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封神第一部》看中国式魔幻:是文化复兴还是东施效颦?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4-12-26 23:09 3

摘要:近年来,“中国风”、“国潮”甚嚣尘上,电影界也刮起了一阵“魔幻”风。打着弘扬传统文化旗号的魔幻大片一部接一部上映,但真正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却寥寥无几。

近年来,“中国风”、“国潮”甚嚣尘上,电影界也刮起了一阵“魔幻”风。打着弘扬传统文化旗号的魔幻大片一部接一部上映,但真正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却寥寥无几。

《封神第一部》作为乌尔善导演“封神三部曲”的开篇之作,无疑承载了许多观众的期待。然而,这部号称投资巨大的史诗级巨制,究竟是为中国魔幻电影树立了新的标杆,还是又一次东施效颦的失败尝试?

特效堆砌的“盛世”,掩盖不了文化的苍白

不得不承认,《封神第一部》的特效场面确实令人震撼。从朝歌的巍峨宫殿到战场上的千军万马,从妖狐的魅惑身姿到神仙的法术对决,影片在视觉呈现上可谓下足了功夫。

然而,仅仅依靠特效的堆砌,就能撑起一部优秀的魔幻电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影片试图构建一个宏大的神话世界,但在这个世界里,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西方魔幻电影的影子。无论是人物的造型设计,还是场景的构图方式,都或多或少地借鉴了西方魔幻的元素。

诚然,借鉴并非不可取,但如果只是照搬照抄,而没有融入自身的文化内核,那便只能沦为东施效颦。

影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似乎也仅仅停留在表面。片中充斥着各种中国古代的元素,如青铜器、甲胄、祭祀仪式等,但这些元素并没有被有机地融入到故事 narrative 中,反而显得生硬和突兀。

它们更像是为了迎合“中国风”而刻意添加的标签,而非真正从文化层面进行深入的挖掘和阐释。

人物塑造的扁平化,削弱了故事的张力

一部优秀的魔幻电影,不仅需要精美的特效,更需要丰满的人物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封神第一部》在人物塑造方面,显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费翔饰演的纣王殷寿,虽然外形俊朗,气场十足,但其人物性格的刻画却显得较为单一。他似乎只是一个被权力欲望吞噬的暴君,缺乏更深层次的内心挣扎和复杂的情感变化。

娜然饰演的妲己,虽然妖媚动人,但其人物形象也较为扁平,只是一个被妖狐附身的傀儡,缺乏独立的人格和思想。

相比之下,影片对姬发和殷郊这两个角色的刻画还算相对饱满。姬发从一个懵懂的质子成长为一代明主的转变过程,以及殷郊在亲情与道义之间的挣扎和抉择,都为影片增添了一丝人性的光辉。

然而,这些亮点仍然难以掩盖影片在整体人物塑造上的不足。

文化的复兴,绝非简单的符号堆砌

《封神第一部》试图通过魔幻的外衣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这种尝试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文化的复兴绝非简单的符号堆砌,更不是对西方魔幻的拙劣模仿。它需要对自身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理解,并将其与现代的审美和价值观进行有机地结合。

影片在文化表达上的浅尝辄止,使其最终沦为了一部视觉效果尚可,但内涵空洞的爆米花电影。

它并没有真正触及中国文化的精髓,更没有为中国魔幻电影的发展带来实质性的突破。

我们需要怎样的中国魔幻电影?

《封神第一部》的出现,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中国魔幻电影的思考。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魔幻电影?是特效至上的视觉盛宴,还是文化底蕴深厚的精神食粮?

或许,我们更需要的,是能够真正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文化魅力的优秀作品。而要做到这一点,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来源:书评影评艺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