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春节档六片鏖战,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该档期史上首部武侠电影,由著名导演徐克执导,将金庸经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搬上大银幕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
钱江晚报
今年春节档六片鏖战,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该档期史上首部武侠电影,由著名导演徐克执导,将金庸经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搬上大银幕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影片由徐克执导,傅若清总监制,肖战、庄达菲领衔主演,梁家辉特别演出,张文昕、巴雅尔图、阿如那主演,蔡少芬特别出演,胡军、吴兴国友情出演。谁没个青春武侠梦
金庸先生笔下的武侠世界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徐克执导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定档消息传出后,很多人都表达了激动的心情。毕竟,金庸的武侠小说可以说是一代人的青春文学,热血武侠是独属中国人的浪漫,谁小时候没有个青春武侠梦,想仗剑走天下?在金庸武侠小说中,《射雕英雄传》无疑是最为耀眼的明珠之一。这部共八十回、101万字的鸿篇巨制,以南宋时期宋、金、蒙古三国对峙的波澜壮阔历史为背景,徐徐展开精彩纷呈的武侠传奇画卷。郭靖、黄蓉、杨康、穆念慈四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演绎出了一段段扣人心弦的故事。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讲述恩怨情仇的江湖,权势角力的战乱时代,郭靖(肖战 饰)童年离别家乡,逐渐炼就可改变局面和命运的庞大力量,虽受高人赏识和器重,得传天下绝世武功“九阴真经”和“降龙十八掌”,却惹来各方嫉忌,成为众矢之的。郭靖不亢不卑,怀赤子之心,与黄蓉(庄达菲 饰)在铁骑箭雨和硝烟旌旗中,力挽狂澜,保护南宋边关。雕海苍穹,勇者无惧,侠之大者,力拔山河,成就武林传说。很多网友表示,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是自己的青春回忆,1983 版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在内地播出时更是万人空巷,当主题曲《铁血丹心》一响起,全家人都会停下手中的事情,聚在一起凝神观看。这次春节档《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上映,一家人也一定会去影院观看,在大银幕追忆青春,追忆武侠梦。侠义精神是一种文化传承
《射雕英雄传》不仅是中国武侠小说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华文化与精神的浓缩。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侠骨豪情如同金庸笔下的侠客一般,是中国人精神基因,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光辉,彰显着民族之魂。故事中的郭靖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英雄”——他憨厚、勤奋,心怀天下,追求和平与正义。“只盼你牢记着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名扬天下,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郭靖面向杨过言辞恳切。这句话也是金庸先生通过其作品传达的一种人文关怀和价值观,是其武侠小说的总纲,隐喻了中华文化中“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理念。“侠之大者”指的是那些具有高尚品质、光明磊落、善恶分明且胸怀大爱的侠客,而“为国为民”则是对这些侠客行为准则的概括,他们的行为和决策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近代,面对列强的侵略,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如同侠客般捍卫国家尊严。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而战,这种精神与侠客为了江湖正义而不惜一切代价如出一辙。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们远赴他乡,在冰天雪地中与强敌作战。他们的英勇无畏、舍生忘死,是对民族大义的坚守,也是民族侠义精神在战争时期的最高体现。很多家长表示,金庸小说中的侠义精神,作为中国人的精神和独特的东方文化密码,永不过时。《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中国武侠文化的代表。郭靖并非天资聪颖,却因忠诚和坚韧成长为真正的“侠之大者”,他的成长故事将让孩子受益匪浅。让孩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侠义精神、家国情怀,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也是给小孩子最好的爱国教育。潮新闻 记者 陆芳
来源:钱江晚报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