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罪图鉴2》深度解析:没看懂大结局的快来,细节解读全是伏笔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1-10 10:42 1

摘要:终于抽出空来写这篇《猎罪图鉴2》大结局的深度解析了,虽然剧集的最高热度已经褪去,但由于片尾这个略带开放式的设定给观众留足了讨论空间,所以很多人至今也走不出来。秉着有始有终和分享观点的想法,遂有了以下的文字。我把追剧过程中所有的截图又仔细看了一遍,同时二刷了部分

文/叶秋臣

终于抽出空来写这篇《猎罪图鉴2》大结局的深度解析了,虽然剧集的最高热度已经褪去,但由于片尾这个略带开放式的设定给观众留足了讨论空间,所以很多人至今也走不出来。秉着有始有终和分享观点的想法,遂有了以下的文字。我把追剧过程中所有的截图又仔细看了一遍,同时二刷了部分剧情和细节。

没看懂大结局的朋友们可以来看看叶秋臣这篇文章你会发现细节解读全是伏笔,或许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1.关于小红裙

编剧其实是在用小红裙与沈翊之间的互动情况,来体现他对人性图谱的执着,以及量化其与疯魔之间的距离。

小红裙每次来梦里找沈翊,都是为了告诉观众一个进度条。

即沈翊距离释放自己的心魔,究竟还有多远。

第1集开篇,他与小红裙只是对视,两个人没有对话和交流,接着就是沈翊从噩梦中惊醒。

除了交代这是沈翊的心魔之外,也开启了本季他要探测人性深度的篇章。

于是就有了那个粉丝为偶像作案的单元,其中沈翊是利用绘画来唤醒小蛋壳的。

换言之,沈翊与小蛋壳之间也只是如小红裙那样简单的“对视”。

这个案件的中间部分,专门交代了小红裙的名字孙幼宁,年龄为7岁。说明这是杜城与沈翊曾经办理的案件,而沈翊正是因为嗅到了危险气息但却没有预先干预,才酿成了大祸。

在沈翊的心里,预判罪犯的种子已经悄然萌芽,也成为了他后续办案的执念。

此后的盲童案(情绪颜色)、坠崖案(沙盒测试)、人工智能案(罪犯侧写),都像养分一样助这颗种子慢慢开花。

沈翊坚信自己走对了方向,梦里的小红裙也不再是冷冰冰的凝视,变成了灿烂的笑容。

这里值得一提的细节,是小红裙从黑夜走到了阳光之下。

得到小红裙的启示后,沈翊已经不再满足用画作来揭示真相了,他开始亲自下场,尽管冲在第一线很危险,但似乎距离终点已经越来越近了。

于是,我们看到沈翊深度参与了网吧纵火案并与恶女近距离沟通,也主动与奥莉接触。

当梦中的小红裙坐在地上向沈翊哭泣并渴求被解救的时候,那些求助的声音变成了众多受害人的声音。

沈翊更是主动对小红裙表态,这次不会扔下“你”不管了。

小红裙已逝,沈翊这个“你”字明显讲的是潜在受害人。

这个潜在受害人,就是被绑架在浴缸里险些丧命的郭媛。

为了拯救郭媛,沈翊必须说服他才是赵云的命定人选,遂有了那出地下室里的《龙凤呈祥》。

沈翊在小红裙的“指引”之下,开始越陷越深。

也是从这个阶段开始,杜城对沈翊的担心愈发明显,有时候还会阻挠他去参与案件,目的就是不想他一不小心误入歧途。

至此,小红裙的梦魇已经彻底消除,她再也没有出现在沈翊的梦中。

小红裙的进度条被拉到了最末端,但现实里的“小红裙”却悄然出现在了沈翊的生命里。

2.关于方凯毅

方凯毅,就是现实里的“小红裙”。

这个角色的首次亮相,就是与沈翊在画展上偶遇。

此时便已经给两人的关系定下了主基调,他们就像灵魂契合的一面镜子。

连名字里,都是“毅”和“翊”的同音。

方凯毅懂得沈翊的艺术天赋,也对他敏感的触觉非常欣赏,并且坦言“如果不做J察”,可能是“犯罪天才”。

再次相见时,方凯毅已经买走了沈翊那幅画。

目的就是与其建立关系,毕竟得知这个世界上竟然还存在另一个自己,实在太惊喜了。

方凯毅用刀划开沈翊的画,镜头切换到《猎罪图鉴》第一部收尾处黑衣人入室的部分。

由于第一部结局中那幅被划开的画作里,沈翊还有另外神态的半张脸,以此来暗示沈翊“可正可邪”的特点。

关键看路要怎么走,岔路口要怎么选。

原本已经在正道上走着的沈翊,突然出现了方凯毅这个岔路口。

因此沈翊才会在绘画课上教学生,这条裂痕将画作从二维变成了三维,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未知世界。

