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年度观影报告已送达,一口气看完2024全年电影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4-12-24 21:54 3

摘要: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虽经历不同程度的起伏与挑战,但在观众与从业者的共同期待与坚持下稳步前行,展现出其坚韧的生命力。全年五百多部影片竞相绽放,总票房超四百多亿元,市场表现确有回升但略显平缓。

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虽经历不同程度的起伏与挑战,但在观众与从业者的共同期待与坚持下稳步前行,展现出其坚韧的生命力。全年五百多部影片竞相绽放,总票房超四百多亿元,市场表现确有回升但略显平缓。

年初,春节档以超八十亿元总票房“热辣”开场,后春节档持续发力,照亮市场开端;新片争抢的清明档、五一档,挤满了的端午档,则在小档期内竞争激烈。备受期待的暑期档、国庆档表现却不如预期,给电影产业带来不小的打击,总票房同比往年大降。

影片方面,《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稳居年度票房前列,领跑市场;《第二十条》逆袭而上,《周处除三害》成黑马,《走走停停》《落凡尘》《里斯本丸沉没》《出走的决心》《好东西》等佳作接连涌现,《白日之下》《九龙城寨之围城》等港片表现亮眼,证明了好内容才是市场活力之源;《草木人间》《逆行人生》《抓娃娃》等聚焦现实议题,引发不少观众强烈共鸣;进口片《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等获不俗成绩;好莱坞大片热度逐渐减退,旧片重映成为常态,市场格局悄然变化……

热议话题方面,《红毯先生》《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我们一起摇太阳》等多部影片接连撤档,《红楼梦之金玉良缘》《749局》等影片营销争议不断,均为电影市场增添了不少变数,知名艺人屏摄事件更引发起大众对观影礼仪的讨论。当短视频平台成为宣发主战场、片方困在热搜与流量里,当观众越来越不爱看电影、对社交口碑与评分开始祛魅的当下,如何精准捕捉时代脉搏,坚守电影艺术的纯粹内核,将观众重新带回影院,成为每一位电影人心头的警钟,不断回响。

回望这一年,电影市场在波澜起伏中坚韧前行,来年我们期待能出现更多佳作给予观众更多的好东西,一切都来得及。南都娱乐经过综合考量,围绕票房、口碑与话题度,选出五大品质电影与自媒体票选的五大争议电影。诚然,在入选作品之外,难免会有遗珠之憾。我们坚信,只要能让观众看得开心的,就一定是好东西。

采写_本刊记者 林经武 刘益帆 陈泽然 王清晨

1 5大品质电影

《热辣滚烫》

拧巴的贾玲,不需要再讨好所有人

从开拍前到上映后,贾玲的《热辣滚烫》都因为减肥的噱头备受争议。尽管很多人期待本片的热度给反噬,但它目前在票房和口碑上,都有种不输当年《你好,李焕英》的势头,最终获得了超34亿元的票房成绩。

《热辣滚烫》改编自日本电影《百元之恋》,表面上两部电影故事相似,但在主题上是截然相反。《百元之恋》讲的是失败者想要咸鱼翻生,但最终还是一事无成的丧系故事;《热辣滚烫》讲的是失败者意图改变自己,结果不重要、过程更重要的自愈故事。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如果能用电影逆袭的情节来代偿自己,无疑是做了一次缓解疼痛的心灵按摩。显然,《热辣滚烫》更为正能量。

贾玲并不是一个以擅长电影技法著称的导演,而她最大的长处在于足够真诚。贾玲浓烈、真挚的情感叙事,像是一股暖流灌入了所有人的心灵,催人泪下。贾玲是个用自身生命体验来创作的电影人,《你好,李焕英》调用的是母亲去世带来的经历,而《热辣滚烫》则是调用了她多年来身材焦虑的体悟。两部电影里的那些情感能量之所以动人,源于都是她的真听真看真感觉,她只需要和盘托出即可。然而这种和盘托出,同时也暴露了贾玲的拧巴。

《热辣滚烫》被部分人诟病有鼓吹身材焦虑的嫌疑,虽然贾玲在采访中给自己辩解电影重点是“爱自己”,但是胖瘦的前后反差,无疑还是暗示了瘦才是蜕变后更好的状态。贾玲还是没法很好地回答争议,甚至还有点拧巴。这种拧巴不全怪贾玲,《热辣滚烫》里那些无法疏通的结节,部分也源于当前社会对女性个体有太多既要又要的过载期许,让贾玲踉踉跄跄。比如戏外瘦了之后的贾玲,随之迎来了一批观众的微词,他们已经开始怀念起肥胖的她。变或不变,贾玲到头来都无法满足所有人。

