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久前,阳历的岁末年初,有论者在网上号召“守住春节档”,评论区马上有网友呛声:“没有好电影我怎么看”。诚哉斯言,守住春节档是要靠电影人自己去守、要靠好作品来守的,优先守住的也是电影人的钱袋子,说到底是电影产业的自救,不应把责任扣到衣食父母们身上。一转眼,农历的
艺评空间.
有态度的评论
站在龙年的尾巴上,回看过去一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即便用再高妙的统计学技巧,也难掩冷清二字。
不久前,阳历的岁末年初,有论者在网上号召“守住春节档”,评论区马上有网友呛声:“没有好电影我怎么看”。诚哉斯言,守住春节档是要靠电影人自己去守、要靠好作品来守的,优先守住的也是电影人的钱袋子,说到底是电影产业的自救,不应把责任扣到衣食父母们身上。一转眼,农历的岁末年初也快到了,守住春节档的话题也更有了迫近的意味,不如翻出来再聊一聊。
电影《热辣滚烫》海报。(图片源于网络)
2023年春节,《满江红》狂收45亿票房;2024年春节,《热辣滚烫》以34亿票房夺冠。连年热闹之后,中宣部电影局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长毛羽却在2024年8月的公开讲话里,做出了“危机已经到来,改变迫在眉睫”的判断,在当时看颇有些盛世危言的味道。但毫无疑问,主管部门掌握的全局情况还是更胜于民间,自那之后直到2025年,这番话的含金量还在不断提高。
“以史为鉴”,看过往春节档,“危”从何来?笔者认为重点有二。
其一,是“以话题代内容”。
春节档可以说是一年电影市场的缩影。不消说,届时微博热搜榜上,又会冒出来一大堆不知道是谁在热搜的、点赞在映电影和主演演技的关键词,抑或某某主创跪求观众支持、某某电影换档与您后会有期、某某电影涉嫌幽灵场偷票房之类的消息。倒不是有意未卜先知,实在是这些节目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品鉴得够多了。近些年,准确地说,在刚过去的两个春节档里,这些现象表现得尤其明显。诸般话题热闹,说到底还是营销的投入砸出的水花。
2023年的《满江红》,以名导为旗号,加上大腕演员云集,更有易烊千玺这样的流量台柱子,可以说演员在片子内外的一颦一笑都牵动着热搜的神经,还有“小朋友在电影院背诵满江红”之类的所谓“社会新闻”助阵,风头无两。但是对电影本身素质的讨论呢?恐怕大众印象最深的,还是“剧本杀电影”这个生动形象的判词,以及“51天拍完”的江湖传说。
到了2024年,《热辣滚烫》更是把“贾玲瘦了”四个大字刷满春节档电影话题的角角落落。34亿票房盛名下,除去“贾玲瘦了”,却罕见对电影本身的细读分析与溢美之词,加上还有其翻拍的原作、日本电影《百元之恋》珠玉在前,高情商的评价是“融入本土特色”,低情商的评论则直言“没抄明白”。
话题热度和影片内容逆向而行,结果是票房翻红。再一再二,还能再三吗?龙年整体的电影市场似乎也给出了答案。中国电影市场从来不缺话题:“低质强碱性喜剧”“女性主义与老登电影”“眯眯眼”,还有数不清的“同框”“演技炸裂”“票房夺冠”“票房逆跌”……打开猫眼专业版,查看营销事件,但凡有个几亿票房的影片,都有数以百计的“热搜上榜”;哪怕票房不过亿、划入“折戟”范畴的电影,也能有几十条热搜傍身。很显然,这些话题度并没有带来与之匹配的“泼天富贵”。
事件背后是一个简单而清晰的逻辑:在营销轰炸下,大众从消费电影本身,变成了消费电影外围的话题性。观众回过味来后不难发现:既然我要的只是外围话题,那我为什么还要花钱走进影院呢?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你以话题代替电影内容,我就只消费话题不消费电影。“为了赶一个话题热度花几十上百元看电影”的慷慨行为,恐怕一去不复返了。这次,精明的观众要看到真东西才会买单——而事情原本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不妨再来看看有黑马之称的《好东西》。这部承载了各种争议和海量话题的电影,依旧取得了不错的票房。因为无论你支持还是反对这部电影,最终都要从影片本身的影像文本里去找素材做分析,这就是这部《好东西》作为电影合格的地方——它提供了一个可供讨论分析的影片本身,而不是只有概念和标签。
其二,是“预期管理”。
大众电影是商业,商业就要做好预期管理。否则,该赚的钱没赚到,不该花的钱却花出去了,对项目对行业都不是好事。
最近十年左右,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一个高速的发展期,电影历史票房榜单不断刷新,一时间,似乎30亿票房稀松平常、40亿票房差一口气、50亿票房才值得开香槟,其中更是不乏以小博大、小成本高收益的例子。手里钱多了,就要大秤分金,演员高片酬一度成为社会公愤,营销费用也是水涨船高。
但是,市场会永远如此“热辣滚烫”吗?
