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9日,《田耕纪》编剧金媛媛向中文奇迹公司维权成功,经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判决,北京中文奇迹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向东阳金子影视工作室支付合同款、违约金和律师费;
作者 / 耳东陈
运营 / 狮子座
11月9日,《田耕纪》编剧金媛媛向中文奇迹公司维权成功,经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判决,北京中文奇迹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向东阳金子影视工作室支付合同款、违约金和律师费;
11月15日,《隐秘的角落》前三集编剧杨涵、王雨铭向万年影业维权成功,经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判决,获得前三集「本集编剧」数名,微博账号「网剧隐秘的角落」连续四十八小时发布声明,就未署名行为向两位编剧承担赔礼道歉的侵权责任。
kk与相熟编剧们聊这两桩「公案」,编剧们苦笑:编剧维权常维常新,讽刺的是以码字为生的人经常被一纸合同耍的团团转,仿佛剧本和合同写的不是同一种中国字;但也有好处啊,你们不缺选题写,编剧血泪史,足够签年框。
kk:哦。。。。。。
火,要骂编剧;扑,更要骂编剧
11月,古装赛道逆风翻盘,力证姆们「古偶门永存,绝不完蛋」。其中扛大旗的主力自然是穿书系统文改编的《永夜星河》。即便如此,常年集火的恒星引力、王一栩依旧处于风口浪尖,进入到剧情中后段,编剧白锦锦「喜提」热搜。
除开《永夜星河》剧情注水、节奏混乱等作为编剧技术层面存在的问题,白锦锦此前编剧的《长风渡》和《苍兰诀》同样的问题也被翻出来重审。如果审判停留在「技术」层面,观众骂出花来,作为创作者也该听着,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挂了名自然和作品荣辱与共。
然而一些热搜话题的走向却开始变得奇怪:大概率来自男女主演员的粉丝,认为编剧该给主演磕一个,是演员表演拯救割裂人设和拉胯剧情,且如不是剧本稀烂,流量的飞升应该在上一个台阶。当然还有对编剧身价上涨的阴阳……30-50w一集,这个报价如今在行业中是可以立地召唤审计的程度?
无独有偶,在《永夜星河》之前完结的《春花焰》编剧一样没逃过舆论漩涡,舆论走向更是如出一辙:先审判技术,人物关系不紧密、BE结局太虐;转而话头就成了编剧过得苦所以满地刀一路坟包(《一念关山》同等待遇),甚至有人直言,「编剧再活十年也死了可好」?
这种潜移默化的舆论环境会令平台、片方产生一种错觉:剧本是不重要的,只要磕来流量,粉圈会为蒸煮站台;编剧是可以丢出来扛雷的,白纸黑字挂着名,冤有头债有主,编剧会背下所有骂名,其他人华丽隐身。
谁让编剧处在食物链最底层呢。
面对舆论,编剧们大抵已有铜墙铁壁百毒不侵的大心脏。聊天时,一位编剧还笑嘻嘻告诉kk,糊有糊的好处,署名随缘,每集2万,拿完钱就走,管它开不开机播不播出,只当尾款打水漂,直接干下一个。末了还补一句「干活嘛,真情实感就输了」。
其实这位编剧并非自己所说的那样。ta在委托创作的改编中,会为人物关系递进设计趣味/反转的事件和冲突;也会打破砂锅问到底纠结职业对角色个性产生的独特影响。但时间久了,写甜宠的时候策划会告诉ta,逻辑不重要,甜就行了;写古装的时候片方会说,考据不重要,我们只要非遗元素,有就行了;现在ta在写「爽剧」,每天听最多的话就是「节奏快点再快点」,一向好脾气的ta也坐不住了,「我不理解还能怎么快,生孩子还得三年抱俩呢」。
让ta决定在委托创作过程中破罐破摔的,正是这种「xx就行了」,过稿就行。干完这个不影响接下个项目就行了,当好无情的码字机器就行了。ta也很认真告诉kk,ta属于非常听话的编剧,因为好使,所以虽然糊但不缺活干,只是可惜与最初的职业理想背道而驰。
也是如此,ta对署名也看得淡。反正是在糊剧打转儿,并不会因为写了个什么东西被挂在片尾而每集给涨200块钱,「预算在那了」。
除了编剧,都有权改剧本
「毕竟剧本写完了又不是不能改的,对不对」?
