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琳会反转吗?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4-11-20 11:19 2

摘要:如果不离婚就是反转,那我觉得会。因为离婚对任何一对结婚多年的夫妻,都是伤筋动骨的。代价极大。

会不会反转,先说什么叫反转?

如果不离婚就是反转,那我觉得会。因为离婚对任何一对结婚多年的夫妻,都是伤筋动骨的。代价极大。

如果麦琳李行亮从现在的不幸福,变幸福。那我觉得不会。

因为他们两个身上都有着各自的底层问题。

李行亮的问题我后面再写。

今天就抛开李行亮先分析一下麦玲身上的底层问题。

麦琳,表现出一种「混乱」和「矛盾」感。

至少前5集都是这样。

我认为, 不管有没有李行亮,都不影响这种感觉的出现。

比如:

她说自己不奢求物质条件优越,也不喜欢昂贵的东西,只想要李行亮的爱。

但张泉灵问她怎么才能感觉到爱,她又说,李行亮送个包,她会觉得有面子。

她从一开始就不断说自己多爱李行亮,没他不行,最大的希望就是他幸福他快乐。

但李行亮在意的音乐事业,她又不感兴趣。

她提到李行亮专程打飞的给她买青团,其实能看出来是挺开心,带着点小炫耀的。

但她表达出来的,是“不是我喜欢的口味,也就还好”。

直到最近两期,当她看到画师给她的画像不够好看,委屈大哭。

但面对李行亮的询问,她又不承认自己不开心,坚持说只是“累了”。

然而,这个情绪不好显然蔓延到了第二天,以至于她一反平时勤俭持家的人设,非要让葛夕给她买七十块一只的熏鸡,葛夕为了哄她,直接把当天的预算干掉一大半……

这一整套操作下来,不得不承认,观众的观感很难愉快。

她说的和做的不一样,今天说的和明天也未必一样,至于她心里想的和表现出来的,更有可能是截然相反。


其实这种混乱和矛盾的感觉。

叫做,她的「自我同一性混乱」。

自我同一性,最早是美国新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来的,它的定义是,个体把自己各方面认知,情感,价值整合成连贯一致的自我形象和身份。

好比说,我现在很渴,于是我去喝水。

我现在很难过,于是我哭一场。

我看上一个东西,正好买得起,于是果断拿下。

我想要考上好大学,就去好好努力读书刷题。

这些都是自我同一性做得很好的表现,宝想要,宝得到,人就很舒展。

但很显然,现实中多数时候,我们难免会有一些事与愿违。

你很渴,但现在没有水给你喝,或者你现在正在跟人聊天,不太方便起身去喝水。

你很难过,但现在的场合不适合你直接哭出来,甚至你得装作若无其事,强颜欢笑。

你喜欢的人不愿意跟你在一起,在一起的人你又不喜欢。

等等这一系列的事与愿违,如果我们没法处理好,就会导向,自我关系没法统一,整个人没法自洽,呈现出来的,就是前面提到的,拧巴,别扭,矛盾,难受。

埃里克森也提到了,自我不同一会有什么具体的表现呢?

1、情绪波动大:

整个节目基本上麦琳最情绪化,经常就会哭,就会崩溃,就会发脾气。

2、内在矛盾难以决策:

很典型的就是那个鬼打墙问题——麦琳其实也想收到贵重礼物,但李行亮想买,她又嫌贵,不舍得,李行亮坚持买,她就去退掉,李行亮不买了,她打从心里又还是想要,得不到就难受……

她自己也没有搞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到底什么能满足她的心趴。

3、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

就是那句,我离开李行亮,生活质量会火箭式飞升。

这不就是没有自我认知吗?她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如何提高生活质量,才会那么笃定地说,哪怕只是找个月入两三千的工作,依然能达到她心目中的“生活质量”。

4、低自我接纳,时常自我批判:

这点主要体现在她的容貌焦虑上。

隔三差五就要问李行亮自己是不是胖了丑了,站在黄圣依旁边连跳舞都不自在,觉得自卑。

直到最后,被一张不够好看的画像彻底搞破防。

5、容易被外界评价影响:

能看出来,麦琳非常在意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全程一直在强调自己的某些“人设”。

比如很爱李行亮,比如勤俭持家,贤惠等等,而且,这些评价一旦被挑战,她就会非常焦虑。

所以她没法说出自己想要一个包,而是拐弯抹角地去试图“修饰”这个想法,非要说自己打从心里不想要,只是觉得“有面子”等等。

6、关系中冲突增多:

这个是最明显的,和李行亮基本从头吵到尾,就像李行亮说的,每次看到她生气,下意识反应都是,我又摊上事了。

以及最后熏鸡事变能看出来,她不仅和李行亮的冲突多,和所有人相处,她好像都很容易制造冲突,很容易不开心。


所以这么看下来,麦琳那些让人困惑,不舒服,甚至是不太喜欢的行为,其实都能对上号,归根结底,就是她的自我不同一,导致了一系列的迷惑行为。

而事实上,这种自我不同一导致的拧巴别扭,以及相处中的不适感,其实并不仅仅发生在麦琳一个人身上。

如同一部分网友说的,他们不喜欢麦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从麦琳身上,看到了一部分自己身边人的缺点,甚至,也看到了一部分自己的缺点。

看到了我们每个人,可能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点的,自我不同一所带来的不自洽。

我们每个人从青春期开始,几乎贯穿一生的自我课题,就是找到一个舒服的“自我”。

让我们的每一种情绪,欲望,能力,目标,能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和稳定,也就是这很多个自我的切片,能大概达成一致。

而这个实践的过程,并不简单。

自我不同一的常见原因,可能是身份危机。

简单说就是,找不到对自己的定位,找不到我到底要什么,到底喜欢什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常见的身份危机,比如一个刚高考完的学生,之前十几年人生只有一件事,我要高考。

考完了,一下子如释重负,但同时也会开始迷茫——那我之后该干什么呢?

