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七年,足以让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背着书包上学的孩子,也足以让一部曾经爆火的剧集被观众遗忘,甚至被市场抛弃。
挂羊头卖狗肉!
《白夜追凶》第2季《白夜破晓》首播口碑新鲜出炉!
最大败笔演员出现,换掉他,就近乎完美!
烂不是没有原因!
悬疑与刑侦,曾经的国产剧王牌题材,如今却屡屡翻车,口碑滑铁卢。
观众的期待被消磨,市场的热度逐渐冷却。
七年,足以让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背着书包上学的孩子,也足以让一部曾经爆火的剧集被观众遗忘,甚至被市场抛弃。
《白夜追凶》系列,从开分9.0到续集口碑两极分化,这七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或许,两者皆有,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创作者对观众期待的误读,以及对刑侦剧创作规律的迷失。
观众期待与续集创作的矛盾
观众的期待,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是续集创作的动力,也是束缚创作的枷锁。
对于一部曾经爆火的剧集,观众的期待往往聚焦在几个关键点:原班人马、剧情延续、风格一致。
他们期待着熟悉的演员、熟悉的角色、熟悉的故事,期待着能够重温曾经的感动,找到曾经的共鸣。
然而,续集创作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
时间跨度带来的演员档期、个人发展等问题,往往导致原班人马难以重聚。
剧情的延续也并非易事,如何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何在不破坏原有世界观的前提下拓展新的故事线,都是摆在创作者面前的难题。
而风格的一致性,则更是一个微妙的平衡。既要保留前作的精髓,又要避免重复和老套,需要创作者对市场趋势和观众审美进行精准的把握。
这种观众期待与续集创作之间的矛盾,在《白夜追凶》系列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七年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事情。
演员的年龄、状态、发展方向都发生了变化,观众的口味和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一部既能满足观众期待,又能突破前作,又能适应市场需求的续集,成为了摆在主创团队面前的一道难题。
七年,从《白夜追凶》到《白夜破晓》,观众的期待被拉长,也被放大了。
然而,当续集终于姗姗来迟,却并没有完全满足观众的期待。
其中,最受争议的莫过于法医角色的更换。
在第一部中,由吕晓霖饰演的女法医高亚楠,不仅是弟弟关宏宇的妻子,也是关家兄弟秘密的知情人,其独特的角色定位,对推动剧情发展有着关键作用。
在第二部中,高亚楠的角色被费启鸣饰演的男法医郜君然取代。
这一变化,直接导致了关宏宇感情线的缺失,也削弱了角色之间的化学反应。
更重要的是,新角色的演技与吕晓霖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让不少观众感到出戏。
尤其是在新角色加入后,部分剧情为了凸显角色高智商,而刻意弱化了其他角色,这种明显的加戏行为,更引发了观众的不满。
当然,演员的更替并非完全不可接受。
如果新角色能够完美融入剧情,并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观众未必会排斥。
然而,《白夜破晓》的换角,不仅没有为剧情增色,反而破坏了原有的角色关系和故事逻辑。
法医的更换,是最大败笔,换掉他,就近乎完美!
除了演员更替,剧情衔接和节奏控制也是《白夜破晓》存在的问题。
为了照顾新观众,开篇的节奏相对缓慢,对第一部的剧情进行了简单的回顾。
然而,对于已经熟悉剧情的老观众来说,这样的处理显得过于拖沓,甚至有些冗长。
而在后续的剧情发展中,节奏也未能有效提升,缺乏第一部那种紧张刺激的氛围。
《白夜破晓》不仅没有延续前作的精髓,反而在剧情、角色、风格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观众的期待背道而驰。
首先,剧情的走向令人匪夷所思。好好的刑侦剧,却加入了“诈尸”等科幻元素,让观众一头雾水。
这种类型的混搭,不仅没有带来新鲜感,反而破坏了刑侦剧的现实主义基调,让观众难以信服。
其次,与前作的联系也显得十分薄弱。
新案件与前作的主线剧情缺乏关联,仿佛是两个独立的故事。
这种割裂感,让老观众感到失望,也让新观众难以理解剧情的背景和人物关系。
此外,演员的表演也成为了这部剧的败笔。
潘粤明和王龙正等主演,虽然演技在线,但角色的设定和剧情的走向却限制了他们的发挥。
他们的表演显得缺乏张力,难以调动观众的情绪。
而新加入的演员,则更暴露了演技的不足,让整部剧的表演水平参差不齐。
《白夜破晓》的失败,在于它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定位。
它既没有延续前作的优点,也没有创造出新的亮点,最终沦为了一部平庸之作。
《白夜破晓》的案例,揭示了刑侦剧续集创作面临的困境。
如何在满足观众期待的同时进行创新,如何在延续前作精髓的同时拓展新的故事线,如何在演员更迭的情况下保持角色的魅力,这些都是摆在创作者面前的难题。
就《白夜破晓》而言,法医角色的更换虽然引发了争议,但也并非完全不可挽回。
如果能够在后续剧情中,对新角色进行更深入的刻画,展现其独特的魅力,或许能够弥补这一缺憾。
而对于节奏控制的问题,则需要在剪辑和叙事手法上进行调整,提升剧情的紧凑感和悬念感。
希望国产刑侦剧能够重回巅峰,再现辉煌。
来源:后妃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