一句看着像商量和安慰的话里,细品全是威胁。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从生产流程来说,变数最大的就是剧本。
导演定了,现场怎么导的,摄影怎么拍的,后期怎么剪的,到成片就是什么样;
演员定了,胖了丑了,回春了升咖了,镜头也不会骗人,演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最大的变数就是剧本。
大约5年前有一厚重的「好饼」,主要是所描绘的家族在历史上知名度大、传奇性强,又有文化底蕴,加上策划极为专业资深,原本应推进顺利的。却不曾想,即便是这样的项目,也难逃「几易其手」的命运。该项目的编剧表示,目前拿到的资料里只有大纲、小传和前3集左右的剧本,现在基本推翻重建,同时抹去一切与史实相关的痕迹,彻底变成传奇。ta现在正忙着在史料里往回捡之前被砍掉的东西。
这种一个项目从筹备到开机「倒8手」的事情实在太常见。编剧最后只能沦为话语权博弈的牺牲品:制片人话语权大,有所属编剧;导演的话语权大,会塞自己的编剧来。不同权力所属,互相看不起:制片人觉得导演看不懂剧本,导演觉得编剧写的什么狗屁东西根本没法拍,打罗圈架的目的在于体现:不关我事,我最牛逼,别人都不行。
再算一笔经济账,除了当权力的牺牲品,编剧的收益往往也难保证。留给剧本的预算占整个项目的10%左右,层层盘剥下来,不断推翻换人,总预算并不会因此而提升,最后的结果就是越是靠后接盘的编剧,能够拿到的钱越少。
当然也不排除,像《田耕纪》或者《隐秘的角落》这种,开始大概率经人介绍,辗转「杀熟」或「杀半熟」,片方觉得不错,但本着「包涵是买主」原则,对编剧创作成果进行打压批评,以不合标准为由拒绝支付费用的。
编剧余飞在10月份给编剧们总结了23条合同上的坑,可谓呕心沥血用心良苦。目之所及更是令人心惊肉跳,编剧行业已经像拱不上3500点的A股市场靠齐了,韭菜想赚点利润,资本想割韭菜的本钱;编剧只是想赚点钱糊口,片方、平台和资本不仅想着白嫖,甚至盘算彻底买断。
且不说,编剧合同在行业中几乎相当于一纸虚设,防君子不防小人。编剧最关心的署名、稿酬两项,写作的时候谁知道写的这东西到底能不能拍出来;至于稿酬,又有几个人是在白纸黑字规定的付款账期内,按时收到每期的款项呢?
还有这种网传的大牌编剧(团队)负责前10集的操作模式,行业中普遍心照不宣。一方面片方乐得降低成本,搞好前几集能去平台上会,定级,反手找便宜编剧或自己人完成后续操作,「降本增效」落实了,「肥水不流外人田」也落实了,双赢。
当然,头部编剧是稀缺资源,也不排除在合作中大编剧只完成大纲、前10集左右剧本分场等重头工作的情况,因为能力和国民度高,能在合作的权力博弈中占据部分主动权。这里kk并不避讳立场,确是站在编剧角度看待话语权之争,且并不因为编剧是弱势群体就要为之鸣冤,属实只因编剧作为专业的创作者,就应该对剧本负责任,也应该享有相应的权利保障——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行业本来应该有的样子。
编剧中心制幻想的破灭
行业里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工业化对标好莱坞、耐飞之流,在近地语境,则每每向韩国靠拢。不止一次,坊间和行业热议韩国「编剧中心制」,其中一条特权是「有权决定谁来出演剧中角色」。
这次其中一位编剧说到此简直梦女落泪,表示缺乏「扬名立万」的动力在于,混到让自担演自己戏的日子遥遥无期,倒不是别的,ta喜欢的「白月光」属于那种演技扛打但「不太好打交道」的演技派,平台觉得这类演员属于可替代的,宁愿选择「活不那么好但是听话的」。
编剧们说,所谓「编剧中心制」在国内是泡影。
首先不同于韩国边拍边播,国内影视面临的硬性要求是「审查」,在面对一定程度的创作限制,为保安全,「自我阉割」是自上而下且变本加厉的,并不存在的明文规定到了最后的实践中会变成「小三不许有幸福」「不许未婚同居」「不许提主角是国民党」「不许抗日」,具像化的不许让创作的空间进一步狭小,能达天听的人随时能以「不许」向编剧发号施令。
其次,在平台的评估环节,被放在最末的是「故事」和「逻辑」。赛道要新、要素要新、节奏要快了再快,反转要多了再多,演员必须得有流量,基本集齐这几部分,保A争S的问题不大。
编剧们普遍认为,这套评估体系类似于「中文语序不影响阅读」,在短平快的注意力经济趋势下,颠三倒四的逻辑并不会影响整体的故事观感,平台默认观众看剧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非连贯的,只要卡点打痛点痒点即可——这一点可以说是短剧带来的冲击,也是从电视台时代延伸的弊病,只不过进化了,变得更碎片化、更极端化。
还有一个让编剧们都很头痛的事情——他们承认,在现有的流水线生产节奏下,已经不再有时间和心力打磨有「潜台词」耐得住咂摸的台词了,当然平台和片方偶尔也会PUA一下,「面向下沉市场要接地气,不要写看不懂的东西」。目前唯一精神良好的编剧正在一个十分正常的团队里痛苦但幸福地「咬文嚼字」,虽然打磨很难,但是ta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我要对得起我写的每一场戏,因为被尊重了」。
当然,跟文化有关的还有我们知识水平欠奉,声台形表一盖欠奉的人气流量们。kk最近听到的最沮丧的发言来自片方:「你觉得ta们能演出来吗?不会再有年轻的陈道明、陈宝国和王志文了」。
最后的最后,编剧们七嘴八舌说:骂我们挨,锅我们背,能不能别打着降本增效的旗号降编剧的薪?谁家总8折拿工资啊?!
图源:微博、豆瓣,侵删。
来源:影视大哼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