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表现喜忧参半,总票房为425.02亿元,观影人次突破10亿,但是却缺乏头部电影拉动整体票房,优质内容供给不足,部分影片票房低于预期,进口片票房占比接近两成,但未出现票房超过10亿元的作品……”
“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表现喜忧参半,总票房为425.02亿元,观影人次突破10亿,但是却缺乏头部电影拉动整体票房,优质内容供给不足,部分影片票房低于预期,进口片票房占比接近两成,但未出现票房超过10亿元的作品……”
这是某平台AI生成的中国电影2024年年度票房报告。“喜忧参半”是关键词,尤其是当下新春将近,被称为“史上最强”的春节档就在眼前,面对即将绚烂绽放的银幕与可能爆发式出现的问题,我们还是必须回头看一看——总结过去这一年,中国电影目前到底遇到什么境遇,而未来又将要去往何处?
档期阵痛
“虹吸效应”越发明显,档期红利难以为继
回到2024年之初,春节档成为各电影必争之地。这一年的春节档电影也被称为“没有特效电影”的春节档,纵观档期内电影,除了《熊出没·逆转时空》作为动画电影必须以“特效”出镜,其他电影中也就《飞驰人生2》会有较为激烈的赛车场面,《热辣滚烫》《第二十条》《红毯先生》《我们一起摇太阳》都是纯粹的剧情片——这也让这一年的春节档的“虹吸效应”更为凸显,当票房成绩已经分出前几名,那么其他影片的排片空间就会无限制地被压缩,最终成为档期的“弃子”。
因此,也是春节档,罕见地有四部影片撤档,有在预售期就发现根本没有生存空间的两部动画片《黄貔:天降财神》《八戒之天蓬下界》,也有上映后票房不佳紧急撤出的《我们一起摇太阳》《红毯先生》,2024年因此也被称为“撤档元年”。
影片撤档的缘由众多,从电影本身而言,无论是其竞争力不足还是类型题材原因,其实也都是“表象”,更深一层的缘由,则是市场本身的“缩水”。在2019年春节档,电影票房一度达到58亿,而2024年则只有45亿,在虹吸效应之下,八部影片最终能跑进决赛圈的只有四部——以往即便春节档票房末尾也能凭借档期红利拿下几亿票房,如今却只有几千甚至几百万。
档期缩水另一个呈现则是传统优质档期的“消失”,其中最为明显就是暑期档。这个横跨三个月的超长档期虽然不像法定节假日档期能短时间就收获巨大票房,但是也诞生了《我不是药神》《哪吒之魔童降世》,甚至在2023年也还有《消失的她》《孤注一掷》《八角笼中》《封神第一部》《长安三万里》等“爆款”,创造了206亿的票房,但是在2024年仅有一部《抓娃娃》突出重围,拿下30多亿的票房,长达三个月的票房仅为116亿元。
随之而来的国庆节档期,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以8.05亿元夺得国庆档票房冠军,创造档期冠军最低票房成绩。而这一效应延续至贺岁档,这个包含年末西方圣诞节、全球元旦节的档期越发冷清。
以上如此种种,让人不免对如火如荼的春节档电影充满担忧:一个春节档期,最多容纳3部超20亿的票房,在虹吸效应之下,剩下的影片或许会面临极小的排片,和2024年都是剧情片的情况不同,今年所有影片都是下足血本的特效大片,每一部都“伤不起”,尤其是在中国电影工业化不断推进的当下,每一部商业类型大片的“折戟沉沙”都会伤害到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发展,让中国电影的工业化基础“元气大伤”!
创作阵痛
情绪价值主导市场选择,创作端面临严峻形势
细心的电影观众可能会发现,中国电影市场上的工业化大片少了,或者说既有震撼视听的特效,又有超越想象的画面,还有逻辑缜密的故事叙事,并因此取得市场成功的工业化大片少了。就像是2023年的《流浪地球2》,2022年的《独行月球》,2021年的《长津湖》,2020年的《八佰》……但是在2024年,无论是科幻片《749局》,还是谍战史诗感的《解密》,又或是奇幻战争片《传说》、奇幻动作片《异人之下》,无一不是票房口碑双失利!
