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中国电影的救命稻草和慢性毒药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1-24 14:32 2

摘要:2024年春节档8天狂揽80亿票房,创历史纪录,但全年票房只有425亿,甚至不如十年前的2015年。

朋友们,中国电影可能真的只剩一个春节档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

2024年春节档8天狂揽80亿票房,创历史纪录,但全年票房只有425亿,甚至不如十年前的2015年。

这8天的收入,几乎占到全年五分之一。

出于好奇,我做了个春节档在全年票房里占比的统计(数据来自猫眼专业版),发现除了2020和2022年,院线被疫情打击比较严重之外,过去10年里,2024年是春节档在全年占比最高的一年。

从数据里可以看到,春节档在2020年之后,正在越来越重要。

以前它只是个和国庆、五一差不多量级的中等档期,但如今,它已经成了中国电影唯一的超级档期。

如果说中国观众,一年只去一次电影院,那大概率就是过年的时候。

春节档一家独大,结果就是近两年春节档的竞争越来越残酷。

今年的参赛选手分别是唐探、哪吒、封神、射雕、熊出没,五大IP,外加一个最会赚钱的动作片导演林超贤,盛况空前,堪比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

春节档越来越受欢迎,大家自然是喜闻乐见,但如果中国电影只靠这七八天来扛票房,可就未必是好事了。

这期内容,我们来研究一下,中国电影的「春节档依赖症」是怎么来的?它和过去一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惨淡又有什么样的关联?

要聊春节档,就要先从贺岁档开始。

电影贺岁的传统,来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盛时期的香港影坛。

那些年,星爷、成龙大哥、发哥的「双周一成」格局稳固,王家卫、徐克、吴宇森这些名导也陆续进入创作高峰,一些香港特有的电影类型也逐渐出现。

众所周知,广府文化圈非常重视传统节庆,影院也不例外。过年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啦,那些黑深残的,致郁催泪的片子就少放点,搞点应景的,喜庆好玩的片子。

于是乎,一系列像是《金玉满堂》、《富贵逼人》、《家有喜事》、《福星高照》这样的影片被批量生产了出来。

看片名就知道,这些电影突出一个氛围喜庆,剧情可以简单无脑,桥段必须幽默搞笑,更重要的是演员阵容要强大,观众看个脸熟,也算是买个乐呵。

香港人给这类年节特供电影起了个名字,叫做「贺岁片」。

港式「贺岁片」,与其说是电影,不如说更像在电影院里举办的小型春晚。

另一边,内地电影市场却陷入了低谷,观影人次年年锐减。除了电视业和盗版录像的冲击,另一方面则是电影产业长期处于非市场化的环境里。

各大电影制片厂只需要拍电影,卖给国家「统购统销」,不用考虑票房好不好。

可以说,当时的内地电影,和香港电影完全是南辕北辙。直到1993年,统购统销制度取消,中国电影才开始了一段漫长艰难的市场化探索。

1995年春节,成龙的新片《红番区》上映。

在此之前,内地电影院过年是不开门的,但《红番区》在内地宣传的时候,却破天荒地打出了「贺岁片」的口号。

当时,影院的同志们对成龙大哥是很不满的,你要搞全球同步上映,凭啥我就得过年加三天班?

但影片一经上映,就没有人再多说一句了。光是内地市场,这部作品就狂扫1.1亿,在当年内地票房榜里,仅次于施瓦辛格主演的大片《真实的谎言》,位列第二。

第二年春节,成龙又带来一部力作:《警察故事4简单任务》,又在内地卷走8000万票房。

一来二去,一批心思活络的内地电影人坐不住了:

其中,就有冯小刚和韩三平。

冯小刚在发迹之前,也是颇有些艺术追求,想把自己往张艺谋、陈凯歌那个路子上靠的。

可惜起步晚了点,赶上中国电影最低谷的时期。

1994年,第一部导演作品《永失我爱》票房惨败。后来《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开机不到10天就被勒令停拍,直到2000年才改名《一声叹息》重新面世。

再后来《月亮背面》、《我是你爸爸》两部影片,也因为现实主义题材过于大胆尖锐,连续被禁。

那是冯小刚人生最低谷的一段时间。

另一边,北影厂厂长韩三平也忧虑重重。随着市场化改革,电影制片厂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必须重新找出路。于是在1997年,韩三平找到冯小刚,说:

