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我》跨年上映:当边缘群体站上大银幕C位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4-12-31 11:44 3

摘要:对于健全人士而言,很难完全与残障人士产生共鸣。同理,大多数参与影视制作的人以及大多数观众都是健全的,在拍摄电影时,很容易陷入以健全人为中心的视角。如何去真实地展示这样的特殊群体,如何真实地描摹出他们本来的面貌,又避免猎奇化、符号化的展示?电影《小小的我》就是一

对于健全人士而言,很难完全与残障人士产生共鸣。同理,大多数参与影视制作的人以及大多数观众都是健全的,在拍摄电影时,很容易陷入以健全人为中心的视角。如何去真实地展示这样的特殊群体,如何真实地描摹出他们本来的面貌,又避免猎奇化、符号化的展示?电影《小小的我》就是一部从残障人士的视角出发,展现他们如何“看”这个世界的作品,而非仅仅从健全人的角度去“看”残障人士的生活。

近年来,观众见证了院线电影的叙事视角发生的变化,从宏大叙事转向对普通人的关照,尤其是那些在社会边缘挣扎的群体。这些故事,以其真实和细腻,让我们重新审视和感受那些被忽视的声音和生活。

小小的我,大大的梦:

刘春和的生活与追求

电影《小小的我》的主角,就是易烊千玺饰演的20岁的脑瘫患者刘春和。需要普及的是,脑瘫并不等同于智力障碍,脑瘫患者可以拥有与常人一样的智力和思考方式。刘春和与常人的最大区别,就是他在肢体动作和协调性上与常人有所不同。这部影片,就是展示了不满足于被社会边缘化的刘春和,如何克服身体上的障碍,去实现常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任务,并更进一步完成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和对个人价值实现的追求。

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任务,包括了刘春和摇摇晃晃、步履蹒跚地走路。用辅助性的筷子吃饭,用吸管喝饮品,他吃完饭,会自己把碗筷拿去水槽,洗好放好。笨拙地用键盘、手机、平板打出自己的思考。用扭曲的手指拿鼓槌敲鼓,尽管每一个节奏都显得吃力。坐公交车,如果遇到抱着小孩的女人,他也会让座……影片通过刘春和艰难地独立处理自己日常生活细节,展示他的自尊与自爱。

许多观众在观影前,对这个群体充满了好奇与疑惑:刘春和自理日常生活都很吃力,他将如何在职场上谋求一席之地?贯穿全片的内容,就是刘春和在知道自己很难被录取的情况下,还是一次次尝试去找工作。

起初,很想做老师的刘春和,先去一家教培机构试讲了一节公开课,尽管他的知识储备比正常人更高,可是教培机构还是因为他扭曲的姿态,不清楚的口齿无法录取他。之后的另一次求职,更是引发了广大观众的共情:刘春和希望面试咖啡厅的服务员工作,店长出于考量,要求刘春和展示他的体力和沟通技巧。面对这一挑战,刘春和没有退缩,他从店铺的一端走向另一端,又走回来,每一步都显得异常艰难,却坚定无比。他背着相声里经典的《报菜名》、绕口令,可见他早已为此准备了好久,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记忆力和语言能力……也许常人无法理解,为什么影片要拍摄刘春和如此执着地寻找工作?因为工作不仅仅是一份收入来源,它更是一个人被社会所需要、所认可的象征,是个体基本价值和尊严的体现。对于刘春和而言,每一次求职的努力,都是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对尊严的坚守。

影片的另一条主线,是刘春和在爱情路上的探索。在常人眼中,他与女孩雅雅(周雨彤饰)的关系或许都算不上爱情,但对刘春和来说,这段关系弥足珍贵。他会梦见雅雅,梦中的他健康、充满活力,甚至会做春梦。当雅雅出于好奇问及他的生理功能,刘春和的第一反应是感激而非冒犯。他通过诗歌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一个脑瘫患者同样可以拥有的深刻情感世界。

电影《小小的我》以一种真诚而深刻的方式,将镜头聚焦于脑瘫患者的生活现实。这部影片站在平等的视角,细致地关注并展现了这一群体的日常,它不是一部利用特殊群体来吸引眼球的作品,也不是那种充满励志色彩的成功故事,更不是关于逆天改命的传奇。影片避免了将这类人群的生活奇观化,没有放大他们经历的苦难,也没有表现出高高在上的同情。相反,它展现了对这些个体的真正尊重,以一种平和而真实的方式,呈现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院线电影中的新叙事

关注被忽视的声音

近年来,主流院线电影的创作视角经历了显著的转变,从以往偏好的宏大叙事、英雄史诗和权威声音,逐渐转向关注当下现实、普通人的生活乃至边缘群体的故事。这种转变是艺术创作成熟发展的自然结果。

以2024年8月上映的《刺猬》为例,该片细腻地描绘了俗世中的“异类”——王战团与他的侄子周正,这对“怪咖”之间跨越年龄的深厚友谊。而同年11月上映的《老枪》则讲述了一位因伤退役的神枪手顾学兵,在工厂保卫科的岗位上如何重新找到自我价值的故事。这些作品都在探讨一个共同的主题: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普通人的个体如何适应并赶上时代的步伐。

另外,院线电影开始将镜头对准那些与疾病抗争的人们,关注他们的生活和情感。例如,由易烊千玺主演的跨年档影片《送你一朵小红花》(2020年12月31日上映),细腻地描绘了长期与脑瘤斗争的孤僻少年韦一航,如何走出心灵阴影的故事。3月30日上映的《我们一起摇太阳》则展现了两位身患重病的年轻人如何相互扶持,共同寻找爱与力量的温暖故事。而10月19日上映的《816》则讲述了几个背景各异、性格迥然的家庭,他们的孩子都患有癌症,在“816”病房中,如何用乐观和爱来对抗生命中最残酷的现实。这些影片共同勾勒出了患病人的坚韧不拔与人性光辉。

此外,处于社会边缘、面临生活挑战的弱势群体,例如老年人、妇女与儿童,也开始大量成为院线影片的主角。例如,3月8日上映的《我爱你!》通过四位老人在生命暮年所展现出的纯粹而热烈的爱情,温暖了观众的心。4月19日上映的《年少日记》则深入探讨了原生家庭的创伤,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揭示了成长过程中的隐痛。9月15日上映的《出走的决心》则讲述了一位50岁普通女性,在承受了丈夫和家庭的沉重压力后,勇敢地选择了自我救赎的出走之路。

比起过去常常以成功人士作为影片主角的影片,上述这些影片试图去关注、理解和感受那些在社会中的相对边缘的人们,展示他们容易被忽视的生活状态和基本需求。这些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成为当下院线电影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正如《小小的我》中刘春和所说“我也是一个普通人”,这些影片不仅能够触动我们每个普通人的人心,也激发了社会对这些议题的更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记者:邢媛 编辑:邢媛 校对:高新

来源:新黄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