相应而言,《热辣滚烫》《第二十条》《抓娃娃》《好东西》等电影成为了观众追逐热捧的对象。你会发现,视觉享受不再是观众走进影院的主要原因,而是故事共鸣、情绪价值代替了驱动观众的动力。其实这种情况早就出现:譬如《消失的她》是“复仇渣男”的爽感,《孤注一掷》是窥探骗局的猎奇感,《人生大事》是对殡葬业的好奇,《我的姐姐》是“二胎化”现象驱使等等,此类影片大多都和现实有一定映照,都能与观众内心形成共鸣。
从一定程度来说,这是电影市场多元化的呈现,但当情绪价值大于视听享受,大于电影叙事技巧,成为主要的卖点,其市场表现反馈到创作端就会导致了特效商业大片的稀缺——这也是2024年春节档没有特效大片的缘由之一。与此同时此类影片投资大、拍摄难度高而难有佳作的困境将更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特效商业大体量影片的市场占有持续走低。
一方面,这种趋势会一定程度有碍电影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热辣滚烫》《好东西》等小成本高收益的影片在2024年的持续走热,未来越来越多相似的影片将会占据市场。如果说特效大片的观看体验是流媒体端口无法替代的话,那么渐渐地,由小成本影片占领的电影市场将不再有与流媒体“抗衡”的优势,久而久之对电影发展并非好事,这也是电影市场在过去“缩水”的缘由之一——既然能在流媒体上观看并无体验上的区别,去电影院则是性价比不高的选择。
诚然,从创作角度出发,其本身存在特效大制作影片品质参差的问题,但显然电影投入与票房收益完全不成正比且毫无直接关系的时候,电影市场相对健康的体系就会渐渐失衡,电影在原本就脆弱的环境中,优势也将越来越弱。因此即便未来将有6部大片登陆春节档,却难免担心是“最后的狂欢”,不禁自问:在更远的未来,我们的特效大片会因此消失吗?
迭代阵痛
新人挑大梁的步伐,跟不上前辈退潮的速度
过去一年,是高票房导演整体失利的一年,宁浩、徐峥、陈思诚、唐季礼等曾经创造过优质票房记录的导演们成绩并不理想,不禁令人感叹:他们已经赶不上时代的步伐。回溯这波导演的成功,一方面是其创作贴合市场,另一方面则在于他们都能在一部又一部的代表作中,形成别具特色的个人风格,扛起了喜剧、悬疑、动作等类型的大旗,也因此将个人作品的内容、风格深植到观众内心,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迷影效应”。
新老的更迭是行业自然规律,但另一方面,过去一年,很少有能超越或接替他们的新人导演出现。其实这一年,有不少此前处女作惊艳的新人导演交出了自己的第二部作品:《扬名立万》的导演刘循子墨带来《胜券在握》,《人生大事》的导演刘江江带来《出入平安》,《暴雪将至》的导演董越带来《戴假发的人》,《大护法》的导演不思凡带来《大雨》,《春江水暖》的导演顾晓刚带来《草木人间》……
这一系列的新人导演,几乎都遭遇了“二胎困境”,有的票房失利,有的口碑未保,更有像导演刘江江这样从当年的“黑马姿态”沦落为“紧急撤档”的。相比前辈们站定个人风格,打造系列作品,这波失利的新人导演则“定位不明”,比如原本以推理悬疑类型《扬名立万》立足的刘循子墨却转头拍起了商战,被称有“侯孝贤影子”的艺术片导演顾晓刚则转战“反诈”影片,在一定程度上抛开了个人擅长内容,没有立足个人风格与“品牌”深耕,而坚持自我风格的董越、不思凡却没能超越银幕处女作。
除了导演,演员也面临断层。一方面刘德华、徐峥、黄晓明、邓超等具有时代光影印记的演员在“退潮”,票房号召力削减,另一方面刘昊然、周冬雨、张子枫等此前备受看好的青年电影演员却没有形成良好的票房号召力,朱一龙、赵丽颖等电视剧转战大银幕的中生代演员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需要题材提携。这也是暑期档影片众多,观众却还是只买沈腾、马丽的账的缘由之一。
虽然2024年也有胡先煦、于适等青年演员入局,开始单扛商业片,但目前看来效果并不理想。王俊凯、王一博等流量转型发挥不够稳定,今年《749局》和《维和防暴队》的低口碑影响着他们的个人银幕口碑。在女演员方面,基本没有涌现出强劲的票房号召力、观众高度认可的演员新力量,从李庚希获得金鸡奖“影后”之后备受吐槽就能看出这一点。
如今,我们即将迎来新的春节档,将有六部大片竞争,但除了《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是首登内地电影市场,其余都是大爆影片的续集或系列,看似火红的市场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有“吃老本”的担忧。当然,回望2024年的目的并非“悲观”,因为只有发现问题,预测未来困境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期待2025年,中国电影能给我们献上惊喜!
来源:深度文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