其实,任何一种文艺形式,都有它的发展“福利期”。之后,随着文娱分众化、精细化,越来越多的受众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文化消遣,昔日“巨无霸”不断被更新的文艺形式分走份额,戏曲如是,文学如是,电视如是,电影也不会例外。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也不是什么盛极而衰,只是走向常态罢了。与其拼命回忆和感喟“过去的好日子”,不如正视这个注定出现的趋势。
2024年国内电影票房排行,不足10亿元的票房也能跻身前十,5亿元-10亿元成为口碑良作常见的区间。这个收入,能挣到钱吗?电影行业能活下去吗?
电影《好东西》海报。(图片源于网络)
应该是能。至少,今年大黑马《好东西》票房“仅”7亿,虽然片方没有直说,但业界普遍测算该片应是盈利的,导演邵艺辉的商业能力也因此得到了更高的评价。看来,在面对相对冷门的题材时,出品方保持了对影片票房的冷静预期。然而,在合理的预期和成本管控下,“7亿元票房赚不到钱”的情况并不会出现——毕竟,国产电影“瞧不上”10亿以下的票房,也只不过是最近六七年的事情。
回看前面说的毛羽2024年8月的发言,“中国电影的产品供给仍然不足,优质内容稀缺,高品质、多样化尤其是代表电影工业、科技水平的大制作还很少,还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中国电影的市场体系亟待完善,中小成本投资的多样化影片还不知道如何找到各自的观众,大多数的影院习惯于等米下锅,还不知道如何走出影院去主动服务、经营周围的观众,分线发行精准施策还在观望中”。这两段话恰好互相补充,说明了中国电影的两个隐忧:缺少能用大制作赚大钱的电影;缺少会用小制作赚小钱的电影。若再加上笔者个人的看法,那就是过往的市场热度影响了出品者的预期,赚小钱而嫌烦,赚大钱而惜本。如果行业还在一门心思押注“小成本,大爆款,一波起飞”,已经回归理性的市场会让他们碰到钉子。反过头来,砍掉一些不必要的成本,节省开支之余也能让春节档的微博热搜清净一些。
不寄望于暴富,用合理成本赚取合理利润,稳步经营,这是一切成熟产业里中坚力量的经营模式。新的市场状况下,电影实体们应该保有怎样的预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忆往昔,春节档之后,网上总会充满各种对电影剧情、演员演技、拍摄手法、内涵隐喻等等的讨论。当时只道是寻常,但这种基于电影本身的热烈场面已经久违了,甚至连“热烈”本身,如今也有褪去的危险。
笔者和广大观众当然期待这个春节档出现万人空巷的好作品,但如果市场遇冷,也正常,毕竟电影生产也有它的周期。那就让辞旧迎新的钟声成为最具意义的警钟吧。(文/马机司)
来源:静能生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