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一些演员因为在电影或电视剧中的表现不佳而引发了观众的不满,导致他们的口碑迅速下滑。比如,某个演员在某部电影中的表现让观众大失所望,人们开始质疑他的演技,甚至有人开始在网上对他进行攻击。
在当今的娱乐圈中,演员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有演员的口碑出现问题,往往会引起一场巨大的风暴。
近年来,一些演员因为在电影或电视剧中的表现不佳而引发了观众的不满,导致他们的口碑迅速下滑。比如,某个演员在某部电影中的表现让观众大失所望,人们开始质疑他的演技,甚至有人开始在网上对他进行攻击。
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不仅会对演员本人造成负面影响,也会对整个剧组和电影制作公司带来不小的损失。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演员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演技和表演水平,同时也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只有这样,才能赢得观众的喜爱和尊重。
同时,娱乐圈也需要加强对演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演员们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对于那些口碑不佳的演员,应该给予适当的惩罚,以警示其他演员。
总之,演员的口碑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演员能够保持良好的形象和表演水平,就能赢得观众的喜爱和尊重,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相反,如果演员的口碑出现问题,就会对自己和整个行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演员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演技和表演水平,同时也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这样才能在娱乐圈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电影《我本是高山》在上映前就遭到猛烈的舆论抨击。这部备受期待的女性题材电影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这部名为《我本是高山》的电影,在今年的上映中翻车了。按理说,如此励志且感人的女性故事,以及教育题材的设定,按理说不应该翻车。
然而,这部电影在尚未正式上映之前,网上的评论就已经炸开了锅。
眼看舆论风波愈演愈烈,连央视六公主都坐不住了,专程为这部电影发声进行澄清。然而,这样的行为非但没有平息舆论风波,反而招来了更多的质疑和声讨。
最终片方只能开启评论精选,将负面评论屏蔽掉,以避免尴尬的情况发生。
面对这场舆论危机,片方的应对堪称“教科书级”的错误示范。
编剧对网友提出的质疑不是解释就是反怼,甚至在线发疯。
导演的回应如同一种挑衅:“爱看不看”。
整个团队看起来没有准备好应对这样的局面。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觉得现在的影视剧组还是不懂危机公关,总是在遇到质疑时就开启评论精选。这不是掩耳盗铃吗?
不过,说实话,如果我们抛开张校长这个原型人物的话,《我本是高山》这部影片确实是一部很好的商业片。影片的情节足够煽情,节奏把握得也相当不错,看完之后一定能让人哭得稀里哗啦。
现实中的张校长可谓是传奇人物,其伟大和坚韧比电影里的角色更为真实和动人。
让我们一点点地讲述这个故事。
在我们聊到这儿的时候,不得不谈谈现实中的张校长。
你们知道吗?电影里那些最戳人泪点的情节,反而是对原型最大的误解。电影把张校长的故事硬生生改成了一个被丈夫支撑的"苦情戏",这可把明眼人给看笑了。
现实中的张校长是靠着坚定的信仰和坚韧不拔的信念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每次看到党徽,他都会热泪盈眶,在党旗下宣誓时他那坚定不移的眼神,才是真正的信念力量。
电影中张校长的精神内核,这些最能体现他的镜头,却只有短短的几秒。而胡歌饰演的已故丈夫,却像个挥之不去的"梦魇",三天两头出现在张校长面前。
张校长在消沉时,不是依靠信仰,而是寄托对丈夫的思念来振作?这个改编实在是离谱至极。
再来谈一谈那个备受争议的"酗酒"情节。电影中给张校长安排了一个酗酒的母亲,并加入了家暴的情节。然而现实中是,父亲才是酗酒者,而母亲在父亲离开后,成为了真正撑起整个家庭的顶梁柱,是她资助孩子读书,给孩子带来了希望。
如此动人的故事不讲述,而选择去编造一个"问题家庭",这是为了戏剧效果而改的,这会降低真实性。
张校长并非像电影中那样总是一副严肃且不苟言笑的面孔,看过她的纪录片都知道,她对待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女孩子极为温柔且有耐心。
就剪头发那场戏,电影里搞得像强迫一样。然而,实际情况是,张校长会耐心地向学生解释,为什么建议她们剪短发,以及如何更好地专注于学习。
讲到这儿,许多人可能要问了:艺术创作不就是要有艺术加工吗?
没错!艺术加工的前提是不能违背人物的本质。张校长的故事本身就够精彩了,根本不需要加那些虚假的戏剧冲突。
这些刻意的改编反而使得原本璀璨的明珠蒙上了一层灰。
你说,这样的改编,对得起张校长吗?对得起那些期待这部电影的观众吗?
