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娜娜最新艺术展被全网集火骂!85块一张门票就看个草稿墙?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4-12-30 14:53 2

摘要:该博主随后发声,照片不全是欧阳娜娜艺术展上的,也有附近摊位拍的。

起猛了!昊娜CP复活了?

网友去看欧阳娜娜音乐会,没想到刘昊然也在观众席!

2015年欧阳娜娜在北京开演奏会,那会他忙着拍戏没去成。

今天把这场10年之约补上了,还有点好嗑…

其实除了演奏会,欧阳娜娜没拍戏这段时间各种小活动遍地开花。

前段时间又双叒叕开了个艺术展,有博主看完以后晒出买家秀👇🏻

图源@吖嘁

网友们立刻炸了锅,评论区骂什么的都有,深表疑惑的👇🏻

开麦激情吐槽的👇🏻

而且她85元一张的门票卖的比故宫(旺季)、国家地理展览还贵👇🏻

辣评:欧阳娜娜的草稿已超越莫奈、毕加索、梵高真迹👇🏻

网友的小嘴舔一口能被自己毒死,但确实骂早了。

该博主随后发声,照片不全是欧阳娜娜艺术展上的,也有附近摊位拍的。

负面评价这么多,欧阳娜娜到底展了些啥呢?

羊来扒一扒,大家一起看看这波她被骂得冤不冤…

当草稿变成艺术品

展览在深圳市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登场,从12月14日持续开到明年3月9日结束。

主题是“Love Letter ”,代表欧阳娜娜给观众一封爱的信件👇🏻

为了诠释主题,选取了乐谱、信笺、邮包、礼物作为情感的寄托与表达载体。

用涂鸦、雕塑、装置及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这一概念。

打着欧阳娜娜艺术展的名义卖票,其实是杨千、陈依纯、墨子、刘艾琪四位艺术家和她共同呈现的。

看过的观众说展厅很大但展品并不多,前后不到10分钟就看完了。

欧阳娜娜到底创作了啥?let's 欣赏!

复制粘贴的便签👇🏻

只是换了下纸张的颜色,文字内容都一模一样…

碎碎念的小纸条👇🏻

一些突如其来的情话👇🏻

and一锅心灵鸡汤👇🏻

不得不说,确实有点心理素质在身上…

除了这些作(cao)品(gao)被吐槽,“欧阳娜娜展览”这个说法本身水分也很大。

占地面积最大的俩装置,其实是别的艺术家跟她合作完成的。

欧阳娜娜&梁星昊(左)、欧阳娜娜&王浅依(右)

另有两个大型装置结合了音乐、色彩、光影等形式颇有艺术感,被打卡次数最多。

可它俩都是别人独立创作的,跟欧阳娜娜没任何关系👇🏻

杨千《幽暗之上》(左)、墨子《Endless》(右)

跟她“有关”且唯一值得说道的便是《天使乌龟》系列雕塑,被粉丝大夸特夸。

作品由十只天使乌龟组成,灵感源自她过去养的小乌龟——大富。

未经涂装的小乌龟象征着最初的她,是裸露的、纯白无瑕的👇🏻

身上涂满杂乱线条的代表遭遇恶评的她,被外界的舆论肆意涂抹👇🏻

小乌龟头顶上长出了花,龟壳上长出了星星,意味着她开始追求梦想👇🏻

电视循环播放欧阳娜娜拉大提琴的画面

创意和想法确实可圈可点,但是!这是艺术家刘艾琪独立创作的啊!

对人生经历进行艺术解读,欧阳娜娜本人甚至不如一个旁观者深刻…

回看欧阳娜娜过去的艺术展,会发现思考和表达一直都很少,更多只是对自我的欣赏和展示。

2021年她办了第一场艺术展“藏”,入口和出口分别放了她4岁(左)和21岁(右)画的两幅画👇🏻

说实话没觉得区别很大…

倒是呼应了整个展览的主题——回顾她这一人生阶段的经历。

于是乎,展品是她的照片墙和四位摄影拍的高清写真集…

隔年,她又在三里屯包了栋楼办了场名为“Live Today”的展览,画风越走越偏。

6层楼的展厅没啥艺术展品,摆了一些复古游戏机和乐高玩具,搭建了唱片店、溜冰场、少女风格的卧室等场景…

设置了餐饮、小卖部、周边商店,陈列着赞助商的灯牌,像搞完装潢的商铺开业迎新👇🏻

4楼开设的酒吧更让人大开眼界!

