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先当人家的先生,再当人家的学生,才能长远,乃至超出。"这句话在南京军事学院的教室里飘荡,丁伟的调侃声让整个房间的气氛都变得微妙起来。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先当人家的先生,再当人家的学生,才能长远,乃至超出。"这句话在南京军事学院的教室里飘荡,丁伟的调侃声让整个房间的气氛都变得微妙起来。
你猜怎么着?李云龙气得一言不发,直接往沙发上一躺,那表情正是"我太难了"的写照。
真的没想到,淮海战役中的常乃超败给了李云龙,现在却变成了南京军事学院的常教员。更离谱的是,李云龙这个战场上的"老江湖",现在居然要坐在下面听这个曾经的手下败将上课。
这剧情反转,演电视剧都嫌狗血。《亮剑》这部剧的观众们会觉得这种设定非常离谱。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常乃超能坐在讲台上,其实是有道理的。他第一堂课上课时的那个样子,"距离我们现在的位置不足百米,曾经是国民党的国防部作战厅"。
“人家可不是吹牛,真的有干货。”这句话的含义。
尽管李云龙在战场上有卓越的表现,但在军事理论方面,他确实需要向常乃超这样的"知识分子"请教。这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实战是一回事,理论又是另一回事。
就像现在的游戏主播,虽然操作不行,但可能真的懂得如何教别人打游戏呢。
看着李云龙坐在沙发上生闷气的样子,我猜他心里一定在想:"这年头,连打败仗的人都能教我打仗了?"但不得不说,这就是现实的魅力所在。
有时候,战争的胜负并不代表一个人的全部价值。
这个故事警示我们,不能只看表面,人的价值不在于能否打败李云龙,而在于能否为新中国的军事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因此,即使常乃超输了战役,他依然是有价值的,他赢得的是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这一波,与其说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如说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这事儿放在谁身上谁都觉得离谱,可仔细想想,这就是最真实的人生百态。毕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有时候故事比戏精彩多了。
说到李云龙和常乃超之间的恩怨,就不得不谈起那场令人难忘的淮海战役。这场战役中的以"偷家"战术,打法堪称经典的教科书级别。
李云龙带领二师野战军,从后方突然袭击国军暂七师,趁他们还没反应过来。这一波操作,简直就是"你还没开始,我就已经结束了"。
然而,最精彩的剧情并不在于打仗,而是在于抓"大鱼"的那一幕。常乃超这个暂七师师长,眼见大势已去,生怕自己作为少将师长的身份被认出来就地枪决,于是他立即来了一招"我也是打工人",混在俘虏堆里打算蒙混过关。
李云龙可不是好对付的角色。他深深懂得:将军的身体素质,怎么能跟那些天天在战场上摸爬滚打的士兵相提并论呢?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体能测试"的主意,要求所有俘虏跑步。
结果,就是因为这一跑,常乃超的真实面目立马暴露出来了。被邢志国拉出来的时候,这位师长大人上气不接下气,憋出了一句堪称经典的台词:"鄙人。
鄙人不善于奔跑。这句话有文采,一看就知道是个"知识分子"。
然而更绝的是随后的一幕。常乃超这个人可真会"装",即使被抓住了,还想要找回面子。他先是吃了口药,然后灌了口酒,最后点燃了一根烟,那种姿态,那种眼神,活脱脱一个"输也要输得有排面"的人。
不仅如此,常师长不忘补刀,他评李云龙不是真英雄,还表示自己输得不服气。此言激怒了李云龙,立刻提出与常乃超决斗。
若不是赵刚竭力阻止,这场戏恐怕会演变成一场全武行。
你说这常乃超是不是太会装样子了?战场可不是武侠小说,哪有时间讲究什么一对一决斗?但是这恰恰暴露了他的性格:一个典型的军校派,重视规矩和礼仪,却不懂得变通。
"死脑筋"的人,自然是在实战中败给了李云龙这种"老油条"了。
这一战让常乃超的败局已定,也为他后来转型埋下了伏笔。有时候想想,如果没有这场失败,他可能永远无法发现自己更适合做教书匠。
要说常乃超最让人意外的地方,就是他这个暂七师还配备了一支军乐队。这操作简直就是"开挂"级别的存在。要知道,那会儿连军级单位都不一定有军乐队,更别说师级单位了。
常乃超这个人就是这么的与众不同,堪称“不走寻常路”的典范。他留学德国的经历始于解放战争前,那个时候的常师长,已经在德国军校深造过了。
