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0万粉、月入百万,她的父母还不满意?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4-12-27 21:06 4

摘要:李蠕蠕,短视频平台的超头博主,粉丝高达2400万,按理说这辈子不愁吃穿了。

2400万粉、月入百万,她的父母还不满意?

李蠕蠕,短视频平台的超头博主,粉丝高达2400万,按理说这辈子不愁吃穿了。

但在看到她最新的抖音纪录片《生活闪亮时——蠕蠕想第一》中,才有点意识到原来再优秀的人难逃窒息的原生家庭。

坐拥2400万粉丝的李蠕蠕(本名李如儒),被网友赞为「继papi酱之后没有瓶颈期的博主」。

视频里的她总是激情昂扬、才华横溢,不签任何公司,一个人活成一个团队:

可现实中的李蠕蠕,并不快乐。

在最近播出的抖音纪录片《生活闪亮时——蠕蠕想第一》中,短短十几分钟的视频里,她几度情绪失控。

作为头部博主,李蠕蠕有着几近病态的流量焦虑。

自从做短视频后,没休息过一天。

很累,却不敢停。

并不是李蠕蠕留恋流量带来的商业价值,而是源自她深重的心理阴影。

从小在打压式教育下长大的她,拼命想向父母证明:我可以拿第一。

但父母面对她的疲惫和伤痛,却冷漠至极。

当记者问李蠕蠕的妈妈:「你觉得她累吗?」

妈妈笃定地反问道:「年轻时候就是应该累一点。今天累了,睡一觉,不就好了吗?为什么要停下来呢?你躺平了,你就快乐了吗?」

可以说,句句踩在当代年轻人的雷点上。

比起爱她,父母更爱女儿带来的光环。

而且这份荣耀,不能停。

李蠕蠕,很累,很孤独。

而她的父母,对此无动于衷。

李蠕蠕的爸妈是非常典型的中国式父母。

父亲爱说教、爹味十足。

每次女儿的视频一发布,立马前排点赞、监控流量。

这一期流量还行,10分钟,3733个赞。

还可以。

平日里点评指导也没少下达:

你的作品一定要传递正能量,而且你要维持下去,这个维持还得是有质量的维持。

至于李蠕蠕为了这份维持有多累,他并不关切。

纪录片里有一幕戏剧性十足。

当李蠕蠕发布视频后盯着手机焦灼不已,坐立难安时,爸爸正和记者吹嘘自己的理想主义和诗歌情怀,兴到浓时朗诵起李白的《将进酒》:

越来越激昂的语调,越刷越快的手指……父女间的悲欢并不相通。

李蠕蠕的妈妈则有种明显的割裂感:

明明强势犀利,却下意识地在外人面前扮演「慈母」。

从芜湖来深圳看望女儿,一见面就亲昵拥抱,还做了一桌子好菜,在饭桌上优雅地说着漂亮话:

我从来没有约束过我女儿。

我们从来不互相攻击,特别是不骂她。

我们从来不骂她。

或许是习惯了妈妈的掩饰和表演,李蠕蠕并没反驳,只是闷头吃饭。

后来在记者的再次提问下,妈妈才承认:小时候不仅骂,还打过她。

她边洗碗边笑着说:「对于真实的家庭来说:骂、打,不也很正常吗?讲不过她不就要打,对不对?」

当李蠕蠕说小时候有一件事挺伤她心的,妈妈立刻面露不悦,不高兴女儿在镜头前说自己的不是。

都没问女儿究竟是什么事,直接敷衍决绝地回应:「那我肯定不记得。」

那瞬间,李蠕蠕的表情僵在原地。

满脸的不可置信、失望、被刺伤,仿佛还是当年那个迷茫脆弱的小女孩。

无论是面对眼前这个情绪不稳定但功成名就的女儿,还是多年前从未拿过第一、惶然无助的小女孩。

李蠕蠕的爸妈,都是淡漠的。

孩子在他们眼里早就被工具化了——是给父母脸上增光添彩的工具。

不能达到这个目的,便一无是处;