欧阳娜娜特调酒精饮料——蚂蚁竞走十年了,85元一杯👇🏻

便宜点的有“我在三里屯很想你”、“我爱你但是我不说”75元一杯。

“在一起还是忍不住想你”、“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这里”38元一杯👇🏻

她甚至把这些土味情话做成了同款路牌👇🏻

是羊不懂艺术了🙏🏻

紧接着,她又在一片骂声中推出了“nabi”品牌,聚酯纤维的材质卖的却不便宜。

两双袜子168,一个眼罩148,一条围巾388,一件浴袍988…

定价引发了不小争议,但所有产品都很快售罄了。

换个角度看这事,一切就合理了。

女明星和粉丝之间圈地自萌的“爱的互动”罢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次的展览也是同样👇🏻

展览的参观者大多数都是她的粉丝

娜娜妈妈傅娟每次都参与策展,特意在现场设置了粉丝写信互动装置。

整个展览含娜量最高的地方就是卖周边的店铺,商品五花八门:

冰箱贴、T恤、卫衣、帽子、帆布包、袜子、手机壳、明信片、挂件、本子、火漆印章套装、水杯、抱枕、玩偶、餐垫、钥匙扣、胸针、飞盘、发夹…

从大提琴家、演员,到歌手、vlog博主…欧阳娜娜身上的标签越贴越多。

如今顶着艺术家的title搞潮牌、卖周边,名气变现像呼吸一样简单。


当女明星成为艺术家


兴趣爱好广泛也好,多栖发展也罢,娱乐圈的斜杠青年并不少。

有些阅历颇丰的女明星跨界当艺术家,她们的展览画风跟欧阳娜娜的“青春少女稚气风”截然不同。

朱珠:艺术与生活密不可分

朱珠的家各种藏品琳琅满目,让人幻视艺术画廊👇🏻

走廊一边挂着沈涛的《烟花》,底下铺着清代的老虎地毯。

另一边挂着王健的《倾城之恋》,色彩明快趣味盎然👇🏻

英国国宝级艺术家Trancy Emin的霓虹灯手写字被她搬进了家里,客厅的挂画是黄晓亮《无题》👇🏻

儿童房内挂着艺术家萨拉·博格纳的蛋彩画《四位绿圣女》(左)和彭博的《积尘0811》(右)👇🏻

她的藏品多到这几天甚至开了一场私人晚宴,邀请众人前来品鉴。

作为艺术狂热爱好者,她说:“当荷尔蒙减少时,艺术让我感觉我还活着。”

不久前,她携手艺术家谭不如在她过去住过的一栋老式公寓中开了一场女性题材艺术展——《衣娥》。

在房子的主人成长、搬离、拥有新的生活后,动物属性的“衣蛾”会蚕食房间里遗留的食物残渣、掉落的头发、蜕下的死皮…

而人类属性的“衣娥”也可以从那些生活痕迹中缝制、编织出一个人的过往。

走廊挂着朱珠年轻时的旧衣物拼贴画:鲜艳的红唇、奔腾的天马,绚烂的蝴蝶、枪支与玫瑰…

繁杂艳丽的元素,堆砌成她那颗洒脱不羁,想征服世界、四海为家的心。

浴室里形态各异的卫生巾高高悬挂着。

当初潮来临以后,意味着女孩蜕变成女人,生命可以孕育另一个生命。

房间地板上散落着的织物象征从母体脱落的细胞,上面悬挂的布匹缝上了蕾丝、贴身衣物以及宝宝的尿布和袜子…

这一时期的朱珠进入了孕育阶段,母性让她变得更温柔恬淡。

粉色的被单是朱珠妈妈的嫁妆,她把原本的破损撕裂成蝴蝶的图案,微风拂过它也随风摆动。

生命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破茧成蝶中,完成了周而复始的传承。

谭卓:用艺术拓展语言的边际

如果说朱珠对艺术的追求是收藏为主,那么谭卓更倾向于变成创作者。

很多人只知道她是个剧抛脸,拥有整容般的演技。

《我不是药神》饰思慧、《延禧攻略》饰高贵妃、《误杀》饰阿玉

却不知她在演艺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毅然投身于艺术创作当中。

她说:“和跨界无关,我在用艺术拓宽自己的语言边际。”

