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梦华录》开篇即被新科探花郎未婚夫欧阳旭抛弃,《墨雨云间》中薛芳菲被丈夫家人陷害出轨并惨遭其示意杀害,《九重紫》里窦昭撞破丈夫与亲妹妹私会却被反泼脏水,新剧《国色芳华》何惟芳被婆家谋财害命死里逃生……
《梦华录》开篇即被新科探花郎未婚夫欧阳旭抛弃,《墨雨云间》中薛芳菲被丈夫家人陷害出轨并惨遭其示意杀害,《九重紫》里窦昭撞破丈夫与亲妹妹私会却被反泼脏水,新剧《国色芳华》何惟芳被婆家谋财害命死里逃生……
" 抛夫证道 " 情节似乎有一种魔力,明知套路,即使已经可以猜到后续的情节走向和阶段结局,但依然会期待女主报仇、反击的爽感一刻。就像虐女文期待女主心灰意冷男主追妻火葬场一样,为观众预设着即将到来的爽感,以突出对方的恶来衬托女主的不易,瞬间将观众带入女主的心境中后,挑动着观众愤怒的情绪。
日前,博主 " 平原小狐 " 在视频平台发布了主题为 " 你是怎么被算法戏弄的 " 视频,其中提到了 2021 年弗朗西斯 · 霍根披露了自己在 Facebook 就职期间获取的上万份内部文件,包括 Facebook 研究发现 " 愤怒的情绪 " 更利于激怒用户,从而刺激其发表评论、转发以引发争论,为平台与内容创作者带来更大的流量。Facebook 算法会识别用户这类行为,一旦发现用户会因某些内容停留更久,便会推送更多相似内容,使用户留在平台,增加评论、贡献流量,而创作者受平台推送机制影响,也会生产更多负面内容来吸引流量。
红利微薄,但是安全牌
随着观众声音的提高,创作者对于与观众共鸣、与现实互文的创作思路越来越看重,当下女性主流舆论对结婚的反感、对于渣男的痛恶,甚至结合社会事件可以看到女性在婚姻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也都被搬到了剧集中。
比如现实新闻中的杀妻骗保,在剧集中的投射是《国色芳华》中婆家既贪图何惟芳的嫁妆,又企图与县主结亲从中得利,因此谋杀何惟芳。《国色芳华》中对于一个女子的侵害显得十分轻巧便利,又与现实生活中女性因力量悬殊而处于弱势一方的悲叹相呼应。
从早期《三十而已》吃到现实主义女性观众拥趸的红利开始,暴打渣男便成为了影视剧凸显女性角色自我意识建立的统一手段,无论是古装剧《梦华录》还是年代剧《风吹半夏》都曾以暴打渣男为蓝本,构建故事开篇的第一场高潮戏。三十而已之后的两三年时间,女性题材都市剧、女性悬疑剧等品类常常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但往往大多数内容都是口号喊出去了,却赚不来吆喝。
如今,女性主义题材红利减少了,扯女性主义大旗的内容降温了,但女性舆论的主张仍然是一副好用的安全牌,以及宣传利器。比如当下,几乎所有古偶剧的女主都要喊一句 " 谁说女子一定要嫁人 " 或者 " 女子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生存 " 云云。
《梦华录》中赵盼儿说 " 女子贵自立,一旦想要依靠别人,就有了弱点。"《九重紫》中窦昭说 " 女人不靠男人也可以活得很好啊。"《珠帘玉幕》中端午说 " 女子不应该为他人嘴中的命运所束缚。" 就连短剧也在极力强调女性角色的独立与清醒,短剧《执笔》女主发言 " 我的名我自己说了算。"《国色芳华》开篇女主何惟芳就已经说了不少如 " 日子是要过给自己的,何必在意他人的眼光 "" 我只是一个想将命运握在自己手中的女子罢了 " 等 " 清醒 " 言论。此类台词也被剪辑成混剪视频或台词截图在社交网络和视频平台大肆传播,评论区也不无应和之声。
女性的不易与艰难当然值得被看到,女性的独立与清醒当然值得标榜,值得被放大、被传扬。但剧集终归是艺术作品,当我们在同质化的台词中逐渐麻木时,所谓的呐喊也就失去了意义,重复地强调也会逐渐显现出说教的意味。对于群体困境的关照以及为群体发声的创作意图,需要以创作者独到的见解、足够有文化底蕴的细节,以及精妙的故事设计和立体的人物塑造才得以托举,而不是空喊口号。比如《九重紫》中的很多台词都与历史典故相关,人物的发言就不会显得空洞。
同一个激励事件的重复运用
故事创作领域有一种名为 " 激励事件 " 的概念,其意指打破主角生活平衡,使主角生活突逢巨变的事件。激励事件会彻底改变主角的处境,令其面临生死危机,作品故事开篇的第一个小高潮,激励事件能够迅速抓住观众注意力,让观众对主角的命运产生好奇,从而期待故事的后续发展,奠定观众基础。
我们对于激励事件并不陌生,早年间的人物传奇剧《陆贞传奇》、仙侠剧《花千骨》、男频剧《青云志》、古偶剧《招摇》《锦绣未央》等作品皆采用了激励事件。而近几年的古偶剧如《九重紫》《墨雨云间》《梦华录》《国色芳华》等皆以女主被渣男或其家庭迫害作为激励事件。在上述优势之外,渣男迫害事件,更多了一重令女性观众深度共情剧中女主角的作用。
多部剧集对于 " 抛夫证道 " 故事模式的套用显然是创作者路径依赖和思维定势的体现,也是创作者对于观众喜好的观察及预设,在踩中当下女性舆论主张的条件下,获得了女性观众的第一波声援。
此外,据视频平台统计,当下剧集前五集的弃剧率已经达到了 50%,剧集对于激励事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观众耐心有限的情况下,想要达到留住观众的目标并不容易。因此,选择暴打渣男的故事套路看上去十分合理,因为观众了解这一套叙事模式,所以观众可以迅速进入故事;因为对方的可恶很表面很浅层很突出,剧集以此挑动观众对于渣男、恶人、不平的愤怒,如前文所说,观众的愤怒情绪有助于剧集开播期形成出圈话题,以达到为剧集拱流量的目的。
预设爽感,半步觉醒
其实从故事设计角度来看,渣男迫害同样属于虐女叙事范畴,但不同于对女性观众不友好的传统虐女叙事,渣男迫害一方面被套上了现实的外衣,可信度与合理性更高,另一方面,同样的故事模式观众已经看了 N 多遍,对于故事走向、情节发展、最终结果几乎都可以猜得八九不离十,也知道在女主决定反抗时,一定会有 " 杀夫证道 " 或 " 抛夫证道 " 的爽感戏,于是,熟悉的故事模式既是在给观众发放女主会崛起的定心丸,也是在为观众预设爽感。
《国色芳华》的不同在于,其将 " 追妻火葬场 " 与 " 抛夫证道 " 两种模式相结合,一边是 " 前夫哥 " 刘畅逐渐心动和女主何惟芳逐渐生厌的错位爱情,一边是何惟芳搞事业的大女主之旅即将开启,观众在期待大女主成长的同时,也看到了女主与前夫哥之间的情感张力,并开始磕起了二人的 CP,微博上,# 刘畅虽渣但他超爱等词条登上了热搜榜。
在宣扬女主独立自强的剧集里,我们并不排斥爱情故事,只是希望故事的内核可以统一,宣扬独立就不要落点于娇妻,一个故事是回归于俗套,还是谋求更高的立意,也需要创作者更深入的思考。
来源:艾叔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