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中国人对“眯眯眼”的抗议,还有不少西方人深感委屈?

天堂影视 国产动漫 2024-12-25 16:24 4

摘要:《雄狮少年2》大概是今年完成度最高的商业片之一,也是这几年国产最好的拳击片, 但这部动画因为主角“眯眯眼”设定的问题,已然被网友打上了“讨好外国人侮辱中国人”的典范,这样的争议从第一部就开始了。猜测这背后有所阴谋的前提是认定这“丑化国人形象”,但仅靠主角形象这

《雄狮少年2》大概是今年完成度最高的商业片之一,也是这几年国产最好的拳击片, 但这部动画因为主角“眯眯眼”设定的问题,已然被网友打上了“讨好外国人侮辱中国人”的典范,这样的争议从第一部就开始了。猜测这背后有所阴谋的前提是认定这“丑化国人形象”,但仅靠主角形象这一点真的能成立吗?

为什么如今“眯眯眼”已经和丑化国人形象直接挂了钩?其实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眯眯眼”的诞生与“东方主义”审美关系紧密。

上世纪,巴勒斯坦裔美国学者萨义德提出了“东方主义”的概念。他认为,西方艺术家眼中的东方并不是真正的东方,而是经过西方人想象、夸大和扭曲的东方,是西方人对东方人的刻板印象,目的是对东方进行“描述、教授、殖民、统治”。

近代以来,西方不断的通过报纸、杂志、电影等宣传方式,不遗余力地给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人打造了一个“落后”“野蛮”“未开化”的刻板印象,从而突出西方的“文明”。

他们塑造出堕落淫荡、冷酷残忍、虚伪狡诈的东方犯罪集团首领“傅满洲”,作为当时文艺界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人形象。“傅满洲”和他所代表的“黄祸”(即宣扬东方人为“黄皮肤的恶魔”,给西方带来灾祸),成为西方侵略者洗白自己的绝妙托词。

当西方人想到中国和中国人时,在他们的想象中,每个人都是汉族人,经过长期以来的洗脑,汉族人一直有有一种非常刻板的形象,也就是眯眯眼,这种形象是由美国种族主义宣传创造的。直到今天,西方媒体还在继续宣传这种形象,只是已经不敢这么明目张胆,但是暗戳戳的行为从来没有停止过。

如此刻板的种族主义印象让西方人相信所有的中国人都是这样的,所有的中国人都有天生的小斜眼,如果一个中国人有一双大眼睛和双眼皮,那一定是因为整形手术。

这可能也是大多数西方人看待中国的方式,因为他们想象所有中国人都像是西方媒体表现的那种眯眯眼的亚洲人形象,于是,他们相信中国的审美标准也必须具备这些特征。

于是通常西方人在广告中选择一位有魅力的中国模特或女演员时,他们都会选择一位在中国人看来并不那么美丽的人,这个被选中的中国人往往会有一双斜斜的长眼睛。

多年前曾有报道说,东亚各国女孩子普遍对自己的容貌感到不满;其中韩国人的焦虑比例登顶世界各国之首,也因此才成就了韩国“整容大国”的称号。

似乎黄皮肤黑眼睛的人如今在容貌上很不自信:眼睛不够大,皮肤不够白,鼻子也低了点。她们直接将白人的审美标准加到了自己身上,如果国人的审美标准就是“白皮肤、圆圆的大眼睛或双眼皮”,但这实际上是西方文化(尤其好莱坞电影)影响的结果。

讽刺之处就在这里:那些嘲讽“眯眯眼”涉嫌“丑化国人形象”的人,其实才是被西方白人的审美观忽悠了,他们不加批判地接受了“眯眯眼就是丑”这样一种文化霸权,进而出于文化自卑感,无法接受传统的审美,放弃了真正的中国美的标准。

一个或许鲜为人知的事实是,割双眼皮的手术是朝鲜战争期间驻扎在那里治疗烧伤受害者的美国外科医生大卫·拉尔夫·米勒发明的,“让亚洲人的眼睛看起来像西方人,最后他在韩国性工作者身上进行了测试,让她们可以对美国大兵更有吸引力。现在,这是韩国女性最流行的外科手术。”(《少数派的感受》)

你肯定想象不到,当你告诉西方人中国人喜欢白皮肤、圆圆的大眼睛或双眼皮时,很多西方人反而会觉得你被种族主义忽悠了。

很多西方人不喜欢如今的中国的“美丽标准”的原因,正是他们认为这些美丽标准实际上是对中国人的种族歧视,对他们来说,这意味着白人的审美标准已经导致中国人放弃了他们真正的中国美的标准,所以他们才开始喜欢白人特有的特征。

当今,西方世界的主要理念是破坏“白人美标准”。如今美国的黑人最喜欢用这个理论去为种族歧视抗争,对黑人来说,破坏“白人美标准”意味着拥抱他们的黑皮肤,对亚洲人来说,这意味着拥抱眯眯眼。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西方人没有审美,分不清美丑。以如今在国外发展的很好的国模为例,除了早期的吕燕,曾经大火的杜鹃、如今的超模刘雯、新生代超模贺聪,虽然不符合大双眼皮中国美女定义,但她们也绝对不属于“丑”,这说明其实西方人不是看不懂美。

