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央视纪录片《大东北》播出,在辽宁引发热烈反响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1-07 13:33 2

摘要:讲述“整装东北”故事的纪录片《大东北》正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其中,辽宁历史、成就、贡献和生动鲜活的故事,不但通过镜头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也在我省各行各业引发热烈反响。大家在感人至深的人物、笑泪交织的故事中,感受辽宁的豪迈,在历史荣耀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和勇气。

讲述“整装东北”故事的纪录片《大东北》正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其中,辽宁历史、成就、贡献和生动鲜活的故事,不但通过镜头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也在我省各行各业引发热烈反响。大家在感人至深的人物、笑泪交织的故事中,感受辽宁的豪迈,在历史荣耀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和勇气。

从整装东北中感受豪迈

自2024年12月28日开播以来,辽宁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赵亮每天都会收看《大东北》,从首集《何以东北》到第八集《国之重器》,片中“整装东北”集体亮相,让她感慨不已。“对于我们辽宁人来说,片中讲述的,是这片黑土地上自然生发出来的,是我们念兹在兹的历史文化,土地有多肥沃,故事就有多丰饶。自家的故事讲出来、厚实的家底掏出来、幸福的生活亮出来,那份自豪感油然而生。”赵亮说,以往提到东北,人们除了想到东北的辽阔,还会想到老工业区中锈迹斑斑的厂房,想到影视剧里的粗粝和破败,而纪录片《大东北》让并不真正了解东北的人眼前一亮并为之一振。

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胡哲认为,《大东北》这部纪录片以一种史诗性的视角,呈现了时代进程中的东北历史、东北文化、东北精神。厚重的红山历史文化、不屈的爱国情怀、拼搏的工业精神,记录着东北人民经过岁月风霜雕琢后仍然熠熠生辉的地域性格和人性光芒。《大东北》讲述了东北人民在历史洪流中的坚忍与不屈,彰显了东北地区在新时代全面振兴中的责任与担当,黑土地上的一幕幕给予我们无穷力量。

对于“大东北”的“大”,沈阳大学文法学院教授赵旭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东北之大,不仅是东北人的个子高、嗓门亮、胆气豪、血性强;也不仅是东北的疆域广、物产丰、交通便、资源足。东北之大,大在内涵深厚,大在胸怀宽广,大在历史悠长,大在英雄辈出。在新时代的浪潮前,大东北已经整装待发,争做新一轮领跑者。

从历史荣耀中汲取力量

中共满洲省委发出第一份抗日宣言、鞍钢生产新中国第一炉铁水、沈鼓自主创新打破国外垄断……在《大东北》中,观众看到了辽宁荣耀的过去,并深受感触,从历史片段中汲取奋斗的力量。

沈阳市作协主席李轻松告诉记者,《大东北》带我们走进波澜壮阔的时代变迁,留住了那些不该被遗忘的荣耀,唤起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自信与自豪。这是一座宝贵的富矿,值得作家们以笔深挖,写出这片土地的温度与深度,写出这里人们的精神与精彩,以精品意识成就大美篇章,彰显出大江大河般的澎湃文脉!

当彩色手机显示屏出现鞍钢的黑白画面时,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鞍钢博物馆馆长吴峥内心汹涌澎湃。黑土地上的鞍钢,是我国最早恢复建设的重要钢铁生产基地,一直以来,持续为国家贡献精品钢材。一代代鞍钢人心怀“钢铁强国”的使命,创造了许多新中国“第一”,挺起了国之重器的“钢铁脊梁”。“作为一名鞍钢人,我非常感动,这部纪录片让全国观众再次看到了新时代的东北,看到催人奋进、感人至深的鞍钢故事,也在2025开年之际,为我注入了奋斗新动力。”吴峥感慨地说。

《大东北》中记录的辽宁“六地”,让抚顺市雷锋纪念馆雷锋精神研究部负责人徐明格外自豪。“辽宁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雷锋精神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我的家乡抚顺,以‘雷锋’命名的街路、学校、单位随处可见,‘学雷锋’‘做雷锋’已经成为很多人的行为习惯。作为雷锋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我更应该以实际行动让雷锋精神融入血脉,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永放光芒。”徐明说。

从身边故事中收获感动

在《大东北》中,观众不但看到了辽宁的磅礴之力、沧桑巨变,也重温了曾经发生在身边故事,在那些温暖的镜头中获得感动。

“2001年,50岁的彰武县四合城镇刘家村村民侯贵迎着风沙,走进了村外一片2400亩的山坡,种下了第一棵树。”这是《大东北》中的一句旁白,讲述的是在彰武县“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中,侯贵20余年扎根沙地植树的故事。看到这一幕时,彰武县政府原党组成员孙建国十分动容。“我生于1963年,只比侯贵小12岁,他的经历也是我的经历。我儿时感受过风沙的肆虐,和大人一起种过树,眼看着彰武从荒漠变林海、沙地变绿洲,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孙建国说,70多年来,彰武人一代接着一代干,把肆虐的风沙遏制在科尔沁沙地辽蒙省界。侯贵是这当中的典型代表,也是一个个“治沙人”的缩影。

同样回忆起过去并深受感动的,还有盘锦市民俗音乐学者李润中。“在《大东北》中看到盘锦改造盐碱地的成果,看到盘锦大米、稻田蟹享誉世界,这些让我十分震撼。但感触最深的,还是片中提到了辽宁是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李润中告诉记者,他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去盘锦市盘山县沙岭镇做音乐调研,当年已经87岁的老人为他唱了很多抗日民歌,歌词让他感受到抗日义勇军的严明纪律和英勇无畏的精神,辽宁抗日义勇军誓词和军歌正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主要素材来源。“东北人的血性是刻在骨子里的,永远有不服输精神,在新时代,我们还能凭借着不服输的性格‘支棱’起来。”李润中说。

“眼下正是冰雪季,也是景区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虽然没能完整观看纪录片,但也刷到不少片段,‘听劝’让游客爱上沈阳对我们来说是影响最大的。”沈阳市棋盘山开发区发展有限公司企业运营监管部部长付晶薇对记者说,沈阳凭借着“听劝”迎来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冰雪旅游市场火热。希望今年的冰雪季能够继续“大卖”,冰雪旅游能够再次“出圈”。

辽宁日报记者 刘海搏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