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4月,十月初五影视成立付费短剧厂牌听花岛,后被行业誉为“短剧天花板”。听花岛出品的短剧,以爽开始,以爱和温暖结束,始终有治愈人心的美好在流动
2023年4月,十月初五影视成立付费短剧厂牌听花岛,后被行业誉为“短剧天花板”。听花岛出品的短剧,以爽开始,以爱和温暖结束,始终有治愈人心的美好在流动
听花岛是怎么样走在行业前列,频频产出让人印象深刻的短剧?近期,我们要了份“听花岛年底短剧总结”,公开爆款密码:
“我们对韩剧《请回答1988》的研究写成了 10 万字的报告”
“我们在北京有一个 2 万件现代服装的造型仓库......男生西装的领口、袖口都不会出现西装标准的偏差”
以下是“听花岛年底短剧总结”正文的节选。
01
短剧的认知 -“高密度的新格式”
1、密度
短剧的第一关键词是密度。短剧不是因为短,叫短剧。短剧的短,指的是浓缩、脱水、倍速。
短剧的关键词首先不是长短,而是密度,情绪密度、信息密度、情节密度。
2021 年,我们看到了两个数据。第一个数据是 2020 年的时候,长视频平台优爱腾芒已经有 70% 的用户用两倍速看剧。第二个数据是抖音用户有 40% 的时间在看影视解说,我们就发现原来观众对倍速的需求是不可逆的。既然不可逆,为什么不做一点好的快的内容呢?甚至我们有一个特别大胆的想法,我们觉得理想型的短剧就是巅峰时期的美剧。就是《越狱》,就是《绝命毒师》。
短剧是最符合当下以及未来用户观看习惯的影视内容。
2、新格式
短剧是一种新格式,新的语言格式。长剧和短剧相当于长跑、短跑,相当于普通话和上海话。你会普通话,不一定会上海话。比如短剧一分钟之内要出设定,出人物,让观众快速进入,对于所有的传统影视的人来说都是挺难的。
短剧是有一个专门语法的,其实它是不一样的,就是大家会认为短剧就是那种爽 low 的剧,不是,短剧是一种格式,高密度的格式,它是可以装下任何内容的。
人类历史上所有故事模型,都可以用短剧的格式重新研发一遍。
还有一种认知是把短剧看窄了,有人认为短剧是网文的视频化,我们觉得有时不是这样的,我们家会改网文,但是对标的都是历史上看过的电视剧和电影,比如《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我们为什么觉得《父母爱情》火?我们的思维方式是什么?我们列出了近十年数据最好的电视剧,我们觉得它每一个都应该在短剧再拍一次。
做短剧,我们对标的是人类历史上最火的电视剧、电影,甚至更古早的那种很火的大爆款,甚至音乐剧、话剧,我们都觉得都可以用短剧的形式做。短剧真的是可以装得下任何题材,玄幻、科幻、悬疑都可以。2025 年,我们要开发很多新的形式的短剧,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在开发历史题材的短剧。
短剧可以讲青春懵懂,再讲怀旧的东西。它不是只能装爽感,它是可以装情感的。所以我们想说的就是短剧它是各种形态,现在没有,可能我们做的还不够好,这一类的短剧做的还不够好。
此刻,我们在成都开了一个短剧版《小巷人家》剧组,3月份上线。纯四川话讲的是重组家庭,就是 81 年洪灾之后一个重组家庭的故事,是温暖的,现实主义向的。
3、竖屏影像
有人觉得短剧的未来是横屏,我们觉得短剧的未来是竖屏。我们有一个底层认知,是科技决定内容格式,先有了电影院才有了电影。电影院早期坐在电影院里面看的是火车进站的短片,大家说,坐在这儿没啥事儿干,要不咱们搞个电影,拍个故事片儿吧。于是在电影院放的东西叫作电影。电视剧也是,先有电视机才有了电视剧。电视机最开始里面放的是新闻,比如今天哪爆炸了,哪打架了、哪车祸。怎么样能拍一个东西让大家每天坐这儿等呢?那拍个连续的故事片,于是叫作电视连续剧。
那么我们认为是先有了手机才有了短剧,短剧就是为手机屏幕定制的,我们认为手机屏幕是很难做成横屏的。可能手机会被颠覆,但它是横屏的可能性不大。为什么?基于两个认知,第一个就是人只有两只眼睛,所以我们应该看横屏。可是有个问题,人也只有两只手,就是我们用竖屏的话,可以用一只手操作另外一只做别的事儿。可是横屏是很难操作的,必须用两只手来操作了,其实挺难的。
短剧是离观众更近的一种视觉形态。你看短剧它更接近肖像化。比如《引她入室》的很多剧照,你会不会觉得它更像肖像画,而且跟用户的距离是非常近的,人物头很大,聚焦人物,特写、中近景的画面很多,所以人物的情绪体验和情感冲突都会被放大,它的交互性是更强的。它是横屏的话,你觉不觉得它离你远?因为人物在屏幕里太小了。