《热辣滚烫》不完美,但是它足够重要。《热辣滚烫》是2024年票房最高的电影,它一度撑起了今年的春节档。而《热辣滚烫》对贾玲而言,也是她转型的开始,瘦了之后的贾玲下一部作品选取的是现实题材。换言之,贾玲也可能不会再用胖乎乎的形象给大家走喜剧路线了。《热辣滚烫》是一次道别,更是一次她迎来新生的开始。

《抓娃娃》

喜剧外壳下的荒诞底色

《抓娃娃》可谓是2024年暑期档的票房黑马,之所以能大卖,除了同期可看的新片欠缺外,沈腾和马丽的再次合作是本片最大的票房密码。本片是导演闫非、彭大魔继《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之后的第三部喜剧长片,属于“西虹市宇宙”的第三部作品。由于当年《西虹市首富》出现了更换女主演的风波,导致多年来嗑沈腾和马丽CP的粉丝意难平。2022年沈腾和马丽曾同框合作《独行月球》,尽管口碑不佳,但依旧获得了超30亿元的票房成绩,同样是当年暑期档的票房冠军。由此可见,两位演员的同框演出,能够激发巨大的票房潜力。两人能在“西虹市宇宙”中再度合作,也算是解开了粉丝多年来的一个心结。

《抓娃娃》继承了“西虹市宇宙”的娱乐属性,笑声不断是不少观众对本片的直观印象。然而《抓娃娃》又有颠覆之处,它在搞笑之下,早已铺下了荒诞的底色。尽管歌颂苦难的教育模式日渐被批评,但是不可否认,苦难教育依旧有着广泛的市场。《抓娃娃》拍的土豪装穷穷养孩子,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荒诞故事,背后又似乎是有着现实土壤。片中父亲对儿子一系列自以为是的人格设计,都透露出一个信念:人是可以被算法设计出来的。这种计划经济思维下的人格培养,忽视了人的自由意志。

“西虹市宇宙”的前两部作品,沈腾主演的主角在经历了一系列故事的成长后,落脚点都是认识自己、迷途知返。但是《抓娃娃》有些不同,沈腾饰演的大款父亲,到最后并没有转变成长。结尾之处,当儿子都准备好责备父亲时,父亲抢先一步声称自己才是受害者的举动,忽然占据了道德高地。他的拒绝成长,还引起了本片反讽对象的共情,弄巧成拙地让影片所批判的苦难教育的鼓吹者,误以为自己才是用心良苦的受害者。

同一部电影,家长群体和孩子群体,完全可以看出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主旨。这是《抓娃娃》厉害的地方,也是它恐怖的地方。

《好东西》

贴合当下的爆款“好东西”

什么是好东西?“能让你快乐的,就是好东西!”

三年前《爱情神话》的惊艳亮相引发热议,让编剧兼导演邵艺辉走进公众眼帘。三年后,她的第二部长片《好东西》反响如何?电影的累计总票房已破5.5亿元、多个平台超9分的评分、周边同款商品火爆……《好东西》成为邵艺辉导演最卖座的作品。

这部描写女性意识觉醒的作品,大胆、松弛而辛辣,以女性视角叙事,在情感深度、角色塑造和社会话题的探讨上都有其独到之处。作品的笑点密集而自然,没有谐音梗,没有“刻意误会”,也没有矫情偶遇,喜剧创作理念娴熟而先进。两性关系的互动,微妙也难出彩,导演“取巧”用多场饭(酒)桌戏、床戏来铺陈推进剧情,既有针锋相对的激烈对话,也有一家人相互体谅、关怀的温暖。在多个啼笑皆非又充满烟火气的饭(酒)桌上,将主题观念抛出,贴合当下女性“爱自己、求独立”的意识形态。

电影里的男性角色也各有看点,维持着一种克制的“体面”和自知之明。其中“你读过多少本上野千鹤子”“我看过王铁梅的所有报道” ,还有“结构性压迫”“我们占据了太多性别红利”等金句都令人难忘。

《好东西》的众多彩蛋同样令人称道,其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那些会“说话”的衣服与帆布包。这些有“态度”的物品也受到网友的追捧,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卖得火爆。算是电影的另一种“无心插柳”。

