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一天,家属悲痛欲绝,灵堂外人山人海,消息传到中南海,周总理下令,特批一副阴沉木棺材做灵柩,连夜送去。
1961年,京剧大师梅兰芳,因心肌梗塞在北京去世。
那一天,家属悲痛欲绝,灵堂外人山人海,消息传到中南海,周总理下令,特批一副阴沉木棺材做灵柩,连夜送去。
二夫人福芝芳,坚持两个条件:不解剖,不火化。这究竟是为什么?
梅兰芳的一生,像极了一出跌宕起伏的京剧,起承转合、苦辣酸甜全都尝遍。
1894年,梅兰芳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京剧世家。
家里四代人都在唱戏,按理说,他的戏曲路应该顺风顺水,可惜,梅兰芳小时候身子骨弱,嗓子也不算好,连祖父都摇头叹气,说:“这孩子将来怕是唱不了戏。”
年幼的梅兰芳不信这个邪,从小就跟着师傅学戏,一天十几个小时的练功让他吃尽了苦头。
七岁那年,别的孩子还在胡同里追着打闹,梅兰芳已经开始每天练站姿、跑圆场。
那时候,梅兰芳年纪小,个子矮,连站个台步,都得扶着墙才能稳住。
为了练“圆场步”,他在院子里绕着圈跑,跑到天黑,鞋底都磨出洞,梅兰芳的倔劲,让家人既心疼又佩服。
师傅看他那么认真,常说:“这孩子的骨子里,有戏!”
十几岁时,梅兰芳终于登台了,穿着华丽的戏服,画着旦角的妆,刚一开口就把观众镇住了。
声音不高亢,却婉转悠扬,听得人心头一颤。
一出《贵妃醉酒》,引得满堂喝彩,掌声还没停下,梅兰芳的名字已经传遍了京城。
可成名之后,梅兰芳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他琢磨着,怎么改进传统京剧。
一次,梅兰芳在家里,对着镜子反复练习“甩水袖”,硬是把水袖甩出了一朵“花”,《霸王别姬》里的虞姬、《贵妃醉酒》里的杨贵妃,都是他不断创新的成果。
梅兰芳把旦角演出了自己的味道,他的台词、唱腔、动作,连细节里的一个手指,都成了艺术经典。
30年代,梅兰芳带着京剧,走出了国门。
初次去日本演出,梅兰芳站在舞台上,心里犯嘀咕:“这外国人听不懂唱词,会不会觉得无聊?”可没想到,刚开场,台下已经响起了掌声。
梅兰芳的身段,眼神,动作,观众一看,就明白了戏里的情感,后来,又去了美国和苏联,让世界见识到了中国的京剧。
可风光背后也有波折,抗战爆发时,日本人想拉他上台演出。
梅兰芳一句话就回绝了:“我嗓子坏了,不能唱”,宁愿家里揭不开锅,也不妥协。
那几年,梅兰芳在家养鸽子,种花草,宁可清贫也不出卖尊严,直到抗战胜利,才重新登台。
梅兰芳的一生,都在为艺术而活,他说:“京剧是国粹,我不能砸了老祖宗的招牌”,这一句话,道出了他一生的信仰。
事业蒸蒸日上,家庭却一直笼罩在阴影里。
原配妻子王明华,是个温柔贤惠的人,可惜婚后没几年就去世了。
这对梅兰芳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后来,遇到了福芝芳,这个女人帮他照顾家里,还在背后支持他的事业,福芝芳的细致和坚强,成了梅兰芳后半生的依靠。
只是梅家的日子不太平,他和福芝芳的几个孩子,只有四个活了下来:梅葆琛、梅绍武、梅葆玖和梅葆玥。
其他几个孩子,不是早夭,就是病死,尤其是小儿子的离世,让梅兰芳和福芝芳痛苦了很久。
为了养育几个孩子,福芝芳操碎了心。
梅兰芳每天排戏、演出,家里的担子只能自己挑,大女儿梅葆玥小时候爱画画,福芝芳就托人请了好的老师。
小儿子梅葆玖对戏曲感兴趣,她就陪着孩子,看梅兰芳的排练。
有一次,梅兰芳练水袖,袖子不小心打到梅葆玖的脸上,小家伙非但没哭,还拍着手叫好:“爹爹厉害!”