《引她入室》剧照
竖屏影像现在开发还在早期,很多专业的人说竖屏影像没有美感。没有美感是因为我们做的还不够好,但是它是可以有美感的,我们的要求是从看景开始都要考虑竖屏构图、竖屏镜头,导演要在竖屏美学上做进步。
2019年抖音短视频影像节,张艺谋提出了“竖屏美学”。现在竖屏美学还处于早期,以后会出现体系化的竖屏美学。
竖屏美学的开发还在非常早期,但是越来越快,越来越好。我们一直被卷到,我们不断地在做竖屏美学的迭代。同行也很厉害,同行也很快。
很多媒体朋友会问我们一个问题,为什么听花岛能做成短剧的头部?其实最大的一点就在于我们的短剧信念感。今天在这里分享这不是因为我们做短剧,而是因为我们相信短剧是未来。
《引她入室》抖音评论区
我们其实无数次都在思考短剧到底是不是未来?有人问我们短剧的生命力是多少?高密度的内容会被颠覆吗?可能人类本能就想看更高频次刺激的内容。
短剧为什么可以这么高的密度?它把整个门槛降低了,制作门槛降低了,所有人都能拍,想拍什么就能拍什么。它是一个综合的内容。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受短剧,我们觉得特别好,就一直跟我们家的导演、制片也说,短剧重要的不是内容形态,是内容本身,是内容决定质感,不是形态决定质感。电视剧电影都有好片有烂片,短剧也是,未来会出现优质的精品,甚至会出现传世之作。
《引她入室》观众抖音评论区
02
短剧方法论-“按秒拉片,高频迭代”
1、用户思维
做好短剧的第一个关键词是做到有用户思维。我们做新闻的时候会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他们关心什么内容?什么是媒体?我们做的是这件事儿和观众之间的翻译。
做短剧时我们一直在找,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和用户之间的交集。内容不是自我表达,是交流是互动。
所以我们不断的会去讨论用户通道,用户连接,这是作品的生命线。
我们觉得敬畏用户就是敬畏爆款。我们对爆款的研究,是以天为趋势迭代的。看到一个爆款内容时,我们会想今年和去年相比,用户趋势有什么变化?它的背后是什么样的一个社会情绪?
我们公司有一个传统是大家都要写报告和做报告,比如分享当月的电视剧、电影、综艺的趋势,分享短剧的趋势。比如最近我们发现,我们不会做言情短剧。我们就会研究怎么体现这些言情质感,叙事是怎么做到的。
落实到实操上之后,编剧要怎么做?演员要怎么做?导演要怎么做?制片要怎么做?服化道要怎么做?这就是我们每天在公司干的事,发现新的趋势,和我们能力需要补足的东西,去拆解这个能力,学习这个能力。
用户思维就来自对用户的研究密集洞察。我们有用户洞察的方法论,有采访用户的方法,在我们公司都是有的。我们经常说,要敬畏用户、按秒拉片。
2、学习迭代、高频迭代
我们公司是学习型组织,做报告是我们的基本功,大家要每周做报告、每个岗位都要做报告。高频输入,终身学习,是我们的底层文化。我们每天都要研究各种影视剧,研究爆款,要知道背后的规律是什么。
我们公司有内容的底层逻辑和爆款短剧的爆款模型,短剧人物的底层逻辑设计模型。新员工入职后可以迅速学习到新内容,再去总结新的内容。我们公司就是个学校,老带新的学校。短剧的迭代太快太快了,必须高频输入,终身学习。
我们对韩剧《请回答1988》的研究写成了 10 万字的报告。新人物怎么出场,旁白怎么能有共鸣,怎么做情侣关系,怎么做三角关系,怎么呈现温暖,我们的颗粒度很细,这不是学术型的研究,是实操型的研究,是完全服务于我们的剧本创作的。
如果听花岛要拍摄一个新类型的短剧项目,我们团队还会进行类似的垂类研究。比如拍古装项目时,会做古装造型美学研究,如何让用户感知更高的质感?服装配合和场景之间的关系,是否能产生联系?用什么颜色会让用户在视觉上更舒服?等等,都是我们高度标准化的实例。
我们接下来要做言情剧,怎么拍言情,人物怎么出场,都在研究,你可以理解为我们公司是一个报告性的组织,每个岗位的同事都是学习思维。
3、标准化和流程化
短剧行业的制作方的利润是3%,单部短剧的营收没有超过一千万的,以《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为例,充值八千万,听花岛作为制片方其利润为两百多万。做短剧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出爆款,而是要有持续出爆款的能力。所以说短剧的核心不是爆款,是持续爆款的能力,它需要创新。
