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样是在冬天,《繁花》推出了周年短片《好久不见》。剧组在宣传时自称“最强售后”,看完才知此言非虚:短短十来分钟,不仅宝总和汪小姐如愿重逢,小说中的小毛也有了着墨,甚至对当年《花样年华》,都有了一些奇妙的记忆唤醒。
同样是在冬天,《繁花》推出了周年短片《好久不见》。剧组在宣传时自称“最强售后”,看完才知此言非虚:短短十来分钟,不仅宝总和汪小姐如愿重逢,小说中的小毛也有了着墨,甚至对当年《花样年华》,都有了一些奇妙的记忆唤醒。
最为这支短片欢喜的,当然是“宝汪CP”的拥趸。你看2000年代的宝总,明显有了沧桑的胡茬,但举手投足依然潇洒,出入依然懂人情、受尊敬。再看始终被剧集偏爱的汪小姐,时光几乎没有在她身上留下多少痕迹,反倒是大红围巾搭配微红眼眶,映出一如既往的真心真意、光彩明艳。在明暗交错的电影院里目光相触的一瞬间,有些难以掩盖的情绪尽在不言中。大时代潮起潮落,有些人交错离散,有些人终能再会。
同样被击中的,还有当年真情实感地追过梁朝伟和张曼玉的影迷。高还原度的演员背影,几乎如出一辙的首映场景,还有银幕上硕大的名字,仿佛下一秒钟,他们就要回眸浅笑。光影闪烁,《花样年华》中的电话铃响远远传来,张曼玉的独白,熟悉又清冷。
还有许多细节,是送给走过2000年代的人们的。从灯火辉煌的巴黎春天,到门庭若市的大光明。我的独家记忆,是帮宝总要签名的“吴老师”吴鹤沪——毫不夸张地推测,过去十几年间,没有一个在上海跑过电影新闻的记者、实习生不曾采访过他。每逢大片上映、营销新事甚至是年度盘点,吴老师总是带着一口沪普有问必答,短片里标志性的笑容,算是深植脑海的职业记忆。
当然,醒目化妆品与酒类广告植入,也再一次证明王家卫的商业能力。许多人爱谈他的慢工活与文艺范曾经如何在1990年代拖垮了电影公司。但许多人也都记得,他擅长销售概念,把拍不完的电影片段包装一二,就卖出了下一部作品;他执导的广告大片疯狂受捧,他在《春光乍泄》DVD里附赠的短裤别出心裁,还有经典作品不同版本的纪念重映,无不证明,他在商业拓展上的丰沛想象和强势布局。
或许,搞“售后”就是王家卫得天独厚的能力。无论是拍摄期间积累的海量素材,还是汇聚超强明星阵容的能力,又或是擅长将零星细节彼此交织的影像魔法,只要他想,他就能用源源不断的“边角料”在“王家卫宇宙”里书写新的念想。《好久不见》是圆了《繁花》的念想不假,但它更直接的意义,是预热了《花样年王》25周年的重映。而为演员和品牌牵线搭桥,赚一笔高额的广告费,只能算是最没难度的标准配置。
从这个角度说,一石多鸟的《好久不见》,大概只是《繁花》“售后”的起点:小说里还有两位主人公的故事没拍,传说中的电影版未见踪影……“墨镜王”留的坑,还要“售后王”自己一点一点去填。
来源:周到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