这就是方凯毅为沈翊带来的变数,让其从原本走着的正路,慢慢有了偏离的可能性。

方凯毅的基因编辑案,是本季的谢幕演出。

先是通过曹建的案子引出基因编辑等产业链,再用唐可盈的命案将一切铺到明面上,接着就是沈翊在岔路口选对的结果。

沈翊只是想通过人性图谱预判犯罪,但方凯毅的野心就大了许多,他想要以基因编辑为手段去创造更好的人类(类似科学疯子)。

方凯毅的离经叛道,已经从想法的层面顺利过渡到了具体实践,他将被基因编辑过的胚胎重新植入了人体,企图以此为试验来不断改善他的研究。

由于他看沈翊就像镜子里的自己,所以从不对其设防,才有了沈翊卧底成功的前提条件。

剧集中已经有了一个选错路的方凯毅,就必然会有最终选对路的沈翊。

沈翊在与杜城的对话中提到,雷队改变了杜城的命运,让他从一个小混混变成了J察。

杜城则改变了沈翊的命运,让他从一个拥有“犯罪天才”基因的人,变成现在始终走在正途的J察。

正是因为太懂方凯毅,沈翊才提议通过谈话让其自首。

他也想成为那个改变方凯毅命运的人,毕竟从欣赏的角度来讲,这两个人是惺惺相惜的。

沈翊画给方凯毅的那幅画,其实是《猎罪图鉴》第一部大结局的反向表达,沈翊那幅是阴暗藏在光明之下,而方凯毅这幅是光明藏在了阴暗之下。

所以沈翊才会说,画方凯毅是在与过去的自己告别。

因为他也很清楚,自己与方凯毅就像镜子的两面,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的灵魂。

可惜的是,方凯毅选错了路。

值得庆幸的是,沈翊选对了路。

3.关于结局

读懂了小红裙和方凯毅,我们才能开始大结局的解析。

叶秋臣在网上看到有人分析沈翊是双胞胎,这个可能性极低,不论是第一部还是第二部的主线剧情里都没有任何的伏笔和暗示,若真是如此未免太过突兀。

鉴于《猎罪图鉴》第一部末尾处黑衣人的身份在第二部也并未揭晓,猜测该系列的最终结局其实并非现实中真实发生的事件,而只是一种表意的作用。

表意在艺术领域本身就被广泛应用,譬如绘画中的构图和色彩等相关解读,与这个系列的主基调刚好相符。

在影视作品里,表意则是通过镜头语言向观众传达一种观点。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猎罪图鉴2》的大结局实际想表达的,并不是我们看到的内容。

杜城过生日和张局通电话,并走在一个幽暗的小巷子里,胡同中到处都是“岔路口”。

沈翊走在光的下面,给杜城打电话显示对方一直在通话中。

接着是一个模糊的镜头,穿着灰色帽衫的男性靠近杜城并捅了一刀,杜城倒地微笑。

首先,模糊的镜头意味着此人并不是真正的沈翊,而是另一个走错路的“沈翊”。

他们同样穿着灰色的衣服,相似的发型,的确很有迷惑性。

但大家别忘了,此人与杜城擦肩而过时,观察力敏锐的杜城却并没有意识到旁边是自己的熟人,说明那张脸根本就不是沈翊,否则就不合理了。

虽然有一张非常清晰的图能看出是檀健次的脸,但基本已经是出现在了被捅之后。

被捅就会神志不清,所以杜城倒在地上时看到的也不是现实,只是表意。

他不可思议地看向灰衣人的背影(没有露脸),然后匆忙捂住自己的伤口。

此时的灰衣人刚好在暗处,而沈翊则站在同一条路的明处。

凭沈翊的直觉和敏锐度,又怎么会察觉不到距离他那么近的路中间有人受伤了呢。

杜城被捅了一刀,至少也会发出声响吧。

沈翊连普通的犯人都能去共情,又怎会对恶性事件不管不顾。

所以这场戏,就只是在表达“岔路口”的概念。

也许杜城确实受伤了,但伤他的人绝对不会是沈翊。

如此一来,第三部开篇还可以用杜城的噩梦来做引子,刚好与第二部的沈翊惊醒做个相互呼应,也不失为一个好手段。

杜城看到的,是没有遇见自己之前的沈翊(毕竟只有陌生人才会出手伤人),身体里有着犯罪基因,是个狠毒的恶人。

而他之所以微笑,就是庆幸沈翊没有走上这条路,这是欣慰的笑容。

另外歌词里“是谁迷失在了黑暗”,刚好与这个猜想相对应。

迷失在黑暗的沈翊永远不会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走在光明之下的沈翊。

当沈翊向杜城坦言自己只是在做卧底的时候,那段话就是结局最恰当的解释,其实剧情早已经告诉我们正确答案了。

一条路的两端,人生的两个方向。

过去,现在。

幻想,现实。

一切的一切,都是告诉大家,沈翊在人生的“岔路口”选对了路。

4.关于碎碎念

这部剧里面,有一些隐喻不知道是不是我想太多了,感觉《猎罪图鉴2》在以一种新的呈现方式讲述三角关系。

比如某些台词的设计,处处都弥漫着不同寻常的情感气息。

像“袒露”的措辞,讲“我很释放”时的视角,以及圆规和圆心那段如同表明心声一样的天台对话。

更别提他们站在一起时的微妙氛围了。

也有一些有意思的发现,比如沈翊画的那幅狮身人面像,某个角度很像蒋欣。当“斯芬克斯”的名字出来时,我瞬间联想到谢可寅也在此剧中出演,竟然立刻脑补了檀健次和THE9一起跳这首歌的画面,癫不癫。

剧中似乎有一些重合度很高的设计,比如京剧那个案子就很像另一种祭坛。不过也有一些不太懂的地方,比如林小茵阻止火化的动机真的很奇怪,那不是明显把自己也搭进去了吗,如果想拉安陆然下水也没有相关的剧情来承接啊,可能她就是个脑筋不太好使的单纯姑娘吧。

在分析了《猎罪图鉴2》的大结局后,其实我还有一个猜想,就是这样略带开放式的设计,其实也能给演员们的后续选本留有余地和空间。

可只有沈翊和杜城的合体,才是完整的《猎罪图鉴》呀。

虽然担心没办法原班人马再来一轮,但为了养娃赚钱的金世佳,应该也不会拒绝续集的出演吧。

希望我们还能继续看到那个不爱敲门的杜城。

期待《猎罪图鉴3》。

文/叶秋臣

———————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叶秋臣)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欢迎转发评论—

来源:叶秋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