即使达到了,你也永远没资格来质疑家长的权威。

父母只关心她飞得高不高,却无人在意她累不累。

他们永远高高在上,把孩子的成就内化为自己的勋章,却不会俯身倾听孩子的痛苦,哪怕一次。

更可怕的是,这种家庭模式其实非常普遍。

打压式教育的确是中国几代人的成长痛点,很少有人能够逃脱。

它普遍到,跟家庭贫富、父母的受教育程度都关系不大。

李蠕蠕的原生家庭可以说算是高配了。

妈妈是医院护理部的主任,爸爸是80年代的大学生,毕业后一直在大学里做管理工作。

父母都受过高等教育,平日在外人眼中也知书达理。

但并不妨碍他们对「不够优秀的」孩子动辄打骂,甚至说一些很难听的话。

难听到,如今的李蠕蠕都张不开口复述,想到就会颤抖、痛哭。

童年时父母的一时气话,对孩子来说,是不会好透的伤疤。

谎言也是。

小学时,妈妈坚决不让李蠕蠕留长发,说是学校不给,实际上是怕「女孩子爱漂亮会分心」。

李蠕蠕参加省市级的英语听力比赛得了三等奖,全校就她一个人得奖。

当她兴高采烈地拿着奖状回家,妈妈没有夸赞,没有庆祝,而是质问:

你为什么不是第一名?

李蠕蠕撕了那张奖状,也至今没从十几岁的自己走出来。


此后的人生,她拼命想证明自己能得第一,却屡屡失败。

大学时一有主持人比赛就报名参加,毕业后如愿成为主持人,却在台里评选年年最后一名。

参加《奇葩说》被同事穿小鞋举报,接到领导电话宣布被辞退。

做短视频,是她觉得唯一可以拿一个很高名次的东西。

小时候爸妈希望你是全班第一,全校第一,我做不到。所以我就希望,一直不要掉下去。

打压式教育的影响是如此持久。

以至于当爸爸肯定李蠕蠕的数据和内容还不错时,她依然在否定自己:一般,真的很一般。

哪怕父母并没有给她真正的关爱和肯定,她也执着地相信:父母是这个世界上她最爱的人。

也再次印证了这句话:孩子受到来自父母的打击后,不会停止爱父母,而是停止爱自己。

其实李蠕蠕也知道,与原生家庭的和解是一种虚妄:

很多人不仅仅是想向父母证明自己,我觉得更多是希望,让父母理解自己吧。

但是其实,也许真的没有办法理解。

而她至今还没能走出来。

李蠕蠕的优秀肉眼可见。

脚本构思、道具、化妆、打光、摄影、配音、剪辑、商务等,都是她一个人完成。

无论是节目创意,还是拿捏、模仿不同人物的精髓,都能做到全网无代餐。

从最早的TVB系列,到《当销冠过年回家》、《不同民族的新娘婚服》等爆款,作品品质一如既往的高。

背后是她不为人知的勤恳和严谨:

为了掌握销冠的销售套路,李蠕蠕读了十几本销售管理类的书籍。为了视频中一两秒的露出画面,她练习佤族甩头舞练到脖子扭伤。

有才华、有洞见、有执行力,李蠕蠕的魅力在许多网友看来,已经超过了她所模仿的对象。

她模仿了那么多人,可我现在都想不起来了,只知道李蠕蠕。

凭一己之力站在流量巅峰,李蠕蠕的身上却看不到自满得意,而是与焦虑同行。

包括选择一个人的工作方式,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多厉害,只因这样更自在——她早已习惯与孤独共处。

尽管常常主动和父母深聊,但结果显而易见,只有无奈:「也许,更应该和自己和解。」

李蠕蠕现在的状态就像一根绷紧的弦,明知快绷不住了,还是不敢放松。

也许她在等的,并不是评论区里粉丝那句让她泪目的:「你就算一年不更,我也会很期待。」

而是从爸妈嘴里说出来的「你就算不更,我们也爱你。」

也许,与原生家庭的伤痛实现切割的唯一办法,就是不再抱有期待。

不再试图从父母嘴里寻求对自身价值的肯定,把对他们的爱和关注放回到自己身上:

放轻松,其实你真的已经做得很好了。

来源:汤圆的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