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徐克新片《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上映4天,豆瓣评分至今“查无此分”,评论区却诡异地挤满清一色5星好评。网友辣评:“水军能不能走点心?这届观众可不瞎!”当“徐克武侠”的金字招牌撞上“PPT叙事”和“饭圈控评”,这场闹剧背后,到底是观众苛刻,还是电影真的翻车了?
徐克新片《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上映4天,豆瓣评分至今“查无此分”,评论区却诡异地挤满清一色5星好评。网友辣评:“水军能不能走点心?这届观众可不瞎!”当“徐克武侠”的金字招牌撞上“PPT叙事”和“饭圈控评”,这场闹剧背后,到底是观众苛刻,还是电影真的翻车了?
电影未开分,评论区已沦陷。满屏的“徐克创新神作”“肖战演技封神”与观众真实反馈形成魔幻对比:有人直言“华筝是全片唯一亮点”,有人痛批“特效不如20年前的《功夫》”,更有原著党怒斥“射雕拍成超英对波,徐克忘了侠字怎么写”。
矛盾的是,影院经理受访时仍坚称这是“年轻向新武侠”,但年轻观众并不买账:“把郭靖拍成万磁王,手不动箭会拐弯,这到底是武侠还是漫威?”当“侠之大者”沦为特效堆砌的“中特超英”,徐克的江湖,还剩几分侠气?
徐克这次野心太大,步子也扯得最狠。试图用两个半小时塞进《射雕》全书剧情,结果拍出了“AI生成式电影”:郭靖秒变满级大佬,黄蓉从妖女降格成“厨娘+导游”,洪七公、黄药师集体消失,杨康甚至不配拥有姓名。观众嘲讽:“但凡刷过射雕短视频的编剧都比这强!”
更离谱的是剧情跳跃:黄蓉一句话让洪七公传功,莫名其妙当上丐帮帮主,江南七怪之死成悬案……原著党看得满头问号,路人观众直接懵圈。有影迷毒舌:“徐克可能想挑战人类认知极限——如何用一部电影证明自己没看过《射雕》。”
徐克曾说“武侠是东方的科幻”,但这次他似乎彻底倒向好莱坞式奇观。郭靖与欧阳锋的“原力对波”,战争戏的“复联式群殴”,让武侠片成了超英代餐。老粉痛心疾首:“徐克忘了《东方不败》的写意,也丢了《新龙门客栈》的侠骨。”
更讽刺的是,电影一边用“为国为民”标榜深度,一边用狗血三角恋注水——黄蓉与华筝抱摔扯头花,郭靖在蒙古包纠结“选她还是选我”。当“侠之大者”变成“爱恨纠葛”,徐克或许该问问自己:走火入魔的到底是欧阳锋,还是被资本和流量绑架的创作者?
《侠之大者》的尴尬,恰是当下影视圈的缩影:用顶流明星保票房,用水军控评掩口碑,用IP情怀割韭菜。当徐克都开始拍“PPT武侠”,我们或许该警惕——被流量和特效杀死的不仅是经典,更是观众对“侠”的最后一丝信任。
毕竟,金庸写的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某些人拍的,恐怕是“侠之大者,来坨大的”。
来源:莲乡情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