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都挺好》到《我是余欢水》,再从《对手》到《驻站》,郭京飞在影视作品中成功塑造了多个“窝囊废”形象,不仅让他从话剧舞台成功转型,更让观众看到了中年男演员的通过“窝囊废”赛道找寻的一条出路。
雷佳音、郭京飞、白客曾被称为内娱“窝囊废”三巨头。
从《都挺好》到《我是余欢水》,再从《对手》到《驻站》,郭京飞在影视作品中成功塑造了多个“窝囊废”形象,不仅让他从话剧舞台成功转型,更让观众看到了中年男演员的通过“窝囊废”赛道找寻的一条出路。
所谓“窝囊废赛道”,表面上是演员们塑造出一些看上去绵软、无力、缺乏勇气的中年男性角色。而实际上,这些角色往往被赋予更多的复杂和深度,他们表达的现实或许存在某些无奈和苦衷,但另一面却是忠诚、善良且坚定的,绝不是一事无成、碌碌无为、浑浑噩噩。
其实,观众能够接受并喜爱“窝囊废”角色真的“窝囊”,但不能接受真的“废”。
如今,郭京飞不光在这个赛道站稳了脚跟,甚至还偷偷将这个赛道进行了升级。“窝囊废”+“随时发疯”,成为他的主要表现方式,这也让他在“窝囊废”三巨头中脱颖而出,一枝独秀。
就在《驻站》播出后,郭京飞的另一部作品悬疑剧《漂白》上映,这次他选择跳出舒适区,去饰演一名刑警队长。
但因其“窝囊废”形象过于深入人心,有观众在追《漂白》时表示:“这个刑警队长但凡不是郭京飞,杀人犯第一集就抓住了,郭京飞得抓到最后一集。”
话剧的底子,降维打击
在电视剧《驻站》中,郭京飞饰演一名基层民警常胜。工作10年没有晋升,因对工作投入,少有时间关照家庭,以至于妻子与他离了婚。在经历了事业和家庭双重危机后,常胜选择了去偏远小站驻站,随后与犯罪分子展开斗争。
从电视剧本身而言,《驻站》没有任何爆款的基因,观众的口碑也证明了这一点,剧中的家庭内部鸡毛蒜皮的比重过大,使得整部作品失焦严重,在情节设计上,刻意制造冲突的痕迹过于明显,令部分剧情显得生硬且不合理。
部分配角在剧中更像是被设定好程序的 “工具人”,存在的意义只是为了反衬常胜的正直和幽默,而失去了作为独立角色应有的生命力。
即便如此,郭京飞仍然通过自己一以贯之的表演风格,贡献了又一个“窝囊废赛道”的高光表现。
和赛道中的其他选手相比,郭京飞的特点就是在“窝囊”中加入了“随时发疯”的不稳定性,每当人物的行为方式被观众适应时,他就会用“发疯”来抵消观众的舒适感,随之带来新鲜感。
这种表达方式是郭京飞在《都挺好》和《我是余欢水》都有体现,如今转换手法愈发娴熟。在《驻站》中,郭京飞饰演的常胜因被打扰休息,和打鸣公鸡吵架的段落就非常典型,人物突然爆发,让荒诞感达到情绪顶点。
部分观众表示,在“窝囊废”三巨头中,只有郭京飞会选择突然“发疯”的方式塑造人物,这或许与郭京飞自身的条件相关。
以雷佳音和白客为例,二者相比起郭京飞,面相更加“憨厚”“老实”“招人可怜”,而郭京飞却长了一张看上去“更聪明”的脸,这让他在“窝囊废”赛道上具有先天的劣势,为了让观众相信自己是“窝囊”的,他需要做出更多努力。
积累情绪,选择忍让后的爆发,成为他加深“窝囊感”的方式,在转型影视剧之前,郭京飞有大量话剧舞台的经验,这让他对于高密度、高信息量、高情绪化的台词有较强的处理能力,这让他的“突然发疯”,展现得平顺自然。大段崩溃式台词的衔接中,也不会真的崩溃。
这一切,对于郭京飞塑造的“窝囊废”形象大有帮助,大幅提升了观众对于角色的怜悯度和同情心。
“你看那个窝囊废,窝囊得都发疯了。”当观众有这样的想法时,郭京飞塑造的人物就成功了。
人人都爱“窝囊废”
内娱“窝囊废”蔚然成风,来自观众审美的变化。
近20年来,电视剧主要受众群体,从曾经的男性向女性转移。在这个过程中,“霸道总裁”的男性形象曾一度充斥在电视剧作品中。
在部分观众看来,“霸道总裁”满足了当时部分观众的审美需求,将现实生活中对配偶的欲望,具象化投射和代入角色中,最终通过“霸道总裁爱上我”实现情感上的满足。
