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6岁的樊锦诗,应77岁易中天的邀请,破例打破了不接受演讲邀请的原则,花了两天时间,从遥远的敦煌赶到厦门,在厦门大学举办了一场讲座。
86岁的樊锦诗,应77岁易中天的邀请,破例打破了不接受演讲邀请的原则,花了两天时间,从遥远的敦煌赶到厦门,在厦门大学举办了一场讲座。
易中天对她极为尊敬,讲座开始前就提议大家起立鼓掌致敬,可见樊锦诗在他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那么,樊锦诗究竟为何如此令人敬佩,她的一生又有哪些传奇经历呢?
樊锦诗1938年出生在北平,后来全家搬到了上海。她的父亲樊际麟是清华土木工程系的毕业生,对古典艺术文化非常热爱。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樊锦诗从小就对历史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沉浸在中外名著中,这为她后来的考古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8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大历史系的考古专业,开始了她的学术生涯。不用说,在大学期间,她勤奋学习,积累了扎实的专业知识。
1962年,樊锦诗和同学们一起去敦煌实习。当她第一次走进莫高窟,那些精美的壁画和佛像让她震撼不已。
但当时的敦煌环境非常恶劣,周围是戈壁沙漠,生活条件艰苦,物资也很匮乏。从小在上海长大的她很不适应,实习还没结束就提前离开了。
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次年毕业后,她再次被分配到敦煌文物研究院。
虽然心里有些顾虑,但这次她最终还是毅然决然地前往了敦煌,从此开始了她守护敦煌长达半个世纪的征程,成了“敦煌的女儿”。
刚到敦煌时,樊锦诗面临了很多困难。研究所里缺水,井水又苦又咸,自来水要靠消防车从城区一周运一次,能喝上自来水都是一种奢侈。这实在是超乎想象吧?
居住条件也很简陋,与外界联系不方便,医疗条件也很差。但她从没有想过退缩,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文物保护工作中。
在石窟考古研究领域,樊锦诗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莫高窟北朝、隋以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工作,成果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
她主持编写的《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考古报告,实现了石窟考古测绘的新突破,为莫高窟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了关键数据,这是一份极具科学性和学术性的石窟考古报告。
在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中,樊锦诗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莫高窟历经千年,遭受了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他们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来加固洞窟、修复壁画和彩塑,并建立了监测体系,实时掌握洞窟的环境数据,及时处理保护中出现的问题。
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和规划方面,樊锦诗在撰写莫高窟申遗材料时,深刻认识到了立法和规划的重要性。
在她的推动下,2003年颁布了《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了法制体系。同时,她还联合国内外机构编制了保护总体规划,为莫高窟的长期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她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敦煌研究院与多个国家的机构进行了合作,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提高了保护水平。
在敦煌的日子里,樊锦诗每天穿梭于洞窟之间,夏天不怕闷热和蚊虫,冬天不畏严寒,一心专注于工作和研究。同时,她还倾心培养文物保护人才,将保护事业传承下去。
接下来说说樊锦诗的家庭。
她的丈夫彭金章是武大考古专业的创办人,他们在北大相识相恋。毕业后因为工作分配的原因,夫妻两人分隔了19年,只能靠书信来传递感情。短暂的相聚对他们来说都显得弥足珍贵。
樊锦诗独自承担着敦煌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还要照顾孩子。虽然她觉得对家庭有所亏欠,但彭金章一直全力支持她。
令人感动的是,1986年,彭金章放弃了比甘肃优裕得太多的条件,辞去武大的职务来到敦煌与樊锦诗团聚,他们携手为敦煌的保护事业而奋斗。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有他们这样往低处走的吗?可顾金章和樊锦诗就这样做了,因为他们的爱情,也因为他们的执着。
随着时代的发展,樊锦诗敏锐地察觉到了数字化技术对敦煌文化保护传承的机遇。
上世纪80年代末,她提出了“数字敦煌”的构想,想用数字化技术永久保存敦煌的文物资料。
经过多年的努力,她的团队与多方合作攻克了技术难题,完成了大量洞窟的数据采集、图像处理和彩塑重建工作,形成了珍贵的档案。
2016年,“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上线,全球共享了30个洞窟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和全景漫游体验,为敦煌文化的保护、研究和传承开辟了新的途径,也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关注。
如果想要深入了解樊锦诗的人生和精神世界,《我心归处是敦煌》这本书是必读的。这本书是樊锦诗口述、顾春芳撰写的自传。
书中展现了樊锦诗从江南闺秀、北大才女到敦煌守护者的蜕变过程,讲述了莫高窟的历史、艺术和学术价值以及文物保护的实践、申遗和“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
同时,书中还展现了“莫高精神”,收录了她的爱情家庭资料和敦煌学研究的历程。
这本书不仅是樊锦诗的传记,更是敦煌文化艺术精华和文物保护奋斗的缩影,具有很高的文化和社会价值,实在值得一读。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阅读。
下单前先领取超级红包,超级优惠!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2019中国好书,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亮相《登场了!敦煌》“敦煌的女儿”¥34京东购买正如书中的金句所说: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听到这段话,什么都不必多说了。樊锦诗一生的传奇,浓缩在这段话里了。
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樊锦诗,感受敦煌文化的魅力,传承她的精神。我们也完全可以放心,她的事业自有后来人接续而行。
就说如今已经到敦煌研究所工作的钟芳蓉,作为樊锦诗先生的学妹,她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梦想。
来源:陈想书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