2020年,她的处女作《无限可能的Baguette》在艺术展上大放异彩,后来还被Fendi的罗马总部收藏了。

她以Baguette包为基础,大胆采用装置形式,让一支火箭摆脱地心引力从手包中起飞。

火箭承载着个人的幻想,让被压抑的现实情绪和能量得以被释放。

这种狂热的意象也很像她本人,生命不息、折腾不止,永远熊熊燃烧。

2021年,她又创作出大型艺术装置《下午茶》。

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一处玻璃装置差点意思,她立刻要求连夜开炉重烧。

在她看来,作品既然是想通过封闭的环境传达对口罩时期压抑状态的反思,装置的密闭性必须较真。

2024年她又开了新展《不现时》,意为“不是现在的时间”。

概念来源于一个哲学观点:以另外一个视角从未来看过去,体味维度的变化。

她的拼贴画不带玻璃遮罩直接贴在金属板上面,意味着一旦出现问题作品就会完全毁掉。

但她要的就是这份赤裸坦陈的、暴露在外的勇气。

画面中的人物都是一些没有脸、没有器官的身体碎片,背板也没有设置边框,充满未来感。

一如她的世界观——天地无垠,每个人也只是浩瀚宇宙的一个碎片。

她习惯通过超现实的场景设定,让人对未来科技与生命的走向产生思考。

《启示录》便是其中最出名、最经典的一件作品👇🏻

在这部作品中,谭卓以数字人的形象出现,身体由机械与金属构成。

数字人不断敲击键盘,与屏幕联通的打字机以十分钟的间隔频率,输出印有不同信息和符号的纸张。

这机械重复、毫无情感的动作引发了不少打工人的共鸣👇🏻

人物是虚拟的,可随机掉落的纸张又是真实存在于这个物理世界的。

不少观众蹲在地上挑选那些带着金箔的纸张。

就连谭卓的儿子也成了其中一员。

人人都盯着带金箔的纸张,却忽略了纸上面那些不具备情感色彩的符号。

基因链、化学公式、阴阳八卦、宇宙图腾、钱币标志…

可如果这些符号都失去意义,那么人类疯狂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呢?

当艺术注入女性主义


艺术创作中关于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的思考,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

一个人物不得不提,女性主义艺术开山鼻祖——朱迪·芝加哥。

她原来姓科赫,婚后姓杰罗维兹,后来她选择用出生地城市“芝加哥”取代父姓和夫姓。

改名是她迈向女性主义的第一步

在“girls help girls”的口号还没有提出来之前,她已是女性互助的积极践行者。

1970年,她建立了史上第一个以培养女性艺术家为目标的艺术项目,帮助更多女性成为艺术家。

两年后,她又组织了首次女性主义艺术展《女人之屋》,每个房间呈现着女性不同的痛楚。

厕所的壁柜把女人固定在生活的陷阱之中(左),堆满卫生巾的垃圾桶揭示着女性无法承受的沉重经期(右)👇🏻

展览结束后,房子和艺术品都被拆毁了

而她最出名的作品,便是1979年创作的视觉史诗装置艺术——《晚宴》。

晚宴的餐桌是一个边长14.63米的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象征着平等。

每一边13个座位对应13位女性,一共是39个餐桌👇🏻

为什么是13个座位?

