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拿多个第一,闫妮和蒋欣这剧真上头,芒果TV又拿到了收视王牌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4-11-19 23:00 6

摘要:这段话,很适用于电影电视的美术设计。而影视的美术,年代剧的美术风格因为有强烈的距离感、历史感,所以更容易被关注。

一个人所使用的物品,

能够反应出自我形象尤其是我们每天都在用的东西

是非常容易作用于潜意识的

——摘录自《断舍离》

这段话,很适用于电影电视的美术设计。而影视的美术,年代剧的美术风格因为有强烈的距离感、历史感,所以更容易被关注。

比如,陶瓷盆、粮票布票、蒲扇、缝纫机、三轮车送嫁……

一些社会背景的标志性元素,则会在很大程度上烘托人物形象,展现丰富故事背景,从而推动整个剧情的发展。

这两天即将迎来大结局的《小巷人家》,就因为题材贴近社会现实,不光上了热搜,豆瓣评分开分8.2,收视率破1,连续云合数据登顶,各官方媒体走心分享,网友热议不断。

不得不说,芒果TV这次又赌赢了,《小巷人家》在制作上从美术、置景、道具上的细节处理有相当细致的考究……

一、小细节,大洞见

为了还原这种充满温度的“中式小巷文化”,《小巷人家》在细节上大下功夫。

在道具素材的使用上非常考究,像是龟裂的水泥地面、斑驳不齐的红砖墙、随处可见的碎石和落叶等细节将小巷场景还原得十分真实。

无论是家中的陶瓷盆、收音机、黑白电视机等老物什,还是凭票限购、知青返乡、邻里围坐拜年等情境,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

不仅仅是大场景上的还原,在小细节上也是管中窥豹。

虽然黄玲和宋莹都是苏州棉纺厂的纺织工人,但两家的家庭成员不同,在家庭装饰上也能体现出人物的身份和脾气秉性。

比如,黄玲的丈夫庄超英是老师,孩子都是学霸,他家里除了饭桌还都有一张专门的桌子用于工作写字。

而宋莹家就只有一张吃饭桌子。

随着生活发生变化,家具家装也在发生变化——

筱婷长大后,要注意隐私了,因此就将阁楼做了一个隔间来作为她的床。

前期“学海无涯”字画下的柜子,到了后期也变成了更现代化的沙发。

时代的变迁,不就是体现在生活物件的变化上么。

《小巷人家》剧集横跨了将近三十年,剧集中并没有具体时间的标注和呈现,但观众却能根据环境、家居装饰、穿着打扮以及谈话内容,能清晰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道具的细致讲究源于整个剧组的用心。

在拍摄《小巷人家》之前,剧组为了道具的真实,会做大量调查,收旧物,甚至前往老旧的废弃楼房里进行搜集和寻找灵感。

这些精心的还原和设计,才让《小巷人家》能带给观众沉浸式观影。

二、旧传统,新精神

和传统的年代剧不同,《小巷人家》很少有大起大落的情节。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点滴真情的细腻呈现,突显了乡亲邻里间情感的流动和变化。

其中,最为打动人心的莫过于剧中所展现出来的“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前期的黄玲为了孩子们忍辱负重,面对公婆的刁难,选择维持表面的和谐。

但在大事儿上,黄玲绝不让步,公婆想让侄子住进家里来,黄玲为了给子女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舌战”庄家人,甚至提出了为了儿女可以选择和丈夫庄超英离婚。

大结局的时候,棉纺厂效益不好,黄玲被迫提前退休,为了不成为儿女的负累,主动办起来小饭桌,自力更生自给自足。

对于公婆的不公平,她没有选择断亲,而是依旧处于不远不近的距离。

黄玲是大事清醒,小事不计较,遇到核心利益冲突,直接发飙,有种“老娘不干了”的精神。

而宋莹则是个雷厉风行,不内耗的精神面貌。她的不内耗,来自于她的直接——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对邻居想把污水排到自己家的不满,直接叉着腰跟对方掰扯道理;帮助黄玲去怒怼没有眼力见上来补课的学生……

后面到了广东之后对待丈夫也是有啥说啥,想做生意就马上做生意,知道儿子和筱婷领证了也没有躲避,而是马上买票去苏州给庄家一个说法。

风风火火、雷厉风行,小中见大的性格,可太招人喜欢了。

上一辈人身上的“清醒”也传给了年青一代,他们遇到机会勇敢追求,大胆试错。

庄图南抓住了时代的东风考研留在了上海设计院,拿到了上海户口,解决了生计问题。

而林栋哲庄筱婷毕业后也踏上了时代的浪潮,从上海到广东、苏州,不断尝试和勇敢争取,最终两个人在上海汇合,靠共同的努力在上海购筑了小家。

而鹏飞高考失利后,主动出击,不怕苦不怕累跟着师傅学技术,跟着车队走南闯北增长见识;对于亲人,作为小辈,外公外婆去照顾老人是应该,但也要量力而行。

他感恩大舅妈黄玲的真心付出,事事维护大舅妈,不是亲子胜似亲子。鹏飞用实际行动证明,最坚实的后盾不是血缘而是真心。

通过剧中两代人思想和命运上的变化,观众可以看到80后乃至90后的命运,是如何被长辈们,尤其是妈妈们改变的。

她们不再是年代剧里常见的奉献型的母亲角色,更不是男性主角的背景板,她们形象生动、鲜活、真实,是那个落后的年代里,勇敢改变,勇于对传统说“不”的人。

三、人变老,情永在

列斐伏尔认为:“已被生产出来的空间是可以被解码和被解读的。这样的空间包含着一个意义化的进程。”

纵观近年来的年代剧,发生在不同地域的剧集故事呈现出各具特色的物理空间,而形态各异的物理空间既深刻参与了叙事,又成为受众观看的一部分。

这次《小巷人家》将目光聚焦在苏州,我们可以看到苏州在时代大背景下的变迁。

同时随着人物的成长路线,空间也进一步延展,从苏州到了上海,从苏州到了广州;包括后期,长大成人后的年轻一代留在了上海。

当年的上海还是个不够发达的沿海城市,还在建设中的城市,伴随着浦东、浦西的开发,城市建筑越来越多样化,不仅仅是传统的弄堂,商品房越来越多,高楼林立,有了先进城市的面貌。

包括人和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也越来越远,黄玲和宋莹原本是住在一个小院,一墙之隔;慢慢地,演变成苏州广州的半个中国的距离。

变的是物理距离,不变的是彼此之间的情谊;小巷的人慢慢走出,但小巷人情仍在。

即使已经完结,但在平行时空故事仍在延续。就好像剧集之外的我们,远在天涯海角,却在此时此刻共同欣赏这部《小巷人家》。

来源:1号唠嗑员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