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视剧《驻站》正在央视一套播出,该剧根据金盾文学奖一等奖作品、晓重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人一犬”驻守“一村一站”的故事,展现了少有人知的警种和少有人到达的偏僻基层,以及一个中年人重拾生活勇气的过程。剧集自播出以来,凭借驻站警独特视角和对于生活氛围的精准
电视剧《驻站》正在央视一套播出,该剧根据金盾文学奖一等奖作品、晓重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人一犬”驻守“一村一站”的故事,展现了少有人知的警种和少有人到达的偏僻基层,以及一个中年人重拾生活勇气的过程。剧集自播出以来,凭借驻站警独特视角和对于生活氛围的精准洞察与生动呈现,在口碑、收视方面均表现不俗,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显示,《驻站》黄金时段收视破3,并连续4天蝉联榜首。
《驻站》把视角对准了一个观众不太熟悉的特殊警种——驻站民警,他们常年驻守在铁路沿线警力难及、不具备建立派出所条件的偏远小站,生活条件艰苦、工作枯燥单调,常年寂寞孤独,也很少有侦破大案要案立功受奖的机会,一年到头难得跟家人亲友团聚。驻站警是默默奉献的基层民警,肩负的却是铁路交通安全的重要职责。
如今的剧集创作中,多题材、多元素叠加已成为常见手法,《驻站》有涉案剧的紧张惊险,也有都市现实题材的细腻笔触,同时还是一幅“鸡飞狗跳”的乡村生活图谱,体现了类型复合的创新趋势,刑侦剧、职业剧、都市生活、乡村题材等在剧中融合,职业线与家庭情感线在故事中交织,展开了驻站警生活和时代故事的立体画卷,也挖掘出了制服之下的“人”。
剧集开篇以小切口还原生活,铺展开饱满的戏剧冲突与人物困境。郭京飞饰演的主人公常胜是花城北站派出所的警察,也是一个困顿的中年男人,他所面对的是婚姻危机和事业瓶颈:工作超负荷、夫妻关系陷入僵局、师父去世的悲伤、自己郁郁不得志,还有作为基层一线民警与新来的警界高材生在执法理念上冲突不断,重重困扰压得常胜透不过气。经历事业和婚姻的双重危机后,常胜选择改变环境来寻找新的出路,他主动请缨接过师父的班,来到偏远小站东寨担任驻站警,也给自己一个暂时逃离家庭纷争的机会。
“驻站、驻站,就得住在那儿。”现实生活中,驻站警遍布在全国各条铁路线上,他们在职业环境、职业经历上的共同点一是偏僻,二是坚守,常年以站为家驻守在方寸之地,驻站警也被称为最孤独的民警。剧中,作为驻站警,常胜每天面对的不是惊天动地的大案,而是琐碎的日常警务工作:巡逻巡线、处理货盗案件、调解村民纠纷……这些工作看似平凡,却需要极大的耐心和责任感。
在东寨这块“庙小妖风大”的地方,常胜从被村里的男女老少误解、使绊子、排挤,到“见招拆招”将困难一一化解,经历了逐渐被大家接纳认可的过程。剧中各种非常规手段的情节桥段充满了喜剧色彩,独特的生活流叙事将驻站警的不易和坚守、生活中的辛酸和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勾勒出“小警察”的“大作为”。
作为国内首部以驻站警为题材的公安剧,《驻站》将一个全新的警种搬上荧屏,填补了创作空白。剧集采用了荧屏不多见的公安题材轻喜剧风格演绎驻站警的人生故事,角色刻画个性鲜明,台词幽默有深度。作品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这是一个与大众生活经验相通的“小人物”故事,主人公遇到的中年危机具有一定代表性。
立足于小人物、小车站、小家庭,《驻站》没有把警察故事的主角人物塑造成神通广大的厉害角色,而是细致刻画了驻站警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他们也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子,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家庭的温暖与烦恼。就如该剧导演刘雪松所说,只有讲述好戏剧人物与普通人无异的日常苦乐、无奈与挣扎,才能让观众在观剧过程中把自己代入剧中人的角色,进而对那些默默奉献基层民警的无言坚守产生共鸣和共情。
记者:邱伟
来源:艺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