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说话:电影《大决战—淮海战役》2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1-07 18:08 2

摘要:统帅部制定的淮海战役发起时间是1948年11月8日,粟裕发现黄百韬兵团已经开始撤退,提前两天发动进攻。

统帅部制定的淮海战役发起时间是1948年11月8日,粟裕发现黄百韬兵团已经开始撤退,提前两天发动进攻。

电影里面并没有表现这个事。电影里面是骑马参谋传来军委敌情急电,粟裕命令部队马上改变行进方向,去堵截黄百韬。

粟裕问参谋长张震:黄百韬在运河上架设浮桥没有。

张震回答:据可靠侦察,没有。

粟裕说:十万人马撤退,只靠一座铁路桥撤退,怎么可能?除非他昏了头。

果然正如粟裕所料,黄百韬的十万人马挤在一座铁路桥上,已经乱了套。

黄百韬也后悔:为什么在新安镇等了两天,就没想到在运河上架上两道浮桥呢?

参谋长又传来了要命的消息:三绥靖区何基沣、张克侠起义,给华野让出了攻击通道。

黄百韬知道,只有通过曹八集撤退,于是下令:必须抢先一步占领曹八集,人死绝了,也得守住。

华野指挥部里,粟裕也下达了同样的命令,一向温文尔雅的粟裕口气非常严厉:

不惜一切代价占领曹八集,哪个失职,军法从事。

黄百韬撤退推迟了两天,地下党员何基沣、张克侠率部阵前起义,一来一往让粟裕占有时间的负数一下子变成正数,围追堵截中,把黄百韬部消灭了一部分,其余七个军十几万人包围在碾庄。

顾祝同向蒋介石陈诉徐州指挥不力,尤其是李弥的十三兵团,没等黄百韬过运河,就跑回徐州。

蒋介石替刘峙开脱:你们哪一位知道,粟裕竟会来的这样迅速,这样猛烈?

蒋介石告诉顾祝同何应钦:已经调杜聿明到徐州,负责整个会战的军事指挥。

看来,福将刘经扶还是不行,打仗还得黄埔学生。

倾盆大雨中,刘陈邓会合了。

卢奇这个形象确实不错,眼睛炯炯有神,显得精明干练。

只是大雨弄得刘陈邓都很狼狈,在屋里生活烤衣服。这一段烤衣服的情节不仅仅是为了表现条件艰苦。是要告诉观众,政委安排采访他们的记者去前线采访,部队要打宿县,三纵主攻,九纵配合。

刘伯承总结了中野近期的在淮海战役中的重要作用:蒋介石在中原的兵力部署为“常山之蛇”。我们(华野)在徐州以东,围歼黄百韬兵团,是夹住了蛇头;牵制从华中来援的黄维兵团,是揪住了蛇尾;现在要拦腰一刀,攻取宿县。卡住这个南北要冲之地,就完全孤立了徐州的刘峙集团。

杜聿明这个救火队长,奉蒋介石之命,又匆匆忙忙赶到徐州。

刘峙松了口气,这次有来背锅的了。

国民党的众将官还是欢迎杜聿明副总司令的,至少,论打仗,比起刘峙,杜聿明这个抗日名将,强的太多了。

刘经扶得意洋洋大谈他的“猪的战术”

邱清泉不屑一顾,用英语给李弥耳语“奇谈怪论,满嘴放屁”。

刘经扶问:雨庵你说的什么?

邱清泉回答:我说总座高见。

杜聿明提出了他的作战方案。必须出奇制胜,集中孙元良、邱清泉两个兵团,汇合黄维兵团,集中十六个军,先向西,击破刘伯承的六个纵队。再回来解黄百韬之围。

这个策略确实毒辣,中原野战军经过大别山的消耗,装备很差,实力大减。如果杜聿明率领装备精良的十六个军,对付中野六个纵队(军),胜算很大。就算是黄百韬挺不住全军覆没,那刘陈邓和中野也凶多吉少。

国民党将领众说纷纭。邱清泉很赞同,但是其他人并不是都同意。李弥就说:太冒险了,南京不会同意。

于是杜聿明说,那就只能按照国防部的命令,邱李兵团去营救黄百韬,黄维兵团向徐州靠拢,群集一团,但求自保。

这里面其实是说。如果按照杜聿明的计划,就不可能有攻取宿县了。而杜聿明无奈按照国防部的命令,邱李兵团由徐州向东营救黄百韬,孙元良兵团还远,宿县兵力空虚,那就给了刘陈邓攻取宿县的战机了。

中野的文化活动搞的不错,指战员们在看戏曲《白毛女》。

政委抽了颗烟说:两位司令员,我有一考虑,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等到明天,今天晚上就行动不好么?

部队别看戏了,抓紧干活吧。

刘司令员看看表回答:我看可以,陈老总你看呢?

陈老总回答:要滴,这样可以打他个措手不及。

粟裕提前2天发起进攻黄百韬,政委提议提前1天攻取宿县,都是足智多谋,临机决断的典范。

1948年11月12日中野三纵司令员陈锡联率领部队包围宿县,15日攻占宿县,全歼国民党守军1.2万人。

攻占宿县,切断了津浦路徐州和蚌埠的联系,为淮海战役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刘伯承笑谈:蒋委员长是信奉耶稣教的,少不得在陇海路和津浦路这个交叉口的十字架上找到他的归宿了。

未完待续

来源:讲故事的摄影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