「你在北影拍片栽了大跟头,作为厂长,我有责任把你打捞上岸。」

韩三爷提出了他的想法:

你冯小刚以前写电视剧,不都是喜剧嘛,你也别搞那些现实主义艺术大作了,捡回老本行,结合一下咱们时下「下岗工人再就业」的热点,出一部喜剧电影,让大家伙乐呵乐呵,多好。

两人一合计,冯导就向韩三平推荐了老大哥王朔的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说可以改编这个。

当时王朔在舆论界正是名声狼藉之时,文化界将他看作大毒草。

但韩三平觉得这部小说挺有爆款潜力,只要稍作修改,把基调往积极正面引导一下就可以。

为了让剧本过审,韩三平不遗余力找到各路领导,早请示晚汇报,删删改改,终于顺利立项。

另一边,冯导也意识到,这是改变命运的背水一战。他用上了多年京圈积攒的人脉,拉来了英达、刘震云来帮忙,请来葛优当主演,还忽悠葛大爷投了钱。

光这样还不够,为了说服大金主,紫禁城影业的张和平投资这部电影,冯导还立下军令状,导演费一分不要,只按票房分账。

在各方面的保驾护航下,这部电影终于在1997年8月14日顺利开机,只用了4个月,就完成制作,在当年12月24日上映。

这部电影,就是中国内地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

影片中「演员没有戏演、导演、道具、编剧赋闲在家待业」的背景,尽管是虚构的,但也是当时中国电影业的真实面貌,更击中了中国观众的心。

一句「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成就了中国影史上的经典对白。

《甲方乙方》总投资600万,最后砍下3600万的总票房。尽管比不上成龙和一系列引进大片,也足够让所有中国电影人感受到市场化的力量。

它如同一声呐喊,代表着市场对电影行业的呼声:

同志们,别再闭门造车了,睁开眼睛看看观众吧。

靠着《甲方乙方》,冯小刚一举翻身,从票房毒药化身喜剧之王。

从1997年到2008年的《非诚勿扰》,冯小刚一共推出了7部贺岁喜剧,其中6部都拿下了当期的贺岁档冠军。

只有《天下无贼》在正面对打里,输给了周星驰的《功夫》,屈居亚军。

冯小刚的成功,甚至引发了一股风潮。

2000年,不少制片商看着《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的三连暴击,心里那叫一个痒痒啊,于是也开始大规模进军贺岁档。一时间,类似的小成本喜剧片如过江之鲫。就连张艺谋也凑了凑热闹,拍了一部《幸福时光》。

结果可想而知,这些电影在冯氏喜剧面前,没有一合之力。

但这些电影也不都是炮灰,至少贺岁片扎堆上映,带来了一个客观上的效果:不少观众养成了在年底看电影的习惯。

加上当年电影市场里,很大一部分票房来自企事业单位包场或者发电影票福利,这些福利一般到12月底都会过期,所以每年12月,都有一股集中观影「去库存」的现象。

这两个要素加在一起,原本孤立的贺岁片开始形成合力,贺岁档逐渐形成。

按照行业惯例这个档期一般从前一年的11月底开始,一直到第二年2月过完年才算结束,覆盖圣诞、元旦、春节多个节庆时段,是一个超级大档期。

当然,贺岁档具体有多长,其实有不同的口径,有人认为过了12月31日就不叫贺岁了,也有为了统计数据好看,把11月中旬上映的电影,以及2月的情人节都算进贺岁档的说法,

这些我们就存而不论了。

2002年12月,冯导缺席了他忠诚的贺岁档。但观众们并不寂寞,因为这一年,张艺谋带来了他筹备许久的中式大片《英雄》,在20天里狂揽2.5亿,不仅远超冯导此前四部贺岁片票房总和,更是包揽了全年票房的四分之一。

此时的老谋子,只能用三个字形容:

「还有谁!」

张艺谋的加入,让贺岁档不再是小制作喜剧的天下,不再是冯导的独舞。

往后几年,《无间道3》,周星驰的《功夫》,陈凯歌的《无极》,谢霆锋主演的《情癫大圣》,李连杰的《霍元甲》,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陈可辛的《投名状》,甄子丹的《IP侠》哦不,《叶问》,都开始抢贺岁档的生意。

此时,喜剧在贺岁档开始退居二线,大制作的国产电影,开始在这个档期唱主角,就连冯导自己,也拍了一部大制作的《集结号》参与贺岁。

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贺岁档是中国电影毫无争议的第一档期。

当我们谈论如今中国电影患上了「春节档依赖症」,不能忘记,从1998年到2008年,这十年里,贺岁档同样是统治级的存在。

每年国产电影票房top3里,至少有一到两部贺岁电影。

贺岁档走起来了,从业者们自然也开始思考:有没有其他的档期可以开发呢?