在他那边学习的期间,被德军的军事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回来后,他毫不犹豫地在自己的部队里组建了一支军乐队。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典型的"留学生思维"啊!在常乃超看来,军队不能只会打仗,还得有点"艺术细胞"。军乐队能帮助战士们放松心情,活跃军营氛围。
这个想法实在是超前。
这与李云龙那种"老炮儿"的风格大不相同。李云龙是什么人?那是地道的"泥腿子"出身,能够打赢仗已经是不容易的了,更何况搞什么军乐队。
但常乃超的气质不同于其他人,他是正经的"知识分子",身上散发着文人的气息。
在德国学习的过程中,常乃超不仅学会了如何组建军乐队,他还将德军的整个战斗体系研究得透透彻彻。这就像现在的留学生一样,他们不仅仅学习专业知识,同时还把外国的先进理念带回国内。
李云龙这种“实战派”,在系统性军事理论知识方面远不及。
你看,常乃超这个人特别注重细节。无论是组织军乐队还是管理部队,都有一种"精致"的味道。这种风格在战场上可能会吃亏,但是如果在军校里当教官,那可是个加分项。
简而言之,常乃超就是个典型的"学院派"。他虽然打仗水平一般,但论起军事理论,他的论述绝对是一套一套的。这种情况就像现在的游戏解说员,他们的操作水平可能不如职业选手,但是分析战术讲理论,他们绝对是一把好手。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明白为什么后来常乃超能当上军事教员了?那是因为他既有独特的军事见解,又有文化人的底蕴。
常乃超这个看似普通的名字,实则隐藏着惊人的背景。他曾担任过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的职务,仅这一年的经历就足以证明其"含金量"。
有时候在课堂上,常乃超老师就会特别提一下:"离我们课堂不足百米之遥的地方,以前曾是国民党的国防部作战厅。即使现在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我依然认为,我在那里度过的一年多的工作经验,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这话说得不只是吹牛那么肤浅,而是真有一把刷子的。
你想想看,作战厅是用来做什么的?就是管理全国军事战略部署的地方。在这里工作的一年,让常乃超对国防问题有了系统性的认识。
进互联网大厂就像是现在的人们可以了解整个行业运作方式的一个机会,并且在学习技术的同时,更好地适应这类企业。
再加上他从德国学来的那套完整的德军战斗体系,常乃超在军事理论这块可以说是"双学位"了。尽管实战中败给李云龙,但若论军事理论水平,他可谓是独步天下。
说实话,像李云龙这样的将领,其实大字都认不全,更别说读过书了。但人家打仗是一把好手,这就是典型的"实干派"。
常乃超对待军事,把它当成一门学问来研究,属于"理论派"。
在当时的解放军里,这种理论知识的积累是非常稀缺的。
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新时代的需求是什么?为什么常乃超能在新时代中脱颖而出?
经过解放战争,新的问题又呈现了出来。解放军的将领们虽然在战场上具有优良的战斗素质和经验,但在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时,只会打游击战远远不够。
这时候,像常乃超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珍贵了。
国内战争刚刚结束,国际局势十分复杂,随时都有可能与外国军队交战。别看他们是成体系的作战方式,我们现在的战术已经跟不上了。
此刻,常乃超的价值得以彰显,他在德国学习的军事体系与在国防部积累的经验可谓是为这个时代量身定制的。
现在的企业,必须要有能力做好产品,同时还要了解和掌握国际市场规则,才能获得成功。
李云龙他们是打仗的好手,但在系统的军事理论方面,确实还有提升空间。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新时代保持竞争力需要我们了解别人如何作战。常乃超正可以填补我们在这方面的空白。
因此,常乃超能够在南京军事学院担任教员并非偶然。他的理论知识和国际视野正是解放军在那个时期所需要的。
在当今环境下的企业需要既有实干家,又要有战略家。实干家负责开拓市场打下江山,战略家则需要管理并守护好这份江山。
两只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常乃超虽打仗输给了李云龙,但不能说他一无是处。正相反,在新时代里他的价值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一字之师"。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必须当李云龙那样的战将,有很多人在研究理论知识,教书育人也是为国防事业出一份力。
来源:可爱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