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明有豪华制作班底:《与凤行》、《赘婿》的同款导演邓科,《赘婿》、《卿卿日常》同款制片人,《玫瑰的故事》、《庆余年》同款出品人;
王鹤棣的大男主剧,开年第一封建糟粕
王鹤棣领衔主演的古装大男主剧《大奉打更人》开播了。
除了粉丝,这剧在大众盘里的口碑,怎一个差字了得。
负面热搜接二连三,真情实感的一星差评划也划不到尽头。
明明有豪华制作班底:《与凤行》、《赘婿》的同款导演邓科,《赘婿》、《卿卿日常》同款制片人,《玫瑰的故事》、《庆余年》同款出品人;
也还是起点网知名男频大IP+新丽电视出品。
这熟悉的配置,曾经用《庆余年》和《赘婿》的爆火,为男频网文的影视化改编打出了正确样本;
可惜老哥们这次交出的,不是头部选手的优秀答卷,是错题本。
《大奉打更人》的设定,还是老一套的屌丝穿越逆袭,靠来自现代的信息差优势和个人技打怪升级。
王鹤棣演的男主角,在现代的人设是警校毕业的房地产销售;
需要一边努力升职,一边对付讨厌同事的那种平凡打工人。
然后意外穿越到了大奉王朝,一个封建但玄幻的时空,在这里成为了县衙的小捕快许七安;
许七安凭借自己破案的聪明才智,升级成为大奉打更人,不是报时的那种,是业务范围包含抄家、刑审、监察百官、搜集情报等等的高级古代阿sir。
设定老套不是原罪,拍好了叫也能叫经典。这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剧本薄弱,落在具体情节上的逻辑硬伤很多。
男主一个普普通通打工人,意外穿越直接被砸进了古代大牢里,但哥们在牢房里关了几天就完完全全给自己想明白了,光速接受现实。
也不知道人家的牢饭什么成分,有这般抚平情绪、开化智慧的奇效。
用狗血短剧都自愧不如的叙事节奏,略过了穿越者的心路历程;
男主角孤身一人来到陌生时空的孤独、迷茫、不适应;牢狱里天崩开局的恐惧等等,剧本懒得写,也默认观众懒得看。
男主既没有想方设法再穿越回去,也并不思念自己原本的现代生活。
不知道人物设定里男主有没有家人朋友,咱们这种肉眼凡胎,确实无法理解怎么有人穿越后唯三放不下的是:
烦人同事、银行卡里剩下的块八毛窝囊费、和没来得及看的小说……
荒谬到这种程度,我唯一可以接受的解释是:
这不是一部穿越剧,而是一则规则类怪谈,主打的就是前后矛盾。
毕竟第一集男主还不认识自己二弟是哪位↓
第二集又变成认识原主的家人了↓
反正人家就是莫名其妙地在这个莫名其妙的大奉王朝找到了归属感,立志要在这里实现人生价值,要保护好凭空出现的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家人”。
为啥啊???
穿越丝滑到像吃了三吨德芙巧克力,行为动机根本得不到任何解释,这哪里是一个大男主该有的角色完成度,根本就是一个空心NPC。
到了探案部分,看完《大奉打更人》开局首案的侦破过程后,我只想和以前骂过的所有推理综艺道歉。
税银失窃案,男主人在大牢,没有实地考察也没有古代生活经验,但仅凭卷宗上记录的路程信息,就能发现押运税银的官兵行进速度过快,不符合常理。
由此直接推断出税银有假,被人用重量远远轻于白银的钠掉包了。
且不说男主一个现代人知晓马队的运力是否合理,一桩震惊朝廷的大案,怎么可能经手的所有人都没发现速度过快这么明显的疑点?
而押运税银的全体官兵,既没在装卸过程中发现箱子很轻、也没疑惑马为什么走得很快?
