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吴淑媛等了丈夫周扬,整整七年,她为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在家乡苦苦守望,却没想到,那个她始终挂念的丈夫,早已另娶他人,还在延安有了新的家庭。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母亲其实早有察觉”,多年后,吴淑媛儿子说道。
吴淑媛等了丈夫周扬,整整七年,她为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在家乡苦苦守望,却没想到,那个她始终挂念的丈夫,早已另娶他人,还在延安有了新的家庭。
这份被辜负的情谊,吴淑媛是如何坚守到最后的?
吴淑媛出生在益阳官宦家庭,有着大家闺秀的气质,聪明温柔,做事干净利落。
16岁那年,吴淑媛嫁给了周扬,那个时候的周扬,还是意气风发的青年,话不多,骨子里透着一股追求理想的劲头。
婚后的日子没有锦衣玉食,但夫妻感情很好。
周扬在外忙碌时,吴淑媛操持家务,把日子过得井井有条。
后来周扬投身革命工作,吴淑媛也没有怨言,她很能理解,丈夫是为了国家大事奔波,作为妻子,自己要无条件支持。
吴淑媛变卖了自己的嫁妆,筹来的资金,都拿来支持丈夫的革命事业。
两人有过甜蜜的时光,一起在上海度过,那段隐秘而紧张的岁月,周扬忙于地下工作,吴淑媛就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为他提供后勤保障。
1934年,吴淑媛怀上了第三个孩子。
革命形势紧张,周扬不放心她留在上海,就把她送回了益阳老家待产。
临走前,周扬特地叮嘱她,一定要写信给他,把家里的情况,和孩子的近况都告诉他。
还特意留下一本浅绿色的信笺,吴淑媛至今记得,那是他从书店特地挑来的。
七年的漫长等待回到益阳后,吴淑媛的生活,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从上海那种紧张而忙碌的环境,突然变成老家的平淡与守候,很快就感到了一种,无法填补的空虚。
吴淑媛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还有肚子里的第三个孩子,日复一日地操持家务。
一个人面对家中的一切,要照顾孩子,又要应付亲戚朋友的关心,日子过得不轻松。
心里始终挂念着,远在上海的丈夫,相信丈夫在做大事,自己能做的就是守好这个家。
那时候通信不便,吴淑媛没有放弃和周扬联系。
每个月,都会腾出时间,写上一封长长的信,把家里发生的点点滴滴,写得清清楚楚,在信里告诉周扬,孩子们很听话,每天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
告诉丈夫,自己每天晚上都会想起,两人在上海的日子,盼着他能早点回来,全家团聚。
这些信,写得细致入微,有时甚至提到家里的田地,丰收了多少稻谷,孩子们学会了,哪些新句子。
这是吴淑媛唯一能让自己,感到和丈夫有联系的方式。
起初,周扬的回信还算及时,信里说得最多的就是工作很忙,暂时没法回家。
还承诺,等革命形势稳定下来,就一定接她们一起去生活,吴淑媛读到这些信时,总是感到心安。
相信周扬是个讲信用的人,也相信丈夫在外奔波,是为了更大的事业。
每到春节,吴淑媛都会用家里好的甘草,亲手做一罐甘草梅子,这是周扬喜欢吃的东西,她一边做,一边想,万一周扬突然回来了,能吃上一口家乡的味道,一定会很高兴。
这一罐罐甘草梅子,总是做好了又放坏了,再做好,再放坏。
吴淑媛不知道,丈夫什么时候能回来,只能靠这些小小的准备,寄托自己的思念。
可慢慢的,周扬的回信变得越来越少。
起初是每月一封,后来两三个月才一封,再后来几乎半年才有一封。
信里的内容,也从最初的关心家里,变成了寥寥几句,甚至只说“工作很忙,注意身体”,吴淑媛每次看到这样的信,心里都忍不住涌上疑问。
他为什么不多写一点?难道是真的太忙了吗?
