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编辑:联合信息
文章:联合信息
2020 年,第 6 届“CRS 中国文化奖”领军人物奖揭晓,赵普的名字赫然在列。与此同时,他的著作《掇珍集》也被评为 2019“年度人气好书”。
这两项荣誉,是对赵普多年来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所做努力的高度认可。
他的故事,如同一个充满力量的传奇,激励着无数人为梦想而奋斗,为传承文化而努力。
赵普,1971 年出生于安徽黄山的一个小山村。这个村庄地处偏远,经济条件相对落后,赵普的家庭也并不富裕。
他的母亲是一名赤脚医生,父亲则从事水利和修桥工作,家中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赵普早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
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父亲干农活,那沉重的锄头和炽热的阳光,成为了他童年的一部分,也磨砺了他坚韧的意志。
尽管生活充满了困难,但赵普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个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这个梦想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在朋友的建议下,1987 年,16 岁的赵普毅然决定参军。他背起行囊,离开家乡,成为了北京后勤部队的一名小士兵。
在新兵连的联欢晚会上,赵普用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朗诵,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他的表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因此被分配到连队当司号员。
然而,普通话不标准成为了他面临的一个难题。但赵普并没有被困难打倒,他深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普通话是必须要攻克的难关。
于是,他每天刻苦练习,不断地纠正发音。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的普通话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1990 年,赵普退役后,对未来感到有些迷茫。就在他彷徨之际,一则安徽电视台招聘气象播报员的信息让他看到了希望。
尽管他没有相关经验,而且因学历不达标曾被淘汰,但赵普并没有放弃。他的坚持和努力最终打动了台里的领导,成功获得了这个机会。
从此,他踏上了自己的主持之路。为了提升自己的播音能力,赵普考入了北京广播学院,进行系统的学习。在学校里,他勤奋刻苦,努力汲取知识的养分。
经过四年的辛勤努力,他的主持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毕业后,赵普顺利进入北京电视台工作,主持了《智慧接触》和《集锦》等栏目。
在这些节目中,他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独特的主持风格,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可。他的主持事业逐渐走上正轨,还获得了主持人“金话筒”的荣誉。
2006 年,赵普参加了《开心辞典》的评选活动。在比赛中,他以自信从容的表现成功入围前三名,离自己的主持梦又近了一步。
然而,就在赵普的主持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他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离开央视。
这个决定让许多人感到困惑和不解。其实,这一决定的背后,有着他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深厚情感和坚定信念。
2003 年,赵普在北京电视台工作期间,参与了《金色阳光》的节目录制。在这个过程中,他接触到了传统手艺人。
这些手艺人的精湛技艺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让赵普深受触动。他意识到,中国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发展中,这些传统技艺面临着传承困境,许多手艺人的生活也十分艰难。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中国传统手工艺,赵普决定投身于这一事业。他担任了纪录片《传人》的总导演和制片人,深入记录了传统手艺人的生活与技艺。
通过这个节目,观众们看到了传统手艺人的坚持和付出,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后,赵普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要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离开央视后,赵普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传承中国手工业的事业中。
他成立了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致力于帮助更多的手艺人改善生活,并确保传统技艺得以顺利传承。
2017 年,赵普策划了纪录片《不要叫我匠人》,并创办了中国首届匠人大会。他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够唤起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让这些珍贵的技艺得以传承和发扬。
从《诗意中国》中的“诗意主理人”到《手中一带一路》纪录片的总策划,赵普在手工业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在他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传统手工艺,这些古老的技艺也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赵普的故事还在继续,他的脚步从未停歇。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同时,他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对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担当,激励着我们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而努力。
来源:联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