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54年,天津的一场拜师仪式上,张寿臣一句话让全场哄然:“常贵田是我的孙子,还要什么引保代?”在场的年长者面面相觑,年轻人则忍不住笑出了声。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1954年,天津的一场拜师仪式上,张寿臣一句话让全场哄然:“常贵田是我的孙子,还要什么引保代?”在场的年长者面面相觑,年轻人则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不仅是张寿臣的幽默,更是一次传统规矩的“破冰”。
在那个年代,拜师仪式繁琐得像一场仪式秀,三位见证师“引师、保师、代师”缺一不可,徒弟拜师还要摆宴席招呼圈内人。
但张寿臣的一句话,让这些惯例瞬间“失效”。
为什么他能这么做呢?
要明白这句话背后的分量,就得从张寿臣的经历说起。
这个出生于清末的老北京人,幼年生活可不怎么风光。
他的父亲是天桥底下的说书人,家境贫寒,但张寿臣从小耳濡目染,对相声产生了浓厚兴趣。
五岁进私塾,十岁就挑起了家庭的担子,靠着说相声补贴家用。
后来,他拜入焦德海门下,才算真的踏上了相声之路。
焦德海是什么人?“相声八德”之一,地位相当于相声界的“泰山北斗”。
张寿臣跟着他学了三年,功底扎实,出师后一路打拼,终于在北京、天津两地闯出了名堂。
那个年代的相声演员,生活可没现在这么体面。
一场表演下来,挣的不过是勉强糊口的钱,但张寿臣的作品却从不敷衍。
他的相声有鲜明的市井气息,讲的都是老百姓身边的事。
尤其是他的“垫话”和“现挂”技巧,能把观众逗得前仰后合。
他最擅长从小事切入,用幽默的方式揭露社会问题。
别看他说得轻松,实则针针见血。
他的作品既让人笑,又让人思考,甚至能从中看到旧社会的荒诞与人情的冷暖。
张寿臣的相声造诣毋庸置疑,但更令人佩服的是他的为人。
别看他平日里板着脸,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其实性格随和,没什么架子。
相声界讲究师徒传承,拜师仪式格外隆重,张寿臣却对这些繁文缛节不以为然。
他常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这句话,他不仅说过,还真的做到了。
1931年,张寿臣收了一个徒弟,叫常宝堃。
当时的常宝堃不过十二三岁,是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但张寿臣看中了他的天赋。
更有意思的是,常宝堃的父亲常连安也是相声演员,辈分上是张寿臣的“师弟”。
这对师徒的关系,真有点绕,但张寿臣一点都不计较,反而把常连安当成平辈相待。
常宝堃跟着张寿臣学艺,进步飞快,很快就成了天津相声界的“小红人”。
两人师徒情深,合作无间,可惜天妒英才,常宝堃29岁那年,在朝鲜战场牺牲了。
常宝堃去世后,他的儿子常贵田成了张寿臣重点关照的对象。
那时候,常贵田的母亲原本希望儿子走读书这条路,但孩子显然没这个天赋,反而对相声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于是,她把儿子送到赵佩茹身边学艺。
赵佩茹是谁?常宝堃的老搭档,技术精湛,口碑极佳。
拜师那天,张寿臣亲自到场,按照规矩,常贵田得请三位见证师,但张寿臣直接一句话定了调:“这是我孙子,还要什么引保代?”这话既是玩笑,又是表态。
在场的相声前辈纷纷点头,不再较真,从此这套繁琐的拜师仪式在相声界逐渐被简化。
有人可能会问,张寿臣凭什么改规矩?其实他改的不只是规矩,还有整个相声界的风气。
过去的拜师仪式,虽然看似庄重,但也让很多有志于相声的新手望而却步。
张寿臣看得明白,规矩是为了传承技艺服务的,不是为了增加门槛的。
他的这一举动,无疑为相声的普及和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
除了破除陈规,张寿臣还以实际行动推动相声的发展。
他常说:“相声是活的,要跟着时代走。”他在作品中融入了许多新鲜元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既能逗乐观众,又能让人有所收获。
新中国成立后,相声演员的地位有了明显提高,张寿臣也借此机会为行业争取更多的尊重。
他提倡简化拜师仪式,就是为了让年轻人能更轻松地投入到相声创作中来。
有人评价张寿臣,说他是个有“格局”的人。
这种格局,不是简单的随和,而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大气。
他自己吃过苦,但不希望后辈也走弯路;他自己遵守规矩,但不觉得规矩就不可改变。
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影响力,为相声界扫清了许多障碍,让这门艺术更容易被传承下去。
今天回头看,张寿臣的那句话,虽是随口一说,却改变了相声界的一些陈旧习惯。
有人说,真正的改革,往往从小事开始;而真正的大师,总是在细节中体现风范。
来源:史海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