在中国内地正式上映不久,《好东西》便宣布海外定档,将在欧美澳等地区陆续上映。“好东西”当然不能藏着,大胆走向世界吧。

《周处除三害》

“大尺度”影视创作的一个绝佳模板

第42届香港金像奖“最佳亚洲华语电影”《周处除三害》,可谓2024年的华语电影年度狠片,在2024年3月初刚开年的电影市场上“干了票大的”,尺度之大甚至令观众高呼“怀疑人生”。

影片中拳拳到肉、刀刀入骨的动作设计极具视听冲击、癫狂贪婪、疯邪魔怔的角色处理挑战人性底线,“直球进攻”“快意恩仇”的剧情展开令整部电影迸发出强劲的戏剧张力,阮经天饰演的陈桂林也将其凶气、痞气、稚气,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高呼“过瘾”,那一句“时间差不多咯”更成为网络热门新梗,各类二创视频火爆出圈。

《周处除三害》的票房表现与话题热度似为整个2024年的电影尺度奠定了一个“基调”。在2024年,数部号称大尺度引进片纷纷打出“无删减”标签,令“大尺度”成为本年度电影市场热门字眼之一。

在令人血脉偾张、酣畅淋漓的“大尺度”场面这一表象之下,影片延续导演黄精甫惯用风格,巧借《世说新语》中的传统故事为“壳”,以“贪嗔痴”三个恶念具象化的故事,层层解剖现代犯罪题材的“外皮”,深入探讨幽暗阴郁人性的“内里”,用劲爆至极的构图与情节为色彩,勾勒出世间诸般恶,参不透的罪与罚,悟到头,不过“爱成空”的精神内核。

《周处除三害》在为观众提供了一个阴郁情绪的宣泄渠道之外,也利用影片中“周处”这个最重要隐喻人物形象,在片尾处的挪移翻转帮助观众找到如何构建自我认知,建立正确身份认同的路径。

《周处除三害》的内核故事深度与外在画面呈现相得益彰,在尺度把控与艺术表达的平衡、跌宕剧情与人性解构的融合等方向为影视创作者缔造了一个绝佳模板。

《雄狮少年2》

更励志更向上的广东味道

作为动画电影《雄狮少年》的续集,《雄狮少年2》的剧本完成度较高,起承转合结构分明,主旨清晰,价值正向。人物角色远比第一部丰富,情节的层次感与张力甚至不输真人电影。

和前作一样,《雄狮少年2》仍延续了现实主义题材,镜头聚焦社会底层的人和事,依然主打雄狮精神和“雄狮DNA”,整体格调还是突出燃、励志、向上和为善。

在情节设计上,第二部更丰满也更现实,甚至还有点残酷——诸如穿插网暴、控制裁判、在绷带上撒石灰粉作弊等“暗黑”情节,以及舞狮团队打工打拳时遭受的不公待遇等,令观众揪心之余,共鸣感、代入感更强。

第二部虽然故事发生在上海,将叙事重点放在了武术和擂台之上,但雄狮精神这一内核以及“求真”这个主旨,始终未变。《雄狮少年2》制作团队的较真,不仅体现在台词打造用心上——“练舞狮也要练拳”“生于野草,活成雄狮”等台词也让观众铭记着阿娟心中的那头雄狮。特效技术更是“又上一层楼”——场景布置方面:把东方明珠塔、外白渡桥、豫园、南京路步行街等上海地标精细还原,融入电影之中;动作特效方面:团队花一年时间自主研发了肌肉系统,并在皮肤、毛孔、汗毛等细节上付出更多努力,成片的渲染时间是第一部的3-4倍,出来的效果令人惊艳,无论是格斗还是中国功夫的招式设计、动效都展现得行云流水,细节感拉满,视觉冲击力十足;声效也在保留前作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阿猫的广普得以保留,新加入的多个角色都有不少上海话台词,这样的文化对碰让人既亲切,也极具新鲜感。

而广东元素的保留,除了体现在少年们的强仔咸鱼队队服、红色醒狮、熟悉的醒狮鼓点之外,街边无处不在的咸鱼,张瓦特“大生意”里的招牌粤菜,都让人记住,《雄狮少年2》的根其实在广东!广东少年奋斗在上海的故事,同样精彩!

