区的过年蔬菜是花菜,寓意“花开富贵”。
应该承认,这道受欢迎的过年蔬菜,
常州人有常州人的做法,
无锡人有无锡人的做法,
苏州人有苏州人的做法,
但是他们都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如意菜。
寓意“事事如意”。
同样一道菜,
不同的叫法,
体现了浓郁的地方文化。
但是,苏锡常地区是“高度统一”,可见三地的文化已经融为一体了。
结语有人说,春晚无锡分会场没有“常州元素”,显然是“OUT”了。
春晚无锡分会场的吴语、乌米饭,也是妥妥的“常州元素”啊。
苏锡常不分家,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苏锡常不分家,在任何时候都有向心力。
苏锡常不分家,在任何时候都有群众缘。
苏锡常是全国“三个连在一起的”城市GDP都过万的“超强城市群”。
这三个“富邻居”,
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天花板”,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是未来乡村振兴的“标杆城”。
苏锡常,加油!
来源:国外买家从哪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