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少年包青天3之天芒传奇》上映于2006年,奇怪的是,我小时候似乎从未在电视上看过该版本,2025年,我是第一次看该剧,看了几集,食之无味,舍弃。3部少年包青天,第三部远远不如前两部。
闲聊一下。
最近,闲来无事,看了几集《少年包青天3之天芒传奇》,该剧集中,包拯由邓超饰演,公孙策从任泉换成赵阳,展昭还是释小龙。
《少年包青天3之天芒传奇》上映于2006年,奇怪的是,我小时候似乎从未在电视上看过该版本,2025年,我是第一次看该剧,看了几集,食之无味,舍弃。3部少年包青天,第三部远远不如前两部。
先不论剧情,就演技来说,邓超作为主演,问题很大,更遑论其他配角,演技非常生硬。
说老实话,邓超的包拯,要略强于陆毅,邓超的问题在于,他在包拯这个角色上,加入过多“个人特色”。
前面几集,包拯失忆,成为一个傻子。演傻子其实挺难,邓超对于演傻子的处理,非常刻板——刻意扮傻,刻意用呆傻的语气说话,很不自然。
邓超不适合演喜剧,很浮夸,但他似乎总喜欢演喜剧,当包拯恢复记忆后,邓超的处理很好,一下子就有“少年包拯”那份稳重、睿智的感觉。如果邓超能少一些“个人发挥”,该剧集或将上升一个层次。
看了几集《少年包青天3》,我实在忍不住,重温了一遍周杰版《少年包青天》,这一看,就停不下来,一口气看到“相国寺”篇。
《少年包青天》融合武侠、探案、喜剧等多重元素,在娱乐相对匮乏的21世纪初,绝对称得上“神剧”。
看的过程中,我发现,“武侠、探案、喜剧”这三要素,不正好也是《大奉打更人》所追求的吗?只是,《大奉打更人》主创团队太弱,没脑子理清这三种要素之间的轻重比例,探案应为主,其他为辅,而《大奉打更人》则着力于喜剧元素,沦为无脑喜剧。
《大奉打更人》真应该好好看看《少年包青天》,学习它是如何融合这三种元素。
纵观三部“少年包青天”,第一部确实遥遥领先,无论是剧情设置,还是演员演技,都吊打另外两部。当然,最突出的比较点,自然是三个不同的包拯——周杰、陆毅、邓超。
若要我排名,我觉得周杰饰演的包拯第一,邓超第二,陆毅第三。
邓超的问题,我前面说过,他就是在喜剧部分过于浮夸,他没有喜剧才能,但当他正正经经地饰演包拯时,那股气质还是正确的。
陆毅的问题在于,面瘫,全程就一个表情,没什么变化。
周杰几乎全是亮点,当然,我对其评价如此之高,肯定有“先入为主”的因素。周杰的包拯,非常立体,严肃、活泼、搞怪,无论哪一种气质,他都拿捏到位。
周杰的包拯,我认为,强在周杰的信念感上,周杰相信自己就是包拯,相信剧本所写的“包拯”形象。
因为跳脱剧本来看,包拯其实是一个挺讨厌的形象,他不近人情,只认死理,几乎害死他身边所有的朋友以及赏识他的人,譬如沈良、蒙放、崔明冲等。
情与公义,这其实挺难抉择,周杰的处理非常直接、简单,在这两者之间,他从来没有犹豫过,他一直选择公义,就是这种处理,反而令包拯这个形象立住了。因为,换作旁人,可能还会表现包拯在两者之间的犹豫、挣扎,而这种直接,其实更深入人心。
此外,周杰在喜剧部分的处理,也非常有头脑。
我曾经看过刘松仁一段采访,聊《鹿鼎记》,他很少演喜剧,但对手,又是喜剧之王周星驰,他想了一个办法,周星驰演周星驰的,他就坚持自己,按正剧的方式演。二者碰撞,反而激发不一样的化学反应。
周杰也是用刘松仁的方法,用正剧方式演喜剧,稳住自己节奏,因此,《少年包青天1》中的喜剧部分,非常自然。其实,周星驰演喜剧,也是如此。邓超就不一样,一演喜剧部分,他就切换成喜剧模式,节奏反而不对。
最后,再说一点儿《少年包青天1》的八卦。
据野史记载,《少年包青天1》,一开始定主角,是吴奇隆和陆毅,但他俩认为包拯要化黑,不符合偶像形象,便拒绝。后来,导演找到周杰,周杰看了剧本很喜欢,决定接演,但琼瑶老师不同意,因为这不符合周杰“贵公子”形象(嗯……周杰应该也没这个形象)最后,在周杰的坚持下,周杰还是出演了包拯。
第二部,陆毅马上接演,毕竟此时少年包青天已是热门IP。
以上,就说这些吧,我是桃花岛浪人,全文完。
来源:桃花岛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