吴淑媛开始觉得有些不对劲,试探着在信里问,什么时候能回来,周扬的回信总是含糊其辞,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
也许真的是革命工作太重要了,不能回来的原因,可能是安全问题,吴淑媛一直这样告诉自己。
可她心底的隐隐不安,却越来越强。
终于,有一天,在邻居家看到了一张报纸,报纸上写着延安的一些消息,提到了周扬的名字。
文章里还提到,他和一位女同志,他的学生,共同生活,已经有了孩子。
吴淑媛当时呆住了,整个人像是被雷劈中了一样,她拿着报纸,手止不住地颤抖。
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内容,也不愿相信,一遍遍看着那几行字,心里反复告诉自己,也许只是巧合,也许是别人写错了。
心里那点侥幸,很快就被现实击碎了。
吴淑媛没有当即质问周扬,而是继续给他写信,试图从他的回信里寻找答案。
从那之后,周扬的信再也没有来过,那种等待的煎熬,比听到真相更让人难受,吴淑媛每天坐在门口,看着远处的小路,希望能看到邮递员的身影。
但等来的,只有沉默……
心碎与无奈的结局无数个夜里,吴淑媛独自流泪,家里只有她和孩子,夜深人静时,一个人坐在床边,眼泪怎么也止不住。
她是那么爱周扬,从心底里相信,他只是因为工作太忙,或者革命形势太复杂,才没法回家。
可这样的安慰,没能持续多久,真相一次次撕碎了她的幻想。
村里开始有闲话传出来。
有人说,她等了七年,到头来不过是个笑话,也有人冷嘲热讽,说这个女人命苦,守着三个孩子,还等个没心没肺的丈夫。
吴淑媛听到了,从没对人解释过,没去哭诉,更没有指责过周扬。
还是每天早早起床,做饭、喂孩子、扫院子。
村里的人见她这样,也渐渐少了议论,内心到底有多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每当夜里孩子们睡着后,吴淑媛总是点起油灯,拿出那些已经泛黄的信纸,反复看周扬的回信。
有时候,会用手轻轻摸着纸上的字迹,仿佛能触碰到,那个远在延安的丈夫。
可那些信里的“工作忙”“形势复杂”,再也给不了她任何安慰。
吴淑媛试着给周扬写信,可是一封又一封寄出去,就像石沉大海,再没有任何回音。
这样的日子太难熬了,白天,她把自己忙得团团转,照顾三个孩子,操持整个家,似乎一刻都不让自己停下来。
可一到夜晚,那种空荡荡的孤独,就涌了上来,让她喘不过气。
吴淑媛开始感觉到力不从心,身体也一天天差下去。
从她生第三个孩子时,身体就已经落下了病根,加上这些年的劳累,和精神上的折磨,脸色一天比一天苍白,走路也越来越吃力。
对于自己身体状况,吴淑媛自己也有了分寸,只是让她放不下的,还是三个孩子。
大女儿才刚刚懂事,两个弟弟一个比一个调皮,村里人都说,这三个孩子像极了她,特别是大女儿,懂事又贴心。
吴淑媛总是看着大女儿的脸发呆,心里一边欣慰,一边又忍不住心酸。
她知道,自己可能撑不了多久了,害怕孩子们以后,没有母亲的日子,会多么艰难,更害怕周扬再也不回来,孩子们会没有父亲的照顾。
1942年的冬天,吴淑媛的身体彻底垮了。
开始发烧,浑身乏力,连从床上坐起来,都成了一件困难的事。
村里的郎中来看了,说是积劳成疾,再加上营养不良,病情很难好转,她躺在床上,看着屋顶发呆,满脑子都是孩子和周扬的影子。
病重的那些天,吴淑媛还试图勉,强自己下床做饭,挣扎着想去灶台,可刚走几步就晕倒在地。
大女儿吓得直哭,搀着她回到床上。
她看着女儿泪眼汪汪的样子,心里又痛又愧疚,轻轻摸着女儿的头,说:“妈妈没事,你是家里的大姐,要好好照顾弟弟们,知道吗?”
最后的日子里,吴淑媛显得特别平静。
对大女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妈妈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你们。”
她觉得自己,没有把孩子们的家守住,更没有给他们完整的爱,也不怨周扬,只是觉得,或许自己命里就是这样苦。
那一天,天很冷,外面下着细细的雪。
吴淑媛静静地躺在床上,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醒来,走的时候,屋子里很安静,三个孩子在床边哭成了一团,村里人也都沉默了。
她用自己的柔韧和执着,支撑着家庭,也用自己的爱守护着孩子。
可她没能等来,那个她爱的丈夫,也没能看到,孩子们长大成人,年仅35岁的她,带着满心的遗憾和不舍,永远地离开了。
后人的视角与反思多年后,周扬的儿子周艾若,提到母亲吴淑媛时,说了一句让人心酸的话:“其实母亲早就察觉了。”
她知道周扬已经另娶,而是选择了沉默。
也许她以为,沉默能够换回丈夫的愧疚,换回孩子们完整的家,可等来的,只有更大的失望和痛苦。
晚年的周扬提起吴淑媛,几度落泪。
对周艾若说:“我对不起你们的妈妈”,承认自己当年,对吴淑媛有亏欠,只是这份亏欠,已经无从弥补。
2007年,吴淑媛的百年诞辰,周艾若专程回到了益阳,为母亲扫墓。
站在母亲的墓前,放声大哭。
吴淑媛为家庭和丈夫,奉献了一切,却没有等来应有的回报。
她的生命中有爱,有希望,也有苦难和遗憾。
湖南卫视特别纪录片·《中国革命中的女性身影》
来源:小喵侃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