到这里,中国人又展现出了传统智慧:摸着美帝过河。

美国电影市场一年最重要的就两个档期,年底节庆档,基本可以对标中国的贺岁档。另一个就是暑期档,赚学生群体的钱。

2001年,中国出现了最早的「暑期档」的说法,黄建新执导的《谁说我不在乎》首次喊出「中国第一部暑期档娱乐片」。

但这部电影只拿下600万票房,和同档期引进的美国大片《珍珠港》的1.04亿相比,也就是人家一个零头。

这次惨败,让很多中国电影人意识到两件事:

一、中国学生群体还是太穷,在这个人群形成消费力之前,暑期档是不可能成功的。

二、美国那边,每年暑假都会有大量好莱坞特效大片面世,引进这些大片,可以慢慢养成中国观众的暑期观影习惯。

恰好,也就是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使得引进每年能够进口分账电影数量从每年10部增加到每年20部。

结果就是,每年夏天轮番上映的好莱坞大片,间接催熟了中国的暑期档。

从2004年到2012年,暑期档规模一路从2亿人民币飙升到41亿人民币,8年翻了20倍。在全年票房中的占比也从14%,增长到24%。

2012年,中美双方再次就WTO电影相关问题达成协议,中国每年增加14部14部特种分账片(3D或IMAX电影),这让中国每年有34部引进大片的配额。

结果就是2013年,《环太平洋》、《速度与激情6》、《超人:钢铁之躯》、《星际迷航2》、《重返地球》、《惊天危机》、《怪兽大学》轮番轰炸国内院线,暑期档一口气突破60亿,首次超越贺岁档,成为中国电影档期之王。

而到了2023年,暑期档更是收获206亿票房,《孤注一掷》、《消失的她》、《封神》、《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5部连爆,打出了中国电影市场最高光的时刻。

说完了大档期,我们再来聊聊小档期。

最有代表性的小档期,莫过于情人节档。

第一部瞄着情人节上映的电影,是2004年,李少红执导,周迅主演的《恋爱中的宝贝》。当年2月12日上映的。

当时片方在营销上玩得特别花,情人节当天还给观看影片的观众提供避孕套,在2004年,算是非常大胆出格了。1500万元的票房也足够让它挤进国产片年度前十了。

只不过,如果你看过这部电影,就会发现它压根不是那种甜蜜蜜的爱情片,而是一部非常意识流的文艺片,还附带阴暗惊悚效果。那些怀揣着期待走入影院的情侣,来到影院才发现,自己被诈骗式营销了。

在诈骗式营销上,毕赣和他的《地球最后的夜晚》,应该管李少红叫祖师爷。

这样的作品,口碑崩塌是必然的,更不可能撑起一个成熟的档期。

真正改变历史的,是2010年上映的《全城热恋》。

按理来说,《全城热恋》在这个节点面世,属于天崩开局。

这一年情人节恰好撞车大年初一,加上《阿凡达》刚刚上映不久,颇有横扫中国院线之势。可以想象,《全城热恋》必然被揍得满头包。

但《全城热恋》不仅没扑街,反而逆势而上拿到破亿票房。

事后来看,尽管这片子素质平平,说好听点是《真爱至上》的国产平替,说难听点就是把六段MV凑成了一部电影。但明星阵容是真的强大,故事也算是通俗易懂,温暖感人,加上之前国内也少有这种明星大联欢式的拼盘电影,多少算是一种品类创新。

就这样,情人节档作为一个小档期也站稳了脚跟,成了国产爱情片的主阵地。

顺便一提,就在《全城热恋》上映的第二年,《失恋33天》以1500万的小投入,最终拿下3.5亿。靠着娴熟的新媒体营销,轻松压制同时上映的《铁甲钢拳》和《惊天战神》,也开创了一个小档期「双十一档」。

从《甲方乙方》、《变形金刚》到《全城热恋》、《失恋三十三天》,一次次的票房奇迹,让电影从业者们意识到,档期这件事,不仅关系到影片内容,更涉及电影营销、用户洞察和商业博弈。

电影这个行业,也不再是刀耕火种,野蛮生长,它越来越像一门成熟的产业,不止一来才华横溢的从业者,更需要科学的调研,精准的判断,需要战略眼光和强大的执行力。

对中国电影来说,这是一场「档期革命」。

到这里,我们终于要进入正题了:

春节档是怎么来的?