一是为了调侃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是一场专属于13个男人的盛宴👇🏻

耶稣和他的弟子们

二是朱迪·芝加哥以一种先锋姿态反抗人们对女巫的偏见。

因为女巫聚会的成员人数是13,欧美民众普遍认为13这个数字不吉利。

13号门牌用12A代替,剧场没有13排13座,电梯从12楼跳到14楼👇🏻

传统观念认为绘画和雕塑是专属男性的主流艺术,纺织、刺绣和陶瓷等是属于女性的边缘艺术。

她便在餐盘上印上有象征女性生理器官的蝴蝶和花朵图案。

在桌垫上绣39位女英雄的名字,以及她们各自成就的象征性图像和符号👇🏻

在陶瓷地板上用金色手写了999个从古至今杰出女性的名字👇🏻

其中包括美国现代舞之母伊莎多拉·邓肯、现代主义之母乔治亚·奥基夫和传奇画家弗里达·卡罗…

这是朱迪献给她们的赞美诗,更是她对所有伟大女性的一次集体致敬!

基于共通的性别视角,女观众更容易洞见女性主义艺术家作品中的深意。

中山美穗生前最后一条ig,分享的正是她看了路易斯·布尔乔亚的展览后拍下的那条手帕:

"I have been to hell and back. And let me tell you, it was wonderful."

我曾于地狱往返,我告诉你,那里棒极了👇🏻

布尔乔亚出生在巴黎一个地毯富商家庭,家境优渥。

可她童年时受到监禁,后来父亲出轨、母亲离世,自己患上抑郁试图自杀又被亲人漠视…

父亲重男轻女,最爱在饭桌上以橘子的橘蒂开玩笑,讥讽她的性别👇🏻

愚蠢的幽默让她倍感羞辱,也引发了她关于性别身份的思考。

后来她把这些创伤化成灵感,以出走和逃离为母题,表达自己对女性身份和家庭创伤的思考。

她71岁成名,80岁迎来黄金期,直到98岁逝世前,还在不停创作。

在“雅努斯”系列青铜雕塑的创作中,她将男女的性器官融为一体高高悬挂,使它们不停旋转、移动。

以此表达她的性别观点:

性别并非二元对立的,男性和女性的身份是流动、相互连结的,不确定的状态恰恰是一种和谐。

78岁那年她创作的《无出口》,灵感源自于小时候目睹父亲与情人在楼梯间偷情的记忆。

楼梯没有出口,但它背面的小门悬挂着两瓣橡胶做的心脏,那是一个孩子对父亲隐秘的依恋,交织着爱与恨👇🏻

木质楼梯与两个球体象征男性身体器官

父亲把情妇接到家里一块住,还美其名曰是给她请的家教,母亲对此选择了视若无睹。

妈妈囿于家庭的泥沼,被家务钳制、受孩子羁绊,所以动弹不得。

就像她作品中的女人,她们的头部或躯干被房子束缚住、无法自由行动。

《女人的房子》

这种困于家庭无处可逃的感受后来被布尔乔亚在作品中具象化👇🏻

她一生创作出约60个“牢笼”

1997年,布尔乔亚创作的巨型蜘蛛雕塑作品《妈妈》震惊世界。

2015年,它拍卖出2816.5万美元(约1.97亿RMB)的高价,创下了女性艺术家雕塑作品拍卖的世界纪录。

蜘蛛是她作品中的经典意象,因为那是她心中的“母亲”。

妈妈像蜘蛛吐丝织网一样不停劳作,用纤细的四肢撑起家庭,隐忍丈夫的不忠,是为了将孩子护在柔软的肚皮之下。

如今,这些蜘蛛雕塑作为女性坚韧与智慧的标志性象征,屹立于世界各地👇🏻

想来一件作品之所以受欢迎,往往是因为其中寓寄了创作者对社会的关注、对普遍情感的表达、对艺术和美的思考…

时至今日,我们依旧期待更多女性艺术家从女性独特的生命经验出发,创作出带着性别思考色彩的作品。

这意味着艺术家要有一定的生命厚度和人生阅历,能在悠长岁月中沉淀出智慧结晶,还能在痛苦挣扎里反刍出一丝丝甜。

可是这一切对稚嫩的欧阳娜娜来说,显然要求太高了。

来源:新氧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