但随着女性受众逐渐增加并细分,艺术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升级,从清纯玉女、贤妻良母等形象逐渐升级为都市独立职场女性。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霸道总裁”开始显得油腻、空洞,甚至被打上“物化女性”的标签,最终从主流影视作品中隐退,转战短剧等其他赛道。
除了观众审美的变化以外,更重要的是那些以男性为主“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故事在当下社会生活中逐渐失真,人们逐渐明白,那些成功遥不可及,与自己无关。
人到中年不见得事业有成、家庭幸福,那些年轻时期待的生活,等自己老了还是无法实现。那些奋斗的故事,最终都会被归纳到童话寓言中,而非真实。
在观众口味变化过程中,中年男性角色从“霸道总裁”开始向天平的另一侧倾斜,“霸道总裁”的对跖点显然就是“窝囊废”。观众愈发追求看上去更加温和、平等的情感关系,脱离说教感、压迫感、没有爹味的“窝囊废”,让男性角色更容易被观众接受,也更容易被共情。
郭京飞出演《我是余欢水》 图/视频截图
观众不再仅仅追求高大光辉的形象,而是更关注角色于弱小中透出的真实,以及在关键时刻所显露的人性光辉。甚至“窝囊废”男性形象一度打通了性别界限,变成了一种人人皆可代入的角色。
更重要的是,塑造“窝囊废”形象的,往往是家庭剧,相比制作成本更大的题材,家庭剧往往可以做到以小博大的结果。在当下影视剧市场不太景气的情况下,降本增效始终是行业在思考的问题。
“窝囊”可以,“废”不行
窝囊是讨喜的保护色,能使得角色与观众迅速共情,也能在不同角色中形成反差。近年来,“窝囊废”赛道显得格外拥挤,越来越多的中年男演员试图挤入这个赛道。
甚至有网友盘点了“窝囊废”的细分赛道,包括但不限于:努力工作的“白领窝囊废”白客、“有钱窝囊废”孙艺洲,“会弹吉他的窝囊废”大鹏、“下岗再就业窝囊废秦昊”、“逼急了会发疯的窝囊废”郭京飞、“妈宝男窝囊废”徐峥,以及会开车会跳舞会做菜会音乐的各种“窝囊废”……
除了前文中提到的“窝囊废”外,胡歌、邓超、黄轩等原本不属于这个赛道的男艺人,也在用不同方式尝试“窝囊废”角色。而在“三巨头”之前占据赛道的张译、黄磊等演员,已经通过自身努力,或主动或被动地从该赛道离开。
“窝囊废”三巨头 图/视频截图
事实上,演员想要塑造一个成功的“窝囊废”是需要有一定门槛的。
首先,从外在来说,想要成功塑造“窝囊废”,演员的颜值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需要处于一个巧妙平衡的状态。年龄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岁数小就显得不够“窝囊”,岁数大还“窝囊”就显得真“废”了,演员倪大红除外。
其次,演员在观众心中的固有印象不能太过于深刻,比如此前通常饰演“进狱系”角色的演员,想让自己具备“窝囊感”并不容易。同理,出色饰演过帝王、军人、战士等形象的男演员,也很难驾驭“窝囊废”的角色。
最后,最终想要“窝囊废”角色被观众真正接受,还需要编剧对人物进行精心设定,要让观众看到他“窝囊”的一面,但同样要放大角色其他的闪光点,比如善良、稳定、正直、孝顺……,用“窝囊”反衬其他特点,使其更加突出,这时观众才会真正接受这个角色。
艺术作品要创作深入人心的“窝囊废”角色,必须把角色所处的困境描述清晰,甚至极致,让观众真正感觉到“心疼”,从而和角色产生共鸣。如果困境过于悬浮,则痛感全无,“窝囊废”就变得做作和聒噪。如果能让观众在角色个体的无力感中看到某些希望,则是更加高明的处理方式。
其实,就像“霸道总裁”一样,“窝囊废”赛道显然不会永远拥挤,影视作品或多或少都会反映当下社会人们所思所想,角色形象自然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变化。
但在短时间内,“窝囊废”赛道仍然会越来越拥挤。
作者:吉安冰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