我大学要学什么专业,参与什么社团,要不要交朋友,谈恋爱,找实习……

通通不知道。

这个时候,他的迷茫,就是一种身份危机。

再比如有些年龄大的人,退休了,看起来有钱有闲,生活应该不错。

但他可能反而觉得空虚,觉得“没意思”,其实本质上,也是身份危机——他工作了一辈子,“员工”的身份已经是他的一部分了。

突然抽离出这个身份,他也会觉得别扭。

另一个自我不同一的原因,是身份冲突。

前者是找不到身份,后者是身份太多,不知道该选择和侧重哪一个。

比如被讨论过很多次的,年轻人应该先成家,还是先立业?

其实这个问题本质上是在问,当我“员工”的身份,和“丈夫/妻子”的身份,甚至“子女”的身份,“父母”的身份冲突的时候,我应该怎么办?

比如,我明明想要趁着年轻先搞事业,但我身边每个人都催我结婚,而这个时候,如果我没有一个坚定的内核,我不能明确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就很容易被外界的声音带偏,开始内耗,纠结。

也就是,发生了因为身份冲突而导致的,自我不同一。


可能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麦琳这个人的讨论度这么高,为什么这么多人在她身上,好像找到了某种情绪的投射?

也许是因为,我们或多或少,都从她身上,看到了某个关于“自我不同一”所带来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我们自己,以及身边的人身上,也都存在某些影子。

毕竟自我同一性,是个与所有人,也与一个人的人生绝大部分阶段,都息息相关的课题。

那么,对这样一个课题,我们能有什么办法来进行一些主动的探索呢?

方法当然是有的,但在此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明确一个心态,就是自我同一性的探索,往往没那么顺畅,伴随着挫折,反复,挣扎,以及不断把过去的自己推翻重建等等。

所以,要想完成这样的探索,我们最需要的,是一个持续的积极心态。

做好心理准备,找到完整自洽的自我,不是简单的事情,它可能会失败很多次,需要一次又一次从失败的探索中站起来,再去探索下一次的勇气。

就像是我们找工作一样,可能要试过好几个行业,换过好几家公司,才能找到大致满意的。

这个过程几乎是必然会发生的,其中要付出的试错成本,也是必然存在的。

好,明确这一点之后,我们再来讨论具体方法。

首先,在思考“自我”的时候,列出思考清单。

往大了说,类似于那个哲学三问,我是谁,我该去哪,我该做什么?

当然我们没必要搞得这么宏观和抽象,我们对自我的思考,可以更落地,更具体一些。

比如,试着问问自己,上一次让我感到真正意义上开心的事,是什么?

我和谁在一起的时候,是最放松,最自然的?

古往今来的名人里面,我最钦佩谁,最想成为谁,为什么?

从这些问题里,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对自己的思考和启发。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总结自我。

它可以具体到,就是这个周末,我要完成几件事情,可能包括买菜做饭,收拾房间,和父母打电话,和朋友聚会,读一本书,跑五公里等等。

然后从中去感受,我做每件事的时候,分别是什么样的感觉。

哪些事让我放松,哪些事让我有成就感,哪些事让我兴奋。

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也会有助于,让我们找到“真实的自我”,找到自己的情感,价值和目标所在。

第三,多跟自己对话。

其实有些时候,我们之所以无法明确自己的同一性,有可能是因为,外界的声音太多,太杂了。

总会有人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人的成功和幸福是有固定标准的,你得有钱,有地位,结婚生子,等等等等。

说得多了,可能我们自己就都信了,这就是我要的。

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年入百万才开心,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30岁之前结婚才觉得人生有意义。

外界的声音,很多时候过于喧嚣,反而会淹没我们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而如果一味盲从,有可能的结果就是,我们可能在外人眼里过得不错,但内心总有一个隐约的声音在说,这不是我要的。

这也是自我不同一的表现。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可能就是耐心和自己对话,听一听自己内心那个哪怕很微弱的声音,它到底在说什么?

它想要世俗的成功吗?还是它想要自由,想要爱情,想要陪伴家人,想要一个人静一静?

再多来自外界的标准都只是参考,自己心里的,才是属于“自我”的答案。

最后,有时候也可以试着自我突破,尝试一些原本没有做过的事情。

这可以是个很大的决定,换工作,换行业,换城市,换另一半。

但更多地时候,它其实就是个很微小的改变,去培养一个新的兴趣爱好,做个手工,探个店。

看一场陌生的电影。

选择一条没走过的路,上一辆没有坐过的公交车,去看一看这个城市自己没见过的样子。

等等。

这些事情本身可能很小,也不一定能对自我探索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但它至少也代表了一种积极的态度,我的生活是可以有变化的,我可以不断地在我的世界里挖掘到新的东西。

如果有一天,我对当下的自己不够满意,对当下的生活不够喜欢,那么,我一直都会有突破自己的能力。

我可以像找到一条新的公交线路一样,找到一种新的,我更喜欢的人生。

来源:茉莉姐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