2 遗珠电影

2024年破10亿元票房的黑马比起往年有所减少,不过让人印象深刻的遗珠有所增加:首先是几部引进的香港电影:《年少日记》和《白日之下》是两位新晋导演的作品,强烈的现实关怀和个人表达,让内地观众见识到近些年香港新一代电影人的美学旨趣;《九龙城寨之围城》和《破·地狱》是香港与内地双开花,两部电影前后提振了大家对香港电影的信心;《焚城》和《误判》则是大卡司参与的大制作,稳扎稳打的港片工艺,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认可。

还有内地今年好几部品质颇佳的文艺片:《红毯先生》以黑色幽默的方式解构明星的光环,《走走停停》拍出了“文艺中年”细腻的情感活动,《出走的决心》记录了女性被家庭生活漠视需求的困境,《老枪》描摹了落魄者坚守底线与时代洪流对抗的壮烈;《刺猬》聚焦了异类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的处境;《从21世纪安全撤离》以个人化的视听风格,讲述了一群少年的苦闷。尽管它们的票房成绩都算不上惊艳,但每一部都具备辨识度,其背后的主题挖掘都颇耐人寻味,值得一再细品。而像《狗阵》和《风流一代》没能收获票房却收获了名声,先是代表华语电影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后又被《视与听》杂志选为年度五十佳影片。管虎和贾樟柯导演以自己的方式,不约而同尝试地捕捉一些逝去的时代印记,记录了社会转型期下小人物的失语状态。这些意味深长的影像,再次给电影赋予了时代记录者的角色,讲述着另一种中国故事走向国际。

2024年落下帷幕,每一颗遗珠都值得被看见,每一次看见都值得一次书写。而这些电影像是一个个鲜活的词汇,用于修饰我们关于回忆的种种讲述。

3

5大争议电影

《逆行人生》

批评《逆行人生》是富人扮穷人、吃人血馒头,属于抓错了重点。要按此标准,只有代表性不足群体才能自我代言,那艺术创作几乎就不存在了。

《逆行人生》其实就是一部关于中产阶层跌落焦虑的作品。它真正的问题在于两点,一是主体错位,这是一部有关中产阶层的作品,但全片的最大篇幅,却在讲外卖员的故事。换而言之,“送外卖”在片中被当作一种困境,或是一种对人生低谷的隐喻。这相当于把外卖员的主体性进一步剥夺,成为中产困境的具象化呈现。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此格局下,影片也就很难真正深入外卖员的处境,去把那些最难逾越的系统性障碍,如实披露。因为一旦如此,影片最终想要完成的抚慰效果,也就无从实现。所以它只能选择避重就轻,或浮于表面,以期待在一个商业片框架内,实现跨越两个阶层的双重满足。

可难题在于,这种既要又要的企图,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堪称大忌。一是中产本就不是电影消费的主流群体,二是对于苦难的选择性呈现,更会激发生活本就艰难的人们的逆反心理。

于是,《逆行人生》就在这样一种扭曲力场中,失去了存在的位置。

它反映的是当下中国现实主义创作的困境,是玻璃天花板与接地气之间那块狭窄逼仄的空间;它暴露的是中国电影创作者的局限,是弄不清或不敢说敌人是谁,于是只能向自己开火;它显影的是舆论场的撕裂,是讨好不能,是得罪不得,更是对现实的不满导致了人们对现实作品的更汹涌的期待和更巨大的落差。

《逆行人生》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正在逆行中的中国电影。(“锵稿”主笔子戈)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

其实相对影片内容,《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制片管理才是更大的灾难!

2006年开始筹备,直到2016年才把剧本确定,2017年招募演员,培训1年后,2018年开拍。

之后两次送审又两次修改,特效镜头又找的美国公司做,觉得不满意又重新找国内公司做。再经历疫情和投资方的各种问题,最后靠着“冤大头”博纳于冬的帮助把最后所有的问题梳理清楚后终于上映。

你说一部电影这样反复折腾能有好的结果吗?而且发行的时候还经历档期的调整,最后为了避免亏损的进一步扩大,只能用很小的发行规模去做。

原本只会悄无声息地扑街,却因导演的破防反而引发了洪水一般的嘲讽与恶评,弄成这样反而非常不体面。只能说,很多老牌导演已经被时代淘汰了,他们缺乏基础的产业常识和舆论传播学的概念,却依然躺在原来的功勋薄上期待众人的夸奖,那么必然也只能成为笑柄了。(知名媒体人连城易脆)

《我们一起摇太阳》

电影《我们一起摇太阳》因错误地选择在今年春节档上映,时机不对又撤档改为在清明档前上映,多多少少失去了一定的观众缘。甚至到了年末,还因女主角获奖再次引来不少争议。

说实话这部电影的差,并不是韩延在技术水平上出现了差池,恰恰相反,电影的节奏其实还是在他的套路当中的:一如既往的绝症+MV,前面用两个人愉快生活的空镜,配上温馨的BGM,后面再用类似的空镜搭配伤感的BGM进行呈现。电影只讲述了绝症患者所处的困境,但没有讲绝症患者为什么会身处这样的困境。一口茶本该是苦尽甘来,但在韩延手下给你做成了全糖奶茶,没有营养且不健康。