就这种能投稿到“笨贼一箩筐”搞笑栏目的作案手法,还能成为牵扯出幕后庞大利益集团的引子?
案情推理主要靠全员智商下线,危机解决则主要靠金手指+杰克苏。
大男主就是可以赤手空拳PK几十个佩刀歹徒,反正歹徒也是陪着男主玩来的,手上的武器只起到一个造型上的作用;
假模假式挥两下就老老实实躺地上挨揍↓
等歹徒大哥们终于想起自己手上的刀不是摆设了,男主命悬一线了,拯救男主的骑士就在那一秒英勇登场了↓
算了,不想再吐槽什么剧情侮辱观众智商的话了;
可能人家就是想通过这样的毛坯故事传达出一些朴素真理:
比如人生就是这么荒谬,比如生活中处处都是巧合。
另一方面,这部剧的问题在于太过贪心。
什么题材都想碰一碰、什么元素都想加一点,可惜拍电视剧不是煮麻辣烫,也不是花样越多就越好。
有时候只会徒增槽点。
最核心的穿越题材,《大奉打更人》呈现的看点,是让男主在一个有法术的世界里科普初中化学……和小学语文。
男主在魔法学校开小课堂,搬块小黑板给人教啥是电压↓
又靠仅记着的半拉半拉的名家名句,轻而易举地征服了书院大儒↓
上次觉得这种用现代知识降维打击的剧情很新鲜有意思,得追溯到《宫》里的晴川;
可惜十几年过去了,国产穿越剧还在耍同样的小聪明,也不嫌腻。
不过这剧的怀旧情结,还不止体现在穿越上,
因为设定中的大奉是个有法术的世界,所以观众有福在2025年的新剧里,观瞻如此僵直生硬的飞行↓
演员的表情要中二且夸张,集体拥有一种五官灵活到不属于三次元的美感。
男频网文应该怎么改?
答案是去掉“男频”标签,向更加普世的价值观调整。《赘婿》非常聪明的一点,就是选择了郭麒麟当男主。演员本人身上那种窝窝囊囊的喜感,可爱又接地气,男女观众都待见。
另外,“男德学院”这类新奇设定,也是这部剧强有力的出圈内容。
而咱们老中人对大爹的不满,从家庭到职场,很大程度上是不分性别的;
所以“小小赘婿、大大天地”的叙事,能破圈热播。
至于更加现象级的《庆余年》,则走得是另外一套宏大叙事。拍庙堂之高,也拍江湖之远,讲阶级的矛盾、讲价值观的碰撞。主线情节是范闲如何坚守自己的理想和良心,怎样和不公的世道抗衡。
人家要打破刻板印象,《大奉打更人》还在刻画——1.泼辣神经质的当家婶母,表面势力爱财,其实心眼不坏2.单纯善良的家中小妹,乖巧又勤快,毫无自我意识的软萌小白兔3.天真烂漫的女主角,出身高贵又漂亮,最重要的是无比尊重男主信任男主剧里的女法师要摇着男主胳膊撒娇,笑容甜美求帮忙↓
因为前文说过,男主的人物形象没立起来,是个空洞的NPC。而且这个工具人,既没让王鹤棣演出风流倜傥的气质,也没拥有任何让人羡慕不已的才智。
毕竟自己亲口认证的“挂”是九年义务教育……
且男频爽文的最大优势——爽,也在剧中遗憾变形。普世价值观爱看的爽感,是除暴安良,是正道的光洒在大地上,是理想不死热血难凉。剧里的爽感是被开了金手指的男主得到多方势力庇佑,惹了权贵但有大佬出面撑腰。
不论是小小赘婿,还是小范大人,都在用现代人先进的平等意识、反抗精神打破种种偏见与不公;其内核引发的观众共鸣,是超越“男频”/“女频”性别标签的。至于会背“氢氦锂铍硼”和“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大男主,一路结交权贵、游戏人间的故事——
来源:汤圆的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