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春晚甄子丹《笔走龙蛇》节目,竟然也有长沙元素!

天堂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2-02 02:13 2

摘要:怀素(737一799),生于湖南零陵,后居长沙,唐代僧人、书法家,史称“草圣”。李白赞其“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唐大历十一年(776)作《自叙帖》,概括一生主要事迹,自称“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好笔翰”,其墨气变化,神采动荡,被誉为“天

央视蛇年春晚推出由甄子丹和河南功夫小子们共同演绎的节目《笔走龙蛇》。

该节目以李白《草书歌行》诗为灵感,取材唐代书法家怀素的草书作品《自叙帖》,巧妙地将歌曲、武术和唐诗、书法融为一体,非常精彩。

“笔走龙蛇”,这一形容书法笔势矫健多姿、生动流畅的词汇,源自李白对怀素书法的高度赞誉。

李白在《草书歌行》中说: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在《笔走龙蛇》表演背景中展示的,便是怀素的传世佳作《自叙帖》的节选。

长图君不久前发布《长沙日历2025》中的一篇,对此进行了简单介绍:

怀素(737一799),生于湖南零陵,后居长沙,唐代僧人、书法家,史称“草圣”。李白赞其“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唐大历十一年(776)作《自叙帖》,概括一生主要事迹,自称“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好笔翰”,其墨气变化,神采动荡,被誉为“天下第一草书”。

《自叙帖》局部一

《自叙帖》中第一句,怀素便自称“怀素家长沙”。这是因为秦时长沙郡就是以今长沙为中心,北起洞庭,南逾五岭,东邻鄱阳湖西岸和罗霄山脉,西接沅水流域。唐代长沙是湖南观察使的驻地,属于“江南西道”,其版图与秦时并没多大变化,相当于今天的岳阳、长沙、湘潭、株洲、益阳、衡阳、邵阳、娄底、郴州、零陵等,以及鄂南、赣西北和广东的连州、广西的全州等地。所以这样看来,怀素是实打实的长沙人!同时,怀素多次往返长沙,在长沙生活过一段时间,并与时任谭州刺史张谓交好,对长沙别有一番情感。

安徽省图书馆出版图书中收藏的《怀素书蕉》

怀素自幼聪明好学,十岁那年,“忽发出家之意”,到零陵县城河西20华里之外的“书堂寺”为僧,后到东门外的“绿天庵”为僧。自幼对书法怀有浓厚兴趣,经禅之余,勤学书法。因无钱买纸练字,就在寺旁空地种下许多芭蕉,以蕉叶代纸练字。经长期勤学精研,秃笔成堆,埋于山下,名曰“笔冢”。旁有小池,常洗砚水变黑,名为“墨池”。

他好饮酒,醉后每遇寺壁及衣带、器皿无不拿来书写,兴到运笔,情随笔转,意随字生。他曾几次外出游历,“竭见当代名公”,切磋书技。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怀素二十二岁。这年李白已五十九岁,在巫峡遇赦后,从长流夜郎乘舟回江陵。在南游洞庭潇湘一带时,被怀素找到求诗。两人是忘年交,李白精神十分振奋,当即写下上文提到的这首《草书歌行》。

《自叙帖》局部二

怀素当时在长安极富盛名,歌颂他草书的诗篇有三四十篇,李白的《草书歌行》只是其中之一。在怀素的《自叙帖》中,除了自述写草书的经历和经验,最耀眼的莫过于记录了颜真卿、戴叔伦等诸位大咖对他的点赞。

然而,欧阳修却对怀素提出了批评:“弃百事,而以学书为事业,至终老……是真可笑也。怀素之徒是以!”在欧阳修眼中,书法是小技,“致远恐溺”,无益于明道致用。但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怀素对于草书的狂热——他穷年疲弊精神,而不以为苦。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唯有专注投入一项事业,才有成功之可能。而专于一技而名留万世者,更是凤毛麟角。怀素不治他技,钟情于狂草,成为狂草之代表,除了天资之外,勤学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来源:潇湘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