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演员扎堆年代剧:口碑频频翻车,为什么依然不可或缺?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4-11-22 11:10 7

摘要:范丞丞因《小巷人家》中表演引发争议,再次点燃了流量演员是否适合出演年代剧的讨论。这一话题并非新鲜事,此前赵露思在《胡同》中,王鹤棣与周也在《战火中的青春》中,甚至《理想照耀中国》中众多流量艺人纷纷亮相,却都在一定程度上遭遇质疑。

范丞丞因《小巷人家》中表演引发争议,再次点燃了流量演员是否适合出演年代剧的讨论。这一话题并非新鲜事,此前赵露思在《胡同》中,王鹤棣与周也在《战火中的青春》中,甚至《理想照耀中国》中众多流量艺人纷纷亮相,却都在一定程度上遭遇质疑。

与此同时,年代剧的制作却对流量演员“情有独钟”,待播剧中的“流量”占比不减反增。这究竟是“流量”拯救年代剧,还是年代剧困于“流量”的枷锁?

曾几何时,国产剧中的年代戏更多由实力派演员挑梁,而年轻演员则扎根于古偶和现代偶像剧。如今,这一分界线早已模糊,甚至可以说,流量演员人手一部年代剧成为了趋势。

近年来热播及待播年代剧中,流量演员身影无处不在:

肖战《梦中的那片海》王一博《追风者》杨幂《哈尔滨一九四四》王鹤棣、周也《战火中的青春》赵露思《胡同》白敬亭《南来北往》陈哲远《暗夜与黎明》范丞丞《小巷人家》

这些作品以往大多由“戏骨”主导,如今却吸引了大批年轻演员投身其中。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场类型突破,但争议的声音同样层出不穷。

不少观众对流量演员出演年代戏充满担忧:

角色与气质不符表演与剧情脱节与资深演员的对戏落差显著

导演钱辰一语道破原因:“年轻演员大多缺乏生活积累,不愿下功夫体验角色,反而频繁出现在商务场合或综艺节目中。”这直接导致表演难以打动人心,作品难以获得观众认可。

但为何年代剧仍偏爱流量演员?

视频网站主导下的市场选择
过去年代剧的受众以中老年人为主,主要通过电视台播出。而随着视频网站崛起,年轻观众成为主要消费群体。为了吸引更多观众,制作方不得不加入流量演员,借助其话题度提升作品热度和商业价值。平台掌控选角权
大多数剧集为定制剧,选角权掌握在投资平台手中。平台希望选用拥有庞大粉丝群体的艺人来拉动数据表现,这种“被动选择”直接压缩了导演的决定空间。

流量演员频繁“翻车”,并非完全无法避免。导演钱辰认为,关键在于两点:

前期选角的精准匹配
好的角色需要演员与之气质契合。盲目追求“咖位”而忽视适配度,只会事半功半。演员对角色的用心打磨


成功案例并非没有,如《觉醒年代》中的张桐通过熟读历史资料打磨角色;王凯为《大江大河》减重20斤,以还原真实形象;王雷为了《平凡的世界》练习方言数月,深入生活感受角色。

这些演员的努力不仅成就了作品,也让观众看到了诚意。这些例子表明,即便是流量演员,只要投入足够时间和精力,同样可以实现角色与演技的突破。

不可否认,流量演员对年代剧确实带来了影响。

商业层面的推动力
流量演员带来的讨论度和收视数据,使得年代剧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正如一位制片人所说:“即使演员被骂,剧的热度和收益却实打实提升了。”艺术层面的风险
然而,频繁被诟病的表演质量也让这类演员陷入尴尬:既未达到拓宽事业边界的目标,又在观众心中贴上了负面标签。

因此,流量与年代剧的融合,需要在商业利益与艺术表达之间找到平衡点。

流量演员“入侵”年代剧,是当下市场环境的必然结果。虽然引发了许多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年轻演员放弃舒适区、尝试不同类型的剧集,是值得肯定的。

正如谢晓虎所言:“愿意尝试就有突破的可能,真正的失败是止步不前。”希望未来更多流量演员能够通过努力打破偏见,在年代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为观众带来更多值得铭记的表演。

你认为流量演员与年代剧的结合,究竟是双赢的尝试,还是一场注定的冲突?欢迎留言讨论~

来源:娱生相濡以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