前面我们提到,春节时段是包含在广义贺岁档之中的。

尽管多年以来,贺岁档已经不再专注「贺岁」,烘托节日氛围的作用已经淡化,但一些历史惯性却被遗留了下来。

比如说,节日氛围这东西,一般都是节前最浓厚,真到了要过节的时候,大家反而专注在节日本身,没人在乎电影了。

所以很长时间里,真正的贺岁片都会选择元旦前上映,档期正好可以覆盖元旦到春节这个时段。春节本身反而是票房洼地。

比如2008年,全年总票房43亿元,春节7天为1.1亿,只占2.6%。而同样时长的国庆档却占到4%左右,档期总票房比春节档多出近5500万。

和现在春节档接近两成的比重放在一起,那更是一个天一个地了。

但这个状况,被一个意外打破了。

2010年一月,《阿凡达》在国内上映。

在那个还没有网络购票的时代,《阿凡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波排队购票热潮,许多电影院为它设置了专属售票柜台,甚至有不少票贩子加价倒卖黄牛票。

《阿凡达》甚至还以一己之力,拉动了中国电影基础设施建设。从它上映前半年,到上映后的一个月,这期间全国3D银幕的数量翻了3倍,此后国内遍地3D电影,票价飞涨的时代,就是从《阿凡达》上映开始的。

而在许多没有3D影院的城市,人们会坐上火车,去临近的大城市观看,体验一把3D电影的魅力。

第一轮上映13.39亿的票房,则是创造了内地票房历史纪录,直到2年后才由《泰囧》刷新。

顺便说一下,《阿凡达》也是第一部内地票房达到10亿的电影,而《阿凡达2》,则是第100部,也算一种历史的巧合吧。

这部电影打破的不止是票房记录,还有中国人「春节不进影院」的习惯。

尽管从1月初上映,到2月中旬过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但《阿凡达》的热度始终没有下来过。到春节假期反而逆势回温,在这七天里赚了一个亿,连带着同期的《大兵小将》,还有前面提到的《全城热恋》,都斩获了过亿的票房。

可以说,春节档脱离贺岁档,成为一个独立档期的历史,就是从《阿凡达》开始的。

此后两年,春节档观影人次逐年提升,像《最强囍事》、《大侦探福尔摩斯2》、《碟中谍4》、《逆战》这些电影,也选择登陆这个新档期,并且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它们的量级,都不足以让春节档产生质变。

和《阿凡达》一样,春节档的第二次爆发,也来源于一次意外。

2012年,周星驰新作《西游降魔篇》,本来希望能在贺岁档上映。没想到制片进度没赶上,不得已,只能退而求其次,改到第二年春节上映。

延期对宣发节奏本来就有很大影响,加上《西游降魔篇》虽然打着「周星驰作品」的旗号,却没有星爷本人出演,粉丝到底买不买账,发行方华谊兄弟也是吃不太准。

2013年,大年初一,《西游降魔篇》在业内普遍不看好的春节档上映。没有人想到,即使退居幕后,星爷的市场号召力也丝毫不减。

这部电影在春节7天里狂扫5.3亿,一口气刷新了20多个华语片票房记录。更是在大年初五,aka当年的情人节,拿下1.22亿的单日票房,成为中国影史上第一部单日过亿的华语电影。

最终《西游降魔篇》砍下了12.46亿元的总成绩,力压7.54亿的《钢铁侠3》,断层领先,成为年度票房冠军。

要知道,当年可没有「欠星爷一张电影票」的烂梗。

《西游降魔篇》的成功,也为中国电影树立了一个范式:春节档=大年初一上映=票房奇迹。

此后两年,春节档烂片扎堆,豆瓣评分4.4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却拿下10亿票房,杀入年度前三,此外《爸爸去哪儿》大电影、《澳门风云》1和2、《前任攻略》、《天将雄师》、《钟馗伏魔》轮番上阵,但这都不影响春节档规模连年走高。