梅葆玖继承了,梅兰芳的艺术天赋,从小就喜欢,模仿父亲的台步和身段。
梅兰芳看在眼里,心里一阵欣慰。
他常说:“这孩子将来一定能接我的班”,他没看错,梅葆玖后来真的成了,梅派艺术的代表人物,把父亲的艺术发扬光大。
家庭生活中,梅兰芳不是一个传统的“严父”。
他爱孩子们,也尊重他们的选择,梅绍武喜欢研究科学,不愿学戏。
梅兰芳没有强迫他,而是支持他去国外深造,福芝芳也说:“孩子们有自己的路,我们不能干涉。”
可就算有再多的成就,梅兰芳的晚年不轻松。
家里的经济状况一直紧张,再加上身体不好,时常感到疲惫。
一次,在排练《穆桂英挂帅》时,忽然感觉胸口剧痛,医生检查后,告诉他:“你的心脏受不了了,得赶紧休息。”可他还是咬着牙,演完了最后一场。
1961年的一个夏夜,京城的空气闷得让人喘不过气。
梅兰芳躺在家中,心脏病的折磨让他面色灰白,呼吸越来越困难。
福芝芳守在床边,几乎一刻也不敢合眼,几个孩子也围在一旁,手足无措,那天清晨,医生来了又走,最终摇摇头,说了句:“准备后事吧。”
消息传到中南海,周总理听后沉默了很久,说到:“梅兰芳是京剧大师,是中国的骄傲,他走了,要让他走得体面。”
当天晚上,周总理亲自批示,用一副阴沉木棺材为梅兰芳送行,这种棺材非常珍贵,是当时规格极高的礼遇。
灵堂设在家中,消息一出,几乎整个戏曲界的人都来了,还有无数普通百姓,自发赶来送他最后一程。
灵堂外,排队的人从胡同口一直站到主街,人群里,有老人,也有小孩,有人抹着眼泪说:“梅大师的戏,是我们一辈子的记忆啊。”
当灵柩抬出梅府的时候,福芝芳捂着嘴,一声没哭出来,忍着悲痛,安排着后续的事宜。
这时她心里,已经下定了两个决定:不解剖,不火化。
梅兰芳去世后,按照当时的习俗,他的遗体本该火化,福芝芳坚决不同意。
对孩子们说:“兰芳怕冷,这一辈子活得清清白白,死后更不能化成一堆灰。”
她的态度很坚决,连家族里的长辈,都劝不动她,还特意请来了几位老人作证,说这是梅兰芳生前的遗愿。
至于墓地,福芝芳也早有打算,选了万花山,这是梅家祖上的坟地,离城不算近,风水极好。
福芝芳告诉家人:“兰芳就得埋在自家地里,这样我们想去看他,心里才踏实。”
为了让墓地符合传统,福芝芳亲自跑去,找了几位经验丰富的石匠,一砖一瓦地布置。
安葬那天,天气阴沉,福芝芳带着几个孩子,跪在灵柩旁,轻声说道:“兰芳,咱们回家了。”周围的人都红了眼眶。
送行的路上,车队经过京城的大街小巷,无数人驻足目送,有的鞠躬,有的站在路边低头默哀。
灵柩到了万花山,安葬仪式庄重而简朴。
石匠们按照福芝芳的要求,把梅兰芳的墓修得干净整齐,没有一丝多余的装饰。
福芝芳站在墓前,说了一句话:“他这辈子没享过什么福,希望他在这儿能安安静静的。”
梅兰芳的墓地,后来成为京剧迷心中的圣地。
每年都有无数人前来祭拜,献上一束花,或者轻声唱几句,梅派的经典唱段,有人说:“梅兰芳走了,他的戏,他的人,他的精神,还在。”
梅兰芳的一生,从一个不起眼的瘦弱少年,成长为国粹的代表,把京剧的魅力传遍世界。
他的逝世,是一个时代的落幕,也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留下的是艺术,更是一种精神——对传统的坚守,对创新的追求,对祖国的深情。
而福芝芳的坚持,让梅兰芳的最后一程,带着温度和人情味,她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丈夫的一生与身后事。
参考资料:
刘彦君·《梅兰芳传》·河北教育出版社
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自传》·人民文学出版社
来源:小喵侃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