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你问这些人,说京剧该怎么发展,他好像也没说清楚。还有的说,样板戏如何如何发展了京剧,五花八门,是什么艺术的“高峰”,总之说什么的都有,但是好像真懂的,还真不多,因为,没几个说到点子上,都是自我感觉臆断想当然。
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
有人说相声因为出现了郭德纲是暂时“活”下来了,可京剧,却是要“完”了的节奏,对此你怎么看呢?
针对于这个问题,一位网友是这样说的:相声活不活我不知道,反正京剧是快死了。另一位网友说,任何事物都得与时俱进,京剧现在不发展,可不就会死!
可你问这些人,说京剧该怎么发展,他好像也没说清楚。还有的说,样板戏如何如何发展了京剧,五花八门,是什么艺术的“高峰”,总之说什么的都有,但是好像真懂的,还真不多,因为,没几个说到点子上,都是自我感觉臆断想当然。
咱们先说题目中的第一个问题,有人说相声是暂时“活”下来了,对不对呢?有道理。为什么?确实如网友说的,因为出了一个郭德纲。
当今时代相声的“中兴人”郭德纲
过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相声和京剧的命运是一样的,都是半死不活,有时候相声甚至还不如京剧,因为国家不怎么扶持,所以相声越来越没有人听,几乎到了死亡的边缘。“霹雳一声震天响,相声界出了一个郭德纲,复兴传统基本功,挣钱艺术两相旺!”
我说这个顺口溜的意思就大致说了一下郭德纲所走过的道路,那就是,复兴传统夯实基础,去抓观众挣钱第一。另外,运用当今的网络优势,传播相声艺术,使人们对相声有一个感官上的更多的认识,而不是把它圈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与此同时,郭德纲还运用了很多传媒的方式和手段,还有运用传统的收徒形式来培养接班人和传人,但他让他的弟子,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把传统的基本功修练好,这一点我觉得也是他成功的一个方面。
那么相声以后什么情况呢?现在还不知道,目前来说郭德纲领头的这个相声大军,暂时是活下来了,所以题目第一个问题说的相声暂时“活”下来了是有一定道理的。
那么第二个问题京剧要死了吗?京剧现在还没有死,但和死也差不多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京剧已经成了小众的小众的艺术,几乎没人看。
我那年做小生意,卖录音机,因为我个人喜欢京剧,所以我用了一盘京剧的磁带,结果有一次给一个女士试音,她居然反感的不行,连说:赶紧关了,赶紧关了,我受不了这个腔调!
我也是纳了闷了,做为一个中国人,对中国本土的这些文化反感到这种程度,那你说对这类人你还说复兴?你让他接受已经很难了,更别谈复兴和喜欢了。
那么为什么京剧成了今天这种情况呢?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就是传承的断裂造成的。
大家知道,传统艺术必须有传承这一块,没有传承,那么再好的艺术传不下去,他最后面临的也是毁灭和消亡!郭德纲的成功,我想他在传承这块做得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本来京剧经过200年的努力,到了二三十年代,“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的崛起,使京剧艺术达到了顶峰,出现了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杨宝森等一代大师,当时京剧鼎盛的情况就如电影《霸王别姬》里描写的那种景象一样,剧场里山崩地裂,剧场外粉丝传动,好不热闹。
49年以后,因为各种原因,老戏,被人为的给断裂了,一些人为了维护他们圈子的目的,研究出了另一种京剧,那就是所谓的“样板戏”。我过去就讲过,样板戏和老戏是两种东西,样板戏是政治戏,它以内容的倾向性,超过了内容的观赏和艺术性,也就是说艺术要为内容服务。
那么大力发展样板戏,老戏就不让演了,这一不让演就有几十年的历史,到76年以后恢复老戏,那么很多大师级的艺人都逐渐离世,很多绝活也就被带走了,所以京剧传统出现了严重的断层。
新的一代演员,很多剧目都不会演,即使能演也演不了那么精彩,有的甚至不知道怎么演,很多戏恢复不了。艺术质量的下降使观众也越来越不愿意进剧场,虽然有国家扶持,但是国家的扶持,却成为了演员懒惰不思进取的催化剂。
另一方面,外行的领导,外行的导演瞎指挥出钱编演一些什么新编戏,说是创新,结果老戏迷不爱看,年轻人讨厌,实际是路子全都走错了。
有人不同意我的观点你可以看一看,从那十年“运动”结束恢复京剧老戏以后,京剧就如日落西山,越来越不行了。其实重点是没有把精力和财力用在恢复老戏和传统戏精髓和绝活上,也就形成了今天京剧的这种非常尴尬的局面,说它死吧它也没有死,说它活吧半死不活,苟延残喘和死也差不多了。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荷露团珠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来源:雨过天晴驾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