很多人说,你们家是个好的内容公司,我们觉得不是。其实我们是一个好的管理公司,我们对创意的组织化管理,是高度流程化和体系化和标准化的。
比如说我们的培训体系是高度标准化的,涵盖人才培养、制作标准规范等一系列培训内容。新员工入职的第一课,是怎么做笔记,怎么做报告是一门课程,怎么刷抖音,教大家做采访。
其实我们的短剧很多时候是有原型人物的。比如《家里家外》是关于20世纪80年代的人经历洪水后的故事,我们需要采访相关的人,怎么样让对方愿意说出他的故事呢?是有方法论的。
此外,我们有流程上的标准化,一部短剧从策划到上线都有标准,比如有项目定位会。会上,导演、制片、剪辑、编剧都会做阐述,对齐认知。我们会说,这个项目最重要的是什么?各岗位怎么完成?一般筹备是 10 ~ 14 天,拍摄是 8 ~ 14 天,剪辑是 14 ~ 21 天。
现在我们也有导演,会用AI阐述认知,呈现一些关键场景的内容。这样可以保证拍摄后的成果,和预期的内容差不多。一般一部短剧的周期是一个月左右,我们是短剧行业中的慢公司,要两个半月。
像《引她入室》,导演在拍摄之前就确定了叙事关键词是什么,风格调性是有美剧感的韩剧,转场会怎么做,旁白什么时候出现。
《引她入室》剧照
我们为什么能保持爆款率和精品率?我们详细讲讲妆造的细节。对于角色的服饰妆造部分,听花岛也有详细的操作流程。我们有很多套完整的妆造方案,造型方案包含了试妆方案、定妆方案、终版执行方案等,每年不同的季节我们会推出女频系列男女主秋冬季的搭配细则,细节到颜色的搭配比例、配饰占比等。
《引她入室》中演员的服装搭配
我们在北京有一个2万件现代服装的造型仓库,大家在市面上看到听花岛的每部剧中,主角的每套服装都是从北京的造型中心发到剧组现场拍摄使用的。在剧组的执行环节会有着装图示,保证所有项目不会出差错。我们会努力让演员在剧里留下最好的妆造表现,连男生西装的领口、袖口都不会出现西装标准的偏差。我们会尽量标准化这些内容。
03
短剧的商业模式 -“完整流量闭环”
2024 年,短剧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付费、免费、广告解锁、广告定制和分账。2025 年短剧市场预测是 600 亿左右。目前免费和付费的比例是 1: 1。预计2025 年会到 7: 3,免费7,付费3。
未来海外短剧会是千亿美金级的市场。
定制剧中,银色大地的韩束定制剧,确实给其带来了1亿的潜在用户,为什么可以这么做?是因为抖音的基建好。短剧可以挂购物车,可以植入产品,用户一搜索就直接链接到了直播间,流量有完整的闭环链条。
04
短剧的精品化-“情绪、情感、情怀”
短剧的发展真是太快了,每天短剧有 100 多部作品上线。科幻、登月、光刻机、硬科幻、软科幻、玄幻、舞蹈各个类型的都有,只是还没出现现象级大爆款。但总体的趋势是,精品短剧越来越多。其实目前短剧更多的还是情绪,爽感。我们觉得未来会有更多情感浓度更高的短剧,精品短剧不只有爽感,更要有情感有美感有情怀 。
我们在做现实主义题材的短剧《家里家外》。1月2号开拍,1月18号杀青,一共拍17天。
20 世纪 80 年代初,改革开放全面展开,中国正处在快速发展中。此时的川渝地区遭遇了一场特大洪水,单身父亲工程师陈海清在救灾的过程中,遇到了墨水厂工人单亲妈妈蔡晓艳。两人互相产生了好感,喜结良缘。婚后,这一重组家庭的家人们,在时代的浪潮中相互扶持,相互尊重,发生了一系列充满信任和爱的温馨故事。
为了做到有美感,我们在妆造和视听语言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比如剧集调性上,我们经过反复推敲,确定了整体环境色系是以自然写实为主,还原真实温情感。
整体场景色系为低饱和的暖色,保留质感的同时展现情绪;服装参考以环境色为主,颜色使用低饱和度的中性色和暖色,保留情绪的同时增加质感。
最后,我们想做好内容,什么是好内容?赖声川说的,观众看的时候就为你的作品笑和哭,看完了,不为自己的笑和哭感到羞耻。我们希望未来看短剧是体面的,大家看了短剧会在朋友圈发这个短剧真好看。
其实短剧是内容行业的天气预报,因为它是离用户最近的故事形态。你看短剧,你就知道,原来在这里读懂了中国大众,短剧离观众很近。
来源:全域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