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芳华》中的宁王咄咄逼人,历史原型却大相径庭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1-13 16:52 1

摘要:李宪是嫡长子,当然的皇太子人选,但弟弟平王李隆基有讨平韦氏的大功,唐睿宗很长时间都没法做决断。当时,诸王和公卿也说李隆基有社稷大功,适合做储君。李旦很赞赏李成器的心意,就同意了。

《国色芳华》中的宁王是个野心勃勃、城府极深之人,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最终还是遭到了挫败。

根据其女吉安县主李幼贞及剧情介绍,笔者认为宁王的历史原型是唐朝让皇帝李宪,而他是历史上著名的贤王。

李宪本名李成器,是唐睿宗李旦的嫡长子,刚开始被册封为永平郡王,唐睿宗第一次登基时,被册立为皇太子。

等到奶奶武则天称帝,废唐建周后,唐睿宗被降封为皇嗣,李宪也同样被降封为皇孙。

武周长寿二年(公元693年),李宪被武则天改封为寿春郡王;长安年间,转任左赞善大夫,加银青光禄大夫。

伯父唐中宗李显通过“神龙政变”再次即位后,改封李宪为蔡王,升任宗正员外卿,李宪坚决辞谢,依旧为寿春郡王。

唐朝唐隆元年(公元710年),李宪被晋封为宋王。同月,父亲唐睿宗再次登基,李宪获授左卫大将军。

李宪是嫡长子,当然的皇太子人选,但弟弟平王李隆基有讨平韦氏的大功,唐睿宗很长时间都没法做决断。当时,诸王和公卿也说李隆基有社稷大功,适合做储君。李旦很赞赏李成器的心意,就同意了。

李宪主动站出来放弃继位机会,理由也很实在:“储副者,天下之公器,时平则先嫡长,国难则归有功。若失其宜,海内失望,非社稷之福。臣今敢以死请。”

总的意思就是,现在还不太平,皇太子之位给有功的弟弟李隆基比较合适,否则会有乱。

王公大臣们也都支持李隆基,唐睿宗就同意了。李隆基假意推让哥哥李宪,但被唐睿宗阻止,也就成全了李宪的让贤美名。

唐朝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李宪被改封为宁王,“尤恭谨畏慎,未曾干议时政及与人交结,玄宗尤加信重之”,可见李宪知道自己身份敏感,非常小心谨慎。

唐朝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2年)十一月,李宪去世。弟弟唐玄宗李隆基特下制书,追谥李宪为皇帝:

能以位让,为吴太伯,存则用成其节,殁则当表其贤,非常之称,旌德斯在。故太尉、宁王宪,诞含粹灵,允膺大雅。孝悌之至,本乎中诚;仁和之深,非因外奖。率由礼度,雅尚文儒。谦以自牧,乐以为善。比两献而有光,与《二南》而合德。自出临方镇,入配台阶,逾励忠勤,益闻周慎。实谓永为籓屏,以辅邦家。曾不龠遗,奄焉殂没,友于之痛,震恸良深。惟王朕之元昆,合升王嗣,以朕奉先朝之睿略,定宗社之阽危,推而不居,请予主鬯,又承慈旨,焉敢固违。不然者,则宸极之尊,岂归于薄德。茂行若此,易名是凭,自非大号,孰副休烈。按谥法推功尚善曰“让”,德性宽柔曰“让”,敬追谥曰让皇帝,宜令所司择曰备礼册命。

李宪的长子汝阳郡王李琎上表,代父推辞帝号,唐玄宗没有同意,等到册敛之日,还命右监门大将军高力士带去一份手书:

隆基白:一代兄弟,一朝存殁,家人之礼,是用申情,兴言感思,悲涕交集。大哥孝友,近古莫俦,尝号五王,同开邸第。远自童幼,洎乎长成。出则同游,学则同业,事均形影,无不相随。顷以国步艰危,义资克定,先帝御极,日月照临。大哥嫡长,合当储贰,以功见让,爰在薄躬。既嗣守紫宸,万机事总,听朝之暇,得展于怀。十数年间,棣华雕落,谓之手足,唯有大哥。令复沦亡,眇然无对,以兹感慕,何恨如之。然以厥初生人,孰不殂谢?所贵光昭德行,以示崇高,立德立名,斯为不朽。大哥事迹。身殁让存,故册曰让皇帝,神之昭格,当兹宠荣。况庭训传家,琎等申让,善述先志,实有遗风,成其美也。恭惟绪言,恍焉如在,寄之翰墨,悲不自胜。

应该说,唐朝让皇帝李宪的一生战战兢兢,他可能会有生前不能称帝的遗憾,但不可能表露出来,更不可能有啥野心或动作,《国色芳华》中的宁王,跟他只是同名,其实更像明朝的宁王朱宸濠罢了。

来源:历史这样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