电影的矛盾点主要聚焦在两个人要不要结婚这件事上,可能这件事在我看来并不复杂,在双方同意的基础上互相利用,这本也是这两个生命在最后时刻可以做的明智之举。但电影过分夸大了这个事情的复杂性,同时用了非常多“尾行”“打架”等剧情把本就不复杂的事情变得更麻烦。电影的初衷可能是想关注年轻绝症病人的情感,但最后落入了俗套。该片给我的观感是,电影演了一个多小时,本质上并没有任何实质进展,只能看到彭昱畅和李庚希在演假情侣……

整体上来说,《我们一起摇太阳》这个故事我是很难吃下去的,更别说这片子还非要融入一些网络梗……这部影片给个3分吧,电影中的绝症患者,面对的困难都规避了最重要的困境,那就是贫穷,高额的医疗费给他们带来的生活压力,在电影里并没有得到真实的体现。更让我难受的是,即便当作一部糖水苦难电影,电影的爱情戏也完成得非常糟糕,在一句又一句的“奥利给”当中,韩延也许已经忘记了自己要拍什么。(自媒体博主Roy)

《749局》

票房3.7亿元,豆瓣3.4分,陆川八年磨一剑的科幻“大片”《749局》,沦为2024年国产片最大的票房和口碑惨案,没有之一。平心而论,《749局》在故事和人物塑造层面不至于像《未来警察》般令人发指,它最严重的问题是陈腐。本片在设定上,缝合了多部电影,能捕捉从《X战警》到《降临》等诸多科幻片的影子。在价值观上,本片还是“老登电影”绝佳代言人。消费张钧甯的性感美艳,勉强可以辩解为人设需要,但“没了我你连尿袋都换不了”这种告白,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自以为是。局长郑恺张口闭口要有大局观,让一群异能少年接受残酷训练,明知生存几率渺茫还要所有人与749局共存亡。这种拉着所有人陪葬的自我牺牲和自我感动,比恐怖片还令人胆寒。

电影片尾彩蛋,陆川习惯性“卖惨”,用拍广告等力证拍片不易。但普通人看到这努力的结果是《九层妖塔2》,不仅不会心生同情,只觉得“致郁”:你的惨和我的惨不一样,你做得再差劲,也总有人为你买单。更让人不忿的是,面对映后差评,陆川又第一时间“表演”:“冲我来,别碰我的演员和主创。”接着端出所谓“厚厚一摞报告”的支持数据,暗示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化身成了“受害者”的姿态,请问观众何罪之有呢?(资深影评人泉的向日葵)

《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

《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是一部非常“谨慎”的电影,丁晟想要做非现实的表达,又担心这种表达会遭遇麻烦,因此在戏剧文本层面上极度弱化,用封闭空间的舞台化的形式去刻意地与现实做区分,即所谓的“剧本杀”电影。但是传统意义上的剧情也被严重弱化,转以情绪为主,支撑起不够强的文本。

所有人物的情绪都以极其外露的形式给出,戏剧冲突也极度外露,甚至到了一种“故意放大”的程度——人物的表演状态就是如此,而情绪对应的内心动机又似乎略有不足。每个人身上的事件真相都不够复杂与“黑度”,甚至有一点“小题大做”的意味。从传统剧情作品的角度出发的话,这无疑会被视作影片的叙事缺陷。

但丁晟的作品向来以“情绪”为内在核心。在本片,这种情绪是传统的英雄气与正义之心,它浓烈与辛辣,始终存在于每个人物的精神之中,抵消着他们在表层上的“堕落于当代”行为,逐渐引导着走向善的一面。这也引出了丁晟的另一个“非标准剧情式”处理,即刻意的舞台戏剧化,“放大、夸张、外露”。伴随着从始至终的川剧伴奏,所有人物都成为了川剧中的人物,象征着他们内里的“川渝英雄”本质。

如此用力放大的“情绪”,如此费心涮一顿热辣沸腾的“火锅”,唱一出锣鼓喧嚣的川剧,讲述的却是一个其实不太需要“英雄气”的小格局事件。贪官的大恶被拍得很“小”,每个人对应的恶事也是起调颇高又落地简单。于是,反转在逻辑上也就显得很浅,停留在了“哦我不知道,现在你给我说,哦我知道了”的程度。(知名影评人segelas)

来源:南都娱乐一点号

相关推荐