更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冰雪奇缘》在春节档末尾上映,收获3亿票房。在《冰雪奇缘》后,好莱坞电影再也没有登陆过春节档,成为绝唱。

2016年,周星驰再次奉献出两部力作《美人鱼》,拿下33亿总票房,不仅刷新中国电影史票房纪录,也让这年的春节档票房达到了同年国庆档的两倍,坐实了「中国电影最大票仓」的位置。

到这个阶段,春节档已经彻底从贺岁档中独立了出来。

此消彼长,贺岁档在2012年的《泰囧》之后,再也没有诞生过年度票房冠军级别的电影。这个曾经中国电影的兵家必争之地,已经被边缘化,成为全新的票房洼地。

最后,我们来回答开始时提出的那个问题,中国电影的「春节档依赖症」是怎么来的?

事实上,贺岁档的抛荒并没有直接导致春节档的一家独大。

至少近10年里,暑期档作为一个时长超过3个月的大档期,依旧维持了很强的竞争力。而国庆档在有《长津湖》、《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这种特别能打的主旋律电影的年份里,也能吸引大量的观众进入电影院。

那么,是什么直接导致了「春节档依赖症」?

答案很简单,是疫情。

疫情对电影行业造成的影响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前期的影片积压,2020整个上半年,电影院被按下了暂停键。随着疫情反复,作为电影产业的下游,影院一直无法以最好的状态消化此前积压的影片,影响了出品方回笼资金的速度和效率。

二是整个电影产业在疫情之后收缩了产能,从立项到开拍都变得极为谨慎。这里有前面投资没有收回来的原因,也有疫情对拍摄工作的影响,也有对影院消化能力的担忧。

结果就是,无论是前期积压的影片,还是后续投资的少数新作,在片方眼里,都成了珍贵无比的银子弹,只要出手就不容有失,如果上映就必须赚钱。

当所有人都希望一击即中,那么参考历史经验,自然要瞄准那些更有可能出爆款,出票房奇迹的核心档期。

比如春节档、五一档、国庆档,各大片方都把手头珍贵的银子弹赌在了这些档期上。

如果你关注电影市场,可能会有一个错觉,疫情对电影市场好像没有什么打击,反而在疫情后出现了一系列「史上最强春节档」、「史上最强暑期档」、「史上最强国庆档」。

而在我看来,这恰恰是疫情的作用。

当所有的超级制作,豪华阵容,头部IP都集中在一年里的某几天上映,那无论是影片平均水准,还是社会话题讨论度,都不是平常一个周末上映的电影能比的。观众被吸引进电影院也是很正常的。

要知道疫情后,核心档期扎堆有多严重?

2021年国庆档,《我和我的父辈》、《长津湖》正面对垒,两部电影都有吴京老师出演,史称「吴京内战」。而且同样参演了这两部影片的还有欧豪、黄轩和耿乐。如果不是《铁道英雄》临时撤档,这个档期还会有「张涵予内战」和「魏晨内战」。

几个月后的2022年春节档,易烊千玺主演的《长津湖2》遇到同样由易烊千玺主演的《奇迹·笨小孩》,史称「双玺临门」。

按理来说,大家都是大制作头部电影,都是全明星阵容,档期应该错开来,分散到一年的各个月份里。现在扎堆到核心档期,恰好说明疫情让电影市场失去了容错率,在一个没有容错率的环境里竞争,所有人的选择,就是奔赴那场名为档期的赌局。

到这里,可能会有人反驳我了:

电影是市场化的,市场主体选择胜率更高的档期,有什么错呢?

当然没错,但市场主体之间并不是公平的。

当一群无限筹码的巨无霸同场竞技,结果就是在这些档期,中小成本的「腰部电影」完全失去了生存空间。尽管这些电影可能未必不好看,营销费用也没少投,放在平时的周末档期,没准也能赚个两三亿。

但如果你的对家凑齐了吴京贾玲沈腾雷佳音和易烊千玺这组同花顺,请问阁下要如何应对呢?