只是今天,因为很多西方人实际上已经走了极端,直接认同所有没有白人特征的人(单眼皮、黑皮肤)都是美丽的。

今天西方人的主要思维方式是:如果你是白人和丑陋的人,那么你就是丑陋的;但如果你不是白人但是丑陋的人,你就不是真正丑陋的人,你只是不符合“白人美标准”。

但在西方人眼里,一些眯眯眼的亚洲模特,正是她们一点也不像白人,这种特殊、非常亚洲人的外表使她们“”特别漂亮”,即使他们心里不认为这些模特很漂亮,也不敢大声说出来,因为他们不想被打上种族主义者的称号。

事实上,他们对所有亚洲人的刻板印象已经深入骨髓,在他们心里不仅是黄皮肤和眯眯眼,包括如今正在全美流行的“无性别主义”都是“白左”用来宣传当今西方多样性和包容性的元素。

当像梅赛德斯或迪奥这样的大品牌想出一个广告来展示眯眯眼的亚洲女孩时,他们或许还认为自己的行为方式会受到赞赏。

真正的东方美

美的标准的确不是千篇一律。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将“多元化审美”挂在嘴边的西方文化界,看待中国人的方式,和对“东方美”的解读,却总是那么千篇一律,和几个世纪前的“东方主义”比,那股傲慢而无知的劲头是那么一脉相承。

被“白人美”标准洗脑的国人,正是顺着这股刻板印象,更加坚信眯眯眼就是在“丑化国人”。

看看中国古代的仕女图就会发现,画上的人物大多恰是细长的“眯眯眼”,眼线甚少修饰,以突出柔美圆润的女性气质。所谓“烟视媚行”,虽然描写的是神态,但大概率是单眼皮,不然就谈不上“烟视”了。作为中国古典美女形象的代表之一,《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是: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

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里没有直接描写林黛玉是否是单眼皮,但不难想象,林妹妹这样病弱之美的形象,如果是双眼皮大眼睛,那气质上似乎多少有点违和感。当年电视剧选角肯定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出演林黛玉的陈晓旭,看着也是单眼皮。

这种细长的眼型,原本就是黄种人普遍的特征,传统时代的人们并不会觉得“丑”,相反,这才是“美”。日本人类学家埴原和郎在《日本人的脸:小脸·美人脸是进化的吗?》中研究了浮世绘后得出结论:

江户时代的美人是所谓的狐脸,细脸、细眼、单眼皮,体形是薄胸柳腰。……这一类型的人多见于地位高贵的贵族阶级,因此庶民中出现这样特征的人,就被看成是美男美女。

中国仕女图传达出来的信息也是如此,古代中国人对此是有“文化自信”的,甚至把这种审美观强势传到了国外。

根据奥尔罕·帕穆克在《我的名字叫红》中描写,16世纪的伊斯坦布尔人深信只有中国女子才是真正的美女:

对土库曼的细密画家而言,一想到美丽的女子,就一定要有中国人的容貌特征。

就算看见了我的美貌,很可惜地,他们仍然坚信一个女人的眼睛和嘴巴非得画得像中国美女那样,才是美丽。

这虽然是小说,刻画的却是史实。那个时代的土耳其画家之所以觉得中国女子才美,因为他们对女性的审美实际上传承自赫拉特画派,而这一画派当初又是在蒙古征服时代发展起来的,不免以当时征服者的审美观为标准。

任何人的审美观 都或多或少受制于自身所处时代的文化,审美本来就是相对的、主管的,对于什么是美,不可能存在一个完全绝对的准则。

虽然如今中国人都觉得双眼皮、轮廓分明的那种白人长相才是美,但古代中国人可不是这么看的,几百年前中国人最初见到白人的时候,可不会把欢呼他们是“帅哥”,相反会被这些“红毛鬼”可怕的外表惊惧不已。

本来就很美

如今西方那群文化左翼们想促使西方世界的每个人都认同这种新的“非白人美标准”,这种理想反而导致了亚洲眯眯眼的普及。

西方人几乎从不看中国影视剧,他们也不知道中国到底有多么多元化,他们确实认为东亚国家的传统服装很漂亮,但大多数外国人不能真正区分汉服、韩服或和服。

更甚至大多数中国影视剧无论在中国多么受欢迎,在西方世界中大多是小众文艺作品,70集的《甄嬛传》在Netflix被删减到了6集,剧中很多脉络都被破坏了,但是Netflix仍然是这么剪辑的,因为平台知道西方国家的观众不会有耐心坐在家里看完70集长的中国电视剧。

这就是西方国家的现实。西方人几乎从不看中国影视剧,他们也不知道中国到底有多么多元化,而且他们对中国人的长相有一种非常刻板的、也非常种族主义的信仰。

将“多元化审美”奉为圭臬的西方文艺界,垄断了整个东方世界的审美解读,甚至强迫西方的普通民众相信“欣赏和展示眯眯眼去尊重真正的中国美”,哪怕是“多元化”的口号喊得震天也掩饰不了虚伪的本心。

没有人强迫中国人接受“白皙美的标准”,这些美丽的标准在中国社会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它们与白人无关。因此,西方人一直用眯眯眼描绘中国人的主要原因与其说是种族歧视,不如说是高傲和懒惰。

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要向文化霸权的单一标准看齐,恰恰相反,是要坚持文化多元,那首先是相信“我们本来的样子就很美”。

来源:市井探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