聊完了原型,我们就不得不来聊一聊海清这个演技派。
海清的演技一直都很出色。从那些朴实的都市剧,到后来让她红透半边天的《隐入尘烟》,她的演技从未有过下滑。
然而在饰演张桂梅的过程中,她却不慎陷入了一个不少演员都可能犯的错误:过于追求模仿。
在宣传期间,片方通过晒出海清不断学习模仿张校长的照片,向观众展示了她的辛苦付出:从走路姿势到一举一动,甚至是说话的语气都力求做到与张校长相近。
乍看剧照,让人误以为是真实的。
但问题是太在意“形似”,反而丢了“神似”。
观看过电影的观众反映,海清在整个电影过程中都显得十分疲惫和憔悴,嘴角总是向下,说话时嘴角下撇,走路时显得无精打采。
她试图表现张校长的疲惫感,但这股刻意造作的情绪过于强烈,给人一种做作的感觉。
最离谱的是付老师怀孕那场戏。付老师既是老师又是孩子的母亲,她一直默默付出,从没叫过苦,但电影中的张校长对她却是一副冷冰冰的态度。
甚至在付老师道歉时,他依然不近人情,这真是太不合理了。
这哪有张校长的影子啊?简直就是个不懂变通的"女魔头"。
网友们的吐槽很到位:"和张桂梅校长的那种包容磅礴的温柔力量相比,你的一点也没有"、"你的演技让人看不出来,张桂梅校长可不会这么凶神恶煞"。
有更直接的观点认为:"为什么还要继续做演员?没有天赋还不努力。"
这个评价有点过了,海清会感到很委屈吧。但说实话,她在塑造这个角色的时候确实有点过于用力了。
这句话提醒了我:好演员不是在模仿,而是要将角色的个性和内心真实地呈现出来。然而,海清这次的表演似乎陷入了困境。
总的来说,海清的表演失误,很大程度上是剧本问题。所以,编剧的责任是难以推卸的。
你们有没有觉得这部电影最大的尴尬之处在于处处都充满了浓浓的"男性视角"?
最为明显的是,胡歌扮演的丈夫角色,看起来越来越不符合逻辑。实际上,张校长和丈夫的感情是非常好的,丈夫离世后她也确实非常悲痛。
在电影中,丈夫的形象被描绘成一个像幽灵一样的存在,总是时不时地出现刷一下存在感。
最令人无语的是,影片弱化了党性的核心元素。现实中,张校长对党的那份赤诚和坚定信仰,在影片中只剩下蜻蜓点水般的几个镜头。
总的来说,编剧对于女性题材的理解存在问题。
所以你看,当一个带着男性视角的创作团队,遇上了一个女性题材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就是把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物,硬生生地改编成了一个符合"男性想象"的角色。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真实的力量永远大于戏剧的想象。遗憾的是,这部电影的创作团队并未领会这个道理。
这不仅仅是创作水平的问题,还涉及价值观问题。谈到这里,我们不能不关注更深层次的问题:为何在女性题材日渐崛起的今天,仍会出现这样的翻车事件呢?
现在的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对电影的要求已经不能简单地糊弄过去了,他们的眼睛是雪亮的。
你可以从《我本是高山》的评论区看出,网友们对这部剧的评论十分敏感和清醒。他们能够一眼识别出不合理的改编,准确指出存在的男性凝视视角,并且能够感受到创作者对女性力量的轻视。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混入一点点的男性视角,甚至是一丁点对原型人物的扭曲,都将遭到观众的强烈抵制。这并非观众刁难,而是观众的觉醒。
最后说到底,《我本是高山》的失败,还得感谢...
首先,学习尊重原型。真实人物的故事已经足够精彩,无需再画蛇添足。
其次,我们需要摆脱男性视角的束缚。女性的故事应该由女性自己来讲述。
最后,别以为有好演员就可以高枕无忧。海清这样的实力派也不能保证表演万无一失,观众总会挑出他们认为的问题。
那么,未来的女性题材电影应该如何拍摄呢?
答案就藏在观众的期待中:我们追求的不是虚伪的煽情,不是刻意制造的悲情,而是真挚的力量;我们想要的不是男性视角下的想象,而是真正触及内心的共鸣。
这样的女性题材创作,是我们应该去追求的,也是对原型人物最大的尊重。
你说是不是呢?
来源:小懒谈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