那要么就是当炮灰,要么就是离开赌桌。

而当「腰部电影」离开赌桌,那么接下来就是不那么头部的头部电影成为「腰部电影」。

过去几年春节档的败者组里,已经出现了宁浩和刘德华的《红毯先生》、邓超的《中国乒乓》、韩寒的《四海》这些种子选手级别的电影了。

当然,这些电影确实各有各的问题,最后票房失利没啥可说的。

但归根结底,一个档期的容量是有限的,马太效应也是严重的,容不下这么多想赚十几二十亿票房的大玩家们。

今年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我看来看去只有《熊出没》是基本盘最稳的,我看好它不会成为春节档最后一名。

至于唐探哪吒封神谁会成为败者组,射雕和林超贤谁会吊车尾,我还是很期待的。

「春节档依赖症」的另一个副作用,则是它加剧了中国电影市场档期分布的冷热不均。一个超级档期的崛起,对应的是多个档期的毁灭。

如今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就是热门档期内卷成灾,冷门档期无人光顾,只能上一大堆中小体量的作品。对电影来说,小体量作品不一定不好看,但项目成本低,对应的宣发预算也一定有限,这是行业定律,结果就是片子上了不少,平均质量说不定比大档期还要高,可就是无人知晓。

2024年的电影市场,就是最好的案例。

许多影评人都认为,去年应该是国产片质量比较高的一年,按理来说平均水准是过关的。

但问题在于,这些电影堆在冷门档期,更像是凑数用的,没有头部项目带动,哪怕好片堆成山,质量也无法转化成票房。

在我看来,如今的电影市场,已经产生了严重的档期虹吸效应。

春节档虹吸暑期档、国庆档和五一档,国庆档和五一档虹吸更小的节日档期,节日档期再往下虹吸一年五十二个周末档期。

当那些具备一定票房潜质的电影放弃普通周末,涌向更高层级的档期,结果就是它们自己成为了神仙打架之下的炮灰,而越来越多的周末档期变得无片可看,观众便越来越丧失在每个周末走进电影院的习惯。

而习惯的丧失,才是「春节档依赖症」最大的危害,也是中国电影核心困境所在。

那些不搞明星大拼盘,只让一两个明星充分展现魅力的电影正在变少。

那些没有没有高概念包装,更注重好好讲一个故事的电影正在变少。

那些没有几十个亿的野心,但几千万到一两个亿就能回本的中型制作电影正在变少。

那些不把全体中国观众当成目标,只定位细分群体的电影正在变少。

这些电影的缺席,让大部分时间的影院变得索然无味。

甚至我观察到一个很微妙的情况,过去几年,连骂烂片的人都少了很多。是因为中国电影平均水平提升了吗?不,是因为大家越来越少在平时去电影院了,普通级别的烂片已经到不了观众视野里了。

真正能到把自己送到春节档,国庆档挨骂的,像《749局》这样烂片里的战斗机,毕竟还是少数。

归根结底,中国电影的中流砥柱不是《长津湖》,也不是《热辣滚烫》,不是在春节档国庆档砸下上亿营销费用,奔着几十亿票房去的大玩家。当然也不是first影展和平遥电影节里的小众文艺片,

中国电影的脊梁骨,是那些每个周末出现在电影院里,用真实的观影乐趣把观众吸引来的中小制作的商业电影。只有它们才能让观众建立起观影习惯,观众的习惯建立了,中国电影的票房基本盘也就有了。

从1997年贺岁档诞生,到2025年,中国电影的档期制已经走过了将近30年。

中国的影迷见证了全世界最快的电影院扩张,见过无数次票房奇迹,也经历过无数次观影热潮,将无数电影,无数电影人推上过神坛。

因为这是中国电影市场化的起步期,我们需要神坛上的英雄,需要那些经典的案例,需要让观众感受到电影行业的存在感。

但随着中国电影走出生死关头,我们需要思考的就更多了。

如何让电影从手工作坊走向成熟产业,如何与游戏短视频抢夺观众注意力,如何建立更市场化的人才流动机制,如何满足细分市场的内容需求。

此时,让观众一年多看几部电影,就比一部电影,一个档期的票房记录要重要得多。

我很欣赏《一代宗师》里的台词:

「一门里,有人当面子,就得有人当里子。」

「面子不能沾一点儿灰尘。流了血,里子得收着,收不住,漏到了面子上,就是毁派灭门的大事,面子请人吃一只烟,可能里子就得除掉一个人。」

也许过去30年,中国电影都在忙着追逐面子,追逐顶尖的制作,顶尖的明星,顶尖的票房。

但2024年的电影市场状况告诉我们,是时候,把咱们的